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古时期的水利管理之探讨

中古时期的水利管理之探讨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汉以来,中原的水利建设逐渐进入高峰期。据《史记》所记,秦及西汉初期因为漕运原因而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设施,如秦境内的郑国渠,西汉时的褒斜道、龙首渠等。由于水利的运用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效果也明显,如郑国渠的建设,对当时的关中的农业生产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疆”[16]。

中古时期的水利管理之探讨

秦汉以来,中原水利建设逐渐进入高峰期。据《史记》所记,秦及西汉初期因为漕运原因而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设施,如秦境内的郑国渠,西汉时的褒斜道、龙首渠等。农田灌溉水利也迅速发展,“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当时的关中曾“发卒数万人作渠田……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由于水利的运用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效果也明显,如郑国渠的建设,对当时的关中的农业生产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疆”[16]。此后,西汉时围绕郑国渠还修建了六辅渠:“元鼎六年……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傍高之田”[17];并在郑国渠南侧兴建白渠:“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18]当时对农田水利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曾在境内许多地方兴修水利,“所以备旱”,汉武帝曾对臣下说:“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左、右内史地,名山川原甚众,细民未知其利,故为通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其议减。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19]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也很多:““临晋民原(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壖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穀二百万石以上。”[20]

西汉时黄河水患已经数度成灾,针对黄河的治理,也出现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汉书》曾有上中下三策作为治河的建议:一谓迁徙民众,“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徙之民,遵古圣之法,定山川之位,使神人各处其所,而不相坚。且以大汉方制万里,岂其与水争咫尺之地哉?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上策”;二谓开渠发水,分杀水势,“今濒河堤吏卒郡数千人,伐买薪石之费岁数千万,足以通渠、成水门,又民利其溉灌,相率治渠,虽劳不罢。民田适治,河堤亦成,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三谓兴修堤防,“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21]以现在的观点判断,班固所谓的上策,就是迁徙民众、放弃治河,此实为下下之策;开渠引水,灌溉农田,如果能做到,应是上佳之策。班固认为,“通渠有三利,不通有三害”。“民常罢于救水,半失作业;水行地上,凑润上彻,民则病湿气,木皆立枯,卤不生谷;决溢有败,为鱼鳖食:此三害也。”“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粳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转漕舟船之便:此三利也。”[22]但彻底消除河水泛滥之害,需要堤防技术做保障,否则不容易实现。而迁徙民众的所谓上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加筑堤防,虽不失是一种积极的防治方法,但在当时技术条件有限的背景下,很难避免河水决堤泛滥。

两浙地区在东汉时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即是位于会稽郡的镜湖、位于余杭郡的南湖,以及白砂三十六堰。镜湖,后称鉴湖,位于吴越中心地区的会稽郡,在府城南三里,东汉永和五年,由会稽太守马臻发起兴建,跨越山阴、会稽两县,汇集三十六源之水,当时的鉴湖面积很大,“周三百五十八里”,湖中筑堤“界湖为二”。兴建镜湖的目的主要是用于灌溉,“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下溉田万顷”[23]。南湖,又称南下湖、南大塘,在余杭县(今余杭镇)西二里。相较于会稽郡的镜湖,南湖的规模要小得多,“周回三十四里一百八十一步”,“灌溉县境公私田一千余顷,所利七千余户”。除了灌溉农田,南湖的主要功能还在于防涝防洪,《水经注》:“县后溪南大塘,陈浑立以防水。”实际上南湖也是当时余杭县治的主要供应水源。

这时期在两浙地区出现了新的水利工程形式——堰。这种形式的水利建筑早在战国末期就在秦国境内已经出现,“蜀守(李)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24]。与之前的湖塘河渠等主要以水源供应、交通运输、防洪排涝等功能不同,堰渠的功能主要在于农田灌溉,显示这时期农业生产在水利开发中逐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与之前湖塘等被动性的阻水、蓄水不同,堰渠的建造属于主动性的引水,由此,不论是水利技术还是水利观念,较之此前都有明显的进步。两浙的堰渠出现时间较晚,东汉后期建造的白砂堰、东郭堰是其中较早的实例。白砂堰,在金华府汤溪县(今金华婺城区),共计三十六堰,主要分布在汤溪县东二十里金革乡之十都、十一都、十四都,遂昌乡之十五都、十六都,由汉柱国将军卢文台所开。“首衔辅苍,尾跨古城”,从辅苍山到汤溪县城,规模很大;“量田之多寡,定注之大小”,根据沿途田地的多少来调整堰渠的水量;“视地之远近,制流之短长”,按照灌溉的远近建造灌溉渠道;“堰各有潭,潭各筑塞”,渠道尽头并有湖塘,建造闸门,以调节、储存水量;“大抵俯仰诘曲,与溪为谋”,建造拦河堰坝,引来白沙溪水。[25]白砂三十六堰“溉田千万顷”[26],受益农田达到千万顷。其中的第十九堰规模最大,“阔一百余丈,水分六带,灌田尤多,因名曰第一堰”[27]。后人评价为“其利则溥,其功诚难”[28]。东郭堰在余杭县东“南渠河上”,开凿时间较早,由东汉余杭县令兴建,大约与南湖同时修建,但较早废止不用。[29](www.xing528.com)

南朝萧梁时期建造的丽水通济堰,是早期又一个较大型的水利工程,“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建造拱形堰坝;灌溉渠道覆盖整个碧湖平原,“惟通济一堰灌丽水西乡之田为最广”[30];建造分级渠道,“分为四十八派,析流畎浍,注溉民田二千顷”[31]。通济堰的兴建,显示当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水利体系与理念,“盈则放而注诸海,涸则引而灌诸田,故力农之家无桔槹之劳、浸淫之患”[32]。通济堰由堰堤、大斗门(总闸门)、干渠、概头(分闸门)、支渠、毛渠、湖塘等组成,堰堤用以截水,洪涝时水漫堤而过,枯水时节则截溪水入通济渠。大陡门是通济渠道的入水口。通济堰干渠自通济闸起,迂回长达二十二点五公里,纵贯碧湖平原,至下圳村附近注入瓯江。干渠各段又设分闸门,称为“概”,如开拓概、凤台南概、凤台北概、石剌概、城塘概、城章塘概等,概闸的作用是平衡水流、调节水量,原来据称有大小概闸七十二座;由各概闸分析出的大小渠道呈竹枝状分布到碧湖平原,以概闸调节,分成四十八派,并据地势而分上、中、下三源,实现自流灌溉与提灌结合;支渠的一端设湖塘,“又以余水,潴而为湖,以备溪水之不至”[33],原有湖塘百余座;渠道的尽端又设斗门,旱季时用以储水。通济堰以堰堤、渠道、概闸用以引水,配合湖塘储水,形成了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水利体系。这一水利体系在萧梁时期大约已经初具规模,到北宋时已经很完备。[34]

南宋时期是水利管理与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时期的水利管理,以两部文件为重要标志,亦即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范成大修订的《通济堰规二十条》,以及魏岘编著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这两部文本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时期的水利管理水平与理念。

范成大修订的《通济堰规二十条》,是迄今看到的两浙最早的水利规章,实际上范成大的《堰规》在当时被称为“新规”,因为在北宋时“姚君县尉所规堰事”已经在实施了[35],只是该堰规没有流传下来。可见范成大的“新规”与原来的“堰规”应有相当的传承关系。从范成大《通济堰规》内容来看,其在管理机构、人员设置、概闸启闭、用水调节、堰渠修缮以及报官申请、账目管理等都有相关规定,可见当时对水利设施的管理方面已经比较完备的制度规章了。《通济堰规》的主要内容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