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与意义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与意义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学习共同体客观上对学习者心性的滋养起到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学习者有时未必能意识到。不同个体,是一个个觉悟程度不同的生命,其生命的底色是不同的,“善根”是不一样的,所以社区学习共同体对他们的心性澄明的促进作用不同。社区学习共同体不是神丹妙药,远没有强大到单靠社区学习共同体就能获得灵性成长的幸福体验,让每一位学习者成为心性澄明的圣人、君子。社区学习共同体展现的是草根之美和平民之乐。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与意义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在于,让人回归为人,让草根老百姓认同自己的生命状态和人生价值,有尊严,有归属感,能自由、自信、快乐地生活和发展。

1.回应学习的困境,体现学习的本真。

今天教育界内和教育界外人士,对30年来中国教育的批判,包含着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对教育的预期;正是这种错误的预期,导致我们低估了具有自觉自主意识的学习,具有改变教育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力量。我们离本真的学习已经很远了,学习完全异化成单一的目的,即获取身外之物的能力,“知识就是力量”,而力量成为征服自然的力量。人们陷入学习的误区之中,学习是当今社会人的一大困境。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学习,它是关涉心性澄明的学习。心性的澄明与心性的滋养,是学习的第一要义,社区学习共同体体现了这一要义。第一,它是“独知”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接受,每个社区学习共同体所学习的内容是不同的,其中的成员的感悟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成长的程度都是个性化的;第二,它是道德的,不是满足私欲的学习,不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重在过程,重在分享;第三,是向内探求,向自身内心要力量,不向外求,不急功近利,不为证书、学分、荣誉而学。因而它是本真的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客观上对学习者心性的滋养起到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学习者有时未必能意识到。这一作用,对于不同的学习者,差别是巨大的。不同个体,是一个个觉悟程度不同的生命,其生命的底色是不同的,“善根”是不一样的,所以社区学习共同体对他们的心性澄明的促进作用不同。社区学习共同体不是神丹妙药,远没有强大到单靠社区学习共同体就能获得灵性成长的幸福体验,让每一位学习者成为心性澄明的圣人、君子。然而,社区学习共同体,犹如弱小的、散淡的村野小花,尽管一点不起眼,也不会被人重视,但它却实实在在地能让学习者过上良好的生活,一种与世俗社会“克(好胜)、伐(自大)、怨(怨恨)、欲(欲望)”保持距离的生活。

社区学习共同体展现的是草根之美和平民之乐。我们体认到的“平民”是未被世俗社会的习气所污染的平民,是静好的岁月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平民,是持守平民的本原本质的平民。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灵魂自由的学习。我们知道,唯有自由的人,才有感悟的闲暇,才有创造的快乐。“自由无他,就是指独立自由性,即自己在自己本身之中,自己依赖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决定者。”(黑格尔语)处在由灵魂自由的人所形成的群体内,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创造未来、体悟生命的真谛。宽松和自由的环境,才是创造奇迹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断定,伟大的金字塔,一定是一群自由人的杰作而不是奴隶的劳动成果。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做出这一石破天惊的推断。很长的时间,这个推论都被当作一个笑料。然而,400年之后,也即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由30万奴隶所建造。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拐点,穿过漫漫的历史烟尘,400年前,那个叫布克的小小钟表匠,究竟凭什么否定了伟大的希罗多德?何以一眼就能洞穿金字塔是自由人建造的?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对布克产生了强烈兴趣,他一定要破解这个谜团。真相一步步被揭开: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锒铛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制作大师,囚禁期间,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之前,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轻松制造出日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布克苦苦思索。起先,布克以为是制造钟表的环境太差,后来布克越狱逃跑,又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在更糟糕的环境里,布克制造钟表的水准,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此时,布克才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在布克的资料中,多玛斯发现了这么两段话:“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正因为如此,布克才能大胆推断:“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能做到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在过分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心智和能力,唯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极致。本真的教育和学习,它不是以束缚、控制、压制、监管为本质,也不是以大负荷、高速度和快节奏为特征,而是有共同志趣的人们,敞开自己的心灵,充满好奇心的禀赋在没有恐惧和压抑的环境中得以发展。遗憾的是,当代教育最大的缺陷是以“训”代“教”,以“管”代“导”,学习者增长的只是现成的知识与技能技巧,而缺少灵魂的自由和人性的完满。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基于人的本质意志的共同学习,它契合人的天性,又符合成人的学习规律。它是为了人的自我发展的学习,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命性价值的学习,也是一种满足并享受学习过程的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把享受学习过程作为出发点的学习。在这里,学习的成果,最重要和最主要的不是知识或技能的提升,而是促进了“心性”的澄明与滋养,是对人的尊严的尊重,是学习过程的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因此,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体现了学习的本真。

