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研究与少年司法的现代思维探究

儿童研究与少年司法的现代思维探究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接下来的第二、三、四章,将分析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变迁对少年司法变革的重大影响,以及少年司法从刑罚—福利主义走向严罚主义背后所勾勒出的生物儿童与社会儿童的不同面相。儿童主体性的缺失使得少年司法在福利与控制、教育与惩罚、爱与哀愁的天平之间摇摆。

儿童研究与少年司法的现代思维探究

儿童建构理论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历史脉络和一种不同于传统实证研究的反省视角来认识一个多世纪以来儿童制度的演变,但对阿利埃斯的批判意见显然还没有进入刑法学者的视野。

阿利埃斯提出的现代童年模式局限于西方工业社会,展现出一种单一的现代的资本主义童年模式,忽略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脉络中多样化的童年。“在某种程度上,将童年看作一种社会与文化的建构,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它提醒我们当代的儿童观念——即儿童是什么以及他们应该是什么——在起源上是最近的事,而且也主要局限于西方工业社会中。在今日世界中的大多数儿童并不按照‘我们的’童年概念来生活。如果我们将这些童年的另类建构,以及在这些建构中生活的儿童仅仅判断为‘原始’形态,便会展现出一种狭隘的种族优越感。同样,这个观点促使我们质疑下述的观念——它认为一直到现代,儿童的内在‘需求’才首次得到真正的确认。相反,这种对于儿童自身独一无二的品质与需要规定,其自身也是文化与历史的产制;而且,它们必然意味着政治社会组织特殊形式。更进一步讲,这种对于童年的观念提醒我们:对于儿童的任何描述——以及任何对于童年这个观念的祈求——都不可能是中立的。相反,任何这样的讨论都不可避免地会赋予童年某种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个意识形态其实也就是一组意义,它被用来合理化、支持或挑战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现存权力关系,甚至是成人自身之间的权力关系。”[64]

建构的儿童理论瓦解了儿童的本质,儿童附属于成人的行为、思想和诠释,成人透过论述和实践,将儿童制造成社会和文化的对象。在现代、理性、进步的社会脉络下,儿童是成人心态的产物,是被动而生。成人对儿童的不同解读必然影响到对儿童期的法律建构,“儿童”可以纯洁脆弱,亦可以复杂邪恶,“童年”可以产生,亦可以消亡。此种线性的儿童史观会导致儿童的主体性消逝在成人的虚构阐述中,关于儿童的立法亦成为成人“需求”的产物,而非基于儿童本身。“社会建构主义对童年的论述,导致的是社会与生物学的极度分离。”[65]

采取建构的儿童观来审视少年司法制度演变,回溯历史,会认为文本的描述是真实的儿童状态,忽略儿童的延续性、多样性和主体性;在制度建构层面,会认可制度的合理性,忽略其压迫性,从而走向价值与事实的分离。

本书接下来的第二、三、四章,将分析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变迁对少年司法变革的重大影响,以及少年司法从刑罚—福利主义走向严罚主义背后所勾勒出的生物儿童与社会儿童的不同面相。从生物儿童观到社会儿童观,并未摆脱现代社会理论的二元性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单一与偏见。儿童主体性的缺失使得少年司法在福利与控制、教育与惩罚、爱与哀愁的天平之间摇摆。

【注释】

[1]Olga Kucherenko.Little Soldiers:How Soviet Children Went to War,1941—194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p.266.

[2]Norwood R.Hanson.Patterns of Discovery:An Inquiry into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scien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p.22.

[3]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85页。

[4]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85页。

[5]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87页。

[6]陈贞臻:《西方儿童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阿利埃斯及其批评者》,载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7]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87页。

[8]1929年,法国史家布洛克(Marc Bloch,1886—1944)与费尔福(Lucien Febvre,1878—1956)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在此期刊的号召下,聚集了一群标榜着革新政治史与事件史传统、扩张历史研究领域与提倡科际整合的史家。此一高举“新史学”旗帜的运动,最后终于能从史学研究的边缘,一跃而成为法国20世纪史学的主流与典范,学者统称这一推动史学革新的团体为年鉴学派(Annales School)。

[9]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页。

[10]陈贞臻:《西方儿童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阿利埃斯及其批评者》,载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11]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2页。

[12]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2页。

[13]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0页。

[14]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

[15]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08页。

[16]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7页。

[17]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6页。

[18]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19]Philippe Aries.Centuries of childhood: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tran.by Robert Baldick.New York:Random House,1962,p.43.

[20]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9页。

[21]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5页。

[22]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8页。

[23]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2页。

[24]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6页。

[25]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2页。

[26]Philippe Aries.Centuries of childhood: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tran.by Robert Baldick.New York:Random House,1962,p.177.

[27]Philippe Aries.Centuries of childhood: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tran.by Robert Baldick.New York:Random House,1962,p.240.

[28]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29]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1页。

[30]Philippe Aries.Centuries of childhood: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tran.by Robert Baldick.New York:Random House,1962,p.353.(www.xing528.com)

[31]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20页。

[32]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王瑞贤译,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译序。

[33]Carmel Smith,Sheila Greene.Key Thinkers in Childhood Studies.Bristol:Policy Press,2014,p.4.

[34][英]柯林·黑伍德:《孩子的历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儿童与童年》,黄煜文译,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35][意]艾格勒·贝奇:《西方儿童史(上)》,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2页。

[36]陈贞臻:《西方儿童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阿利埃斯及其批评者》,载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37]陈贞臻:《西方儿童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阿利埃斯及其批评者》,载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38]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39]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40][美]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41][美]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42][美]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43][美]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44][美]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45]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王瑞贤译,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46]徐兰君、[美]安德鲁·琼斯主编:《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47]陈贞臻:《西方儿童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阿利埃斯及其批评者》,载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48]陈贞臻:《西方儿童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阿利埃斯及其批评者》,载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49]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50]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王瑞贤译,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51]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52][英]柯林·黑伍德:《孩子的历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儿童与童年》,黄煜文译,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53]维舟:《新儿童,新社会》,《南方都市报》2013年6月2日。

[54][美]威廉·A.科萨罗:《童年社会学(第四版)》,张蓝予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58页。

[55]陈贞臻:《西方儿童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阿利埃斯及其批评者》,载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56]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57][美]劳拉·E.贝克:《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第5版),桑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2页。

[58]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59][意]艾格勒·贝奇:《西方儿童史(上)》,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8~19页。

[60][美]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等:《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高维俭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49页。

[61]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62]姚建龙:《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63]管华:《儿童权利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权利与保障》,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64][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张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65][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华桦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