首页 理论教育 加速大数据传输,打造信息基础设施

加速大数据传输,打造信息基础设施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我省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0%左右,亟须加快当前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夯实大数据传输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随着4G技术的普及,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得到了更好的结合,大数据传输不再受距离长短等因素影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始超过电脑终端,成为互联网领域新的增长动力。随着物联网的超链接能力不断提升,数据的传输将变得更加高效,人与物的互动也更为便利。

加速大数据传输,打造信息基础设施

我们采集到所需要的数据后,就要借助通信工具,让数据实现高效传输。传统的数据传输主要依靠纸张、印刷等,不仅限制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还要承担纸张和印刷的费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主要依靠光纤、电缆等有线通信和4G、5G等无线通信来实现,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数据传输方式从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降低了成本。目前,从有线接入到移动接入,从拨号上网到光纤到户,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即互联网用户数占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已超过64%,持续高于全球53.6%的平均水平。而我省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0%左右,亟须加快当前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夯实大数据传输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

(一)固定宽带网络

近年来,我国的固定宽带网络技术已经历了从拨号上网、宽带猫(ADSL)、有线电缆到光纤到户(FTTH)的转变,网络传输质量和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从我国情况看,《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为4.49亿户。其中,100M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达3.84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85.4%。在百兆宽带普及后,千兆网络能力也随之提升,1000M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87万户。此外,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光进铜退”趋势更加明显,光纤接入用户为4.17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92.9%,光纤到户渗透率远高于全球65%的平均水平,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从我省情况来看,2019年,全省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为2811.8万户,其中,光纤宽带端口占比达95.4%,百兆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达80%。实现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并率先建成“全光网省”和首个“百兆宽带城市群”,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30.8T,全国排名第五。

(二)移动宽带网络

2009年,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牌照的颁发,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移动宽带时代。随着4G技术的普及,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得到了更好的结合,大数据传输不再受距离长短等因素影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始超过电脑终端,成为互联网领域新的增长动力。截至2019年底,从用户端来看,全球手机用户约52亿户,占总人口的67%,其中38亿用户使用网络服务;从技术类型来看,4G仍是占主导地位的移动技术,全球使用4G网络用户超过34亿户。我国拥有完善的4G网络,移动通信基站总数为841万个,其中4G基站544万个,占基站总数的64.7%;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16亿户,其中4G用户数12.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80.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与领先的韩国(80.7%)相当。我省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9443.5万户,4G基站数量27万个,全国排名第六,城市地区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地区4G网络通达率为98%。

随着美国、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陆续发布5G商用时间表,全球迎来了5G时代。5G高速、高可靠、低时延特性满足医疗健康自动驾驶公共事业、智慧城市、物流等领域数十亿设备的信息传输需要,将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2019年是全球5G的发展元年,超过55家电信运营商为约1000万客户提供了5G服务。我国5G基站数超13万个,35款5G手机获得入网许可,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377万部,呈明显增长趋势。我省5G战略布局走在全国第一方阵,如全球首个“5G通信系统实验外场”落地电子科技大学,全国首个5G示范街区、首条5G公交环线、首个5G无线家庭宽带示范社区等多个5G示范项目相继落地,已建5G基站8000余个,2020年我省5G基站数预计超过4万个。

案例10:华为的5G业务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自2009年开始就进行5G研究,已经率先实现5G从概念到技术、标准,再到产品商用的全产业链研发。同时,华为也是全球5G标准的重要贡献者,在国际相关通信标准组织中关于5G标准的提案通过数量及专利声明数量,华为均位列全球第一。华为以领先的5G端到端能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赢得全球运营商的认可。目前,华为已在全球获得91个5G商用合同,其中47个在欧洲,27个在亚洲,5G模块发货超过60万个。

在应用方面,华为积极携手国内三大运营商营造5G产业合作新生态,构筑了产业联盟,成立了5G联合创新实验室等,推进5G快速发展。华为还分别与国内三大运营商在北京、浙江、深圳建设了5G试验样板工程,基站建设规模均达到上百个,为5G商用积累宝贵经验。此外,华为还联合全球300多个行业领先伙伴进行应用场景的开发,先后成立了低空数字、无线医联等产业联盟,发布了5G十大场景,以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努力实现未来所需的宽管道、云应用和智慧终端,帮助运营商开拓新的“蓝海”。(www.xing528.com)

2000年9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研究所成立,目前已发展成为华为公司五大主力研发中心之一,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最具规模的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基地。其中,全球存储总部承担了华为整个存储产品(软件+硬件)开发的重任,包括云存储系统、分布式存储系统、全闪存系统等;5G网络研发中心主要承担了5G网络产品的开发,包括基站、核心网系统等。2019年8月,成都与华为公司签订鲲鹏生态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华为鲲鹏天府实验室及鲲鹏生态基地正式落户成都天府新区。

(三)物联网

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形态,如果说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问题,那么物联网就解决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连接问题。通过物联网,人们可以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物品相互发送信息,实现“万物互联”。随着物联网的超链接能力不断提升,数据的传输将变得更加高效,人与物的互动也更为便利。

所谓“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物联网终端设备主要分为行业应用、使用场合、传输方式、使用扩展性、传输通路五大类。相关技术已运用于日常生活,如可穿戴设备行业。

目前,物联网发展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所发布的《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已达到120亿,行业渗透率持续提高,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应用场景快速拓展。截至2020年3月末,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用户达10.78亿户,同比增长49.4%。我省是全国首批7个新一代物联网(NBIoT)试验省份之一,智能停车、智慧照明、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消防等多项物联网创新应用不断落地。其中,成都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区,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近三年平均增长20%以上,已经集聚的相关企业超过1000家,从业人员近30万,四川大学、电子科大、成都理工等27所在蓉高校设立物联网专业,在校人数超过6000人。

(四)电子政务网络

电子政务网络就是利用前文所提到的通信传输网络,通过网络资源的整合,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供网络支持,让政务服务全过程都能够在网络上流转起来,这为大量政务数据的传输开辟了便捷通道。

电子政务网络属于政府的业务专网,分为外网和内网。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与互联网逻辑隔离。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内网又分中央政务内网和地方政务内网,中央政务内网和地方政务内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互联网之间物理隔离。

目前,我国政务外网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市、县级全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下级乡镇的纵向覆盖,乡镇(街道)接入政务外网总数新增至29640个,覆盖率达到74.3%。政务外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接入中央部门和相关单位共计162家,接入全国政务部门共计约25.2万家,承载全国性业务应用61项。此外,中央级政务外网已具备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业务承载能力。

从2005年起,我省电子政务发展形成了“两网一中心”格局,即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目前,政务内网已完成54个省直部门的全面接入,并以终端方式接入了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政务外网全面覆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及97.6%的乡镇,全省接入部门(单位)超过1.5万个。但一些部门还没有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络资源,仍然在新建、扩充、运维部门专网,“蜘蛛网”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化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