2.回应人生的困境,实现人的生命成长。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但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的水平。成功是一种结果,心灵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心灵的成长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心灵成长的过程决定事业成功的高度。看起来,心灵的成长远没有成功那么诱人,但它对人生的完满和幸福却比事业成功更重要。当代社会的成功,有其特殊的内涵,就是人的外目标的达成。这样的成功,常常是一支精神兴奋剂,这种兴奋剂的作用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成功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也只是少数时刻才能体验。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只有心灵的成长才是生命的主线。

因为,生命之为生命,根本在于生命中的灵魂,而不在于生命中的质料,而且灵魂不是封闭的实体,而是开放的、活动的。既然生命的本体是非物质的“灵魂”,人又是生命的存在,人的本质,自然就是“灵魂”而不是其他了。灵魂功能的卓越实现(德性)是人的本质,动物的欲望虽然也属人的本质,但在人的灵魂本质体系中,德性是最高的,欲望需要听从于价值理性。

然而,“价值理性”已被与生命的卓越和完善没有任何内在关联的“工具理性”所取代。人的本质不再是灵魂,不再是德性,而是赤裸裸的自我、赤裸裸的欲望。信仰缺失、精神迷失,让我们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当下,不能成为“自己”和“最好的自己”。

在“工具理性”导向下,学习和阅读变成了苦差事。因为把学习和阅读完全工具化,不能体验到幸福与快乐。所以常常有人说“我坚持读书”。“坚持”一词道出了读书人的被动与无奈。当我们的学习或阅读不再是出于某些功利性的目的,而是随性而为时,这时,改变的是心境,体验的是幸福。

诚然,人生不可能完全没有功利心和功利性的目标,但是,如果人没有了“根”与“魂”,就找不到平静,也没有幸福可言,在“社会性”极高的社会里,“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人生若只为“利、用”而活着,为世俗的统一的目标活着,为了社会(他人)的评价活着,那么人无异于动物。

我们在高度物质化、工具化的社会里走得太远了。在名利场、权力场追逐忙碌,身心疲惫,但并没有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之上的美好感受。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返回”,返回自然状态,返回赤子状态,返回质朴状态。在返回生命本真的道路上,真正的障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这些东西既有技术和技术派生出来的武器、器物,还有世俗的观念、“聪明”的心机和“高明”的权术。对于已经拥有了财富、权力、地位和名声的人来说,返回质朴的生活,是更加艰难的,而对于平民来说,返回质朴状态他们却具有优势(这一优势是物质世界里不被人看到的)。但是,无论任何人,只有返回质朴的内心,保持生命之初的婴儿般的天真,守持生命的本真,复归人的心性,才能到达“诗意地栖居”的幸福彼岸。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以实现自身的生命性价值为参与的根本目的,其价值取向是生命性价值理性,他们摒弃工具理性,把金钱、地位、名誉等外目标抛在脑外,通过基于本质意志的共同学习,认识自我,实现终身发展。它能让成员体验“平静”的美好,享受互动学习的乐趣,收获守望相助的群体归属感,取得内在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从而实现人自身的生命性价值。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开启通向幸福之路的新起点。人及其思想、情感、活动等,始终是他所属的人际环境和历史传统下的产物,也是他灵魂、意识的产物。今天走向“小康”的人们,一方面希望从他属的束缚下尽可能地解放出来,成为“自由”的人;另一方面,人们对“原子化”的生活状态持有恐惧,也深知不可能退回到原始“共同体”,“置身于共同体中”。面对双重压力下的人们的困境,我们必须寻找一条路径,即在进一步发展个体的独特性的同时,又能找到“温馨的家”,满足人的群体归属感需要。社区学习共同体,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启的人们通向幸福之路的起点,是夜色中找到的一束亮光,是炎热盛夏中寻到的清凉山洞。“亮光”和“山洞”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寻到的,只有那些不满足于人生的境界永远停留在动物本能(活着就行)境界和社会功利(名、利、权)境界而进入自助助人境界、情性大美境界和廓然大公宇宙境界的人才能找到。

3.回应城市的困境,让重拾共同体生活成为可能。

社区学习共同体,让许多市民有了“故乡”。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城镇常住人口达7.7亿。如前所述,城市的看不见的“病”是显而易见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不一样的“共同体”,它能使城市有了“温度与温暖”,变居民“小区”为“社区(共同体)”。人是一个终身未完成的群体归属者,社区归属,属于人的本质意志。实现物质财富的均分是不可能的,但是,实现精神财富的共享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共同学习是实现精神财富共享的有效方式。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基于人们之间直接相互肯定的本真属性的共同体,而不是基于人们之间理性结盟的工具属性的共同体。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符合人的本质意志的群体归属载体。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现代城市中存在的“微共同体”(纯社会学意义),是优化了的城市“细胞”。对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其价值在于重构“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

4.提高社会资本健康资本和传承文化遗产。(www.xing528.com)

社会资本是指对一个社会的基本的信心。在一个高社会资本的社会里,人们互相信任,他们相信政府和公共机构。这样的社会,社会治理的成本低,社会管理效率高。相反,低社会资本的国家,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被浪费,社会腐败现象严重。调查显示,瑞典表现出高而稳定的社会资本水平,这与瑞典100多年来持续稳定地发展学习圈有直接关系。“瑞典为什么具有较高的社会资本水平?一个基本的原因是公民的健全的社会网络,他们知道并且能与不同的人在一个平等的、自愿的环境下一起工作、学习。自愿、平等与合作,这就是学习圈的精髓所在。在学习圈中,你会遇到一些你在其他场合永远不会遇见的人。可能是一些有其他社会背景的人,一些在国外出生的人,比你收入高很多或低很多的人,等等。在学习圈中社会地位显得不重要了……”[13]学习圈在瑞典,作为一种“平等、尊重、对话”的文化已融入瑞典人的集体记忆中。中国社区学习共同体与瑞典学习圈产生的背景不同,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但社区学习共同体与发展了100多年的瑞典学习圈,具有相同的核心要素,具有同样的价值与功能,它们都在学习者生命性价值得到实现的同时,产生一种副产品,就是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

健康资本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与人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人的体能、精力及健康状况与生命长短将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和收益率,以及人力资本生产效率的发挥。人们主要是通过医疗、保健、营养、身体锻炼以及闲暇和休息等途径获得健康资本。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存在和效能发挥作用的前提。生命成长,是人的植物性生命和动物性生命发展的同时,精神性生命发生积极变化与心灵启蒙的过程。它们既统一协调又相互制约。健康是人们生活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健康不仅关系到医疗,还关系到人对自己可能性与能力的感受。杭州市的调查显示,有关健康、娱乐类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占全部社区学习共同体数量近三分之一,参加人数大于三分之一。杭州市清凉峰太极拳俱乐部的核心成员胡新人因癌症动过大手术,他在参加了6年俱乐部的活动后,不仅各种指标完全正常,人比6年前还要显得年轻、有活力。[14]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参加社区学习共同体学习的人们,其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都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文化遗产只陈列在博物馆中,这是现代文明与文化的重大风险。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只有有了传承人和文化活动,文化才是活的、动态的,才能得以传承与发展。“对大多数瑞典人来说,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的传统。由于学习圈的存在,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保护与传承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工艺品等中来。这使人们拥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也使人们在全球发展中更好地获得身份认同。”与瑞典的情况一样,文化艺术类和生活休闲类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中有大量的以传统舞蹈、民族音乐、地方戏曲、工艺品制作、书法国画为内容的非遗项目的学习。在杭州市2010年至2015年评选出的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中,有8%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在杭州市临安区,由太阳畲族居民组成的九凤朝阳民间戏剧团中,对民族戏曲有共同兴趣的农民,通过共同学习,既改变了个人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又为几近失传的民族戏曲培养了传承人,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直面困境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才是最有价值的。我们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回应现实中的真正的问题,即学习的困境、人生的困境和城市的困境。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才是关键。通过12年的研究发现,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同时满足人的全面自主发展及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和社会和谐建设的需要的有效载体和可行路径。

【注释】

[1]莫言:《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3页。

[2]耿宁:《人生第一等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91页。(王阳明还在孩童时代时就曾问他的老师,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是什么?老师说:“读书并获取最大的官职。”王阳明说:“我觉得,获取最大的官职并不是最重要的,读书成为圣人和贤者才是第一重要的事吧。”)

[3]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70页。

[4]岳占仁:《彼得·圣吉:学习的真谛》,《IT经理世界》2009年第14期。

[5]耿宁:《人生第一等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4页。

[6]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教育的价值》,李丽、孙颖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6页。

[8]《道德经》第十三章。

[9]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21页。

[10]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11]米兰·昆德拉:《身份》,邱瑞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第90页。

[12]引自浙江省教育厅鲍学军副厅长的谈话记录。

[13]托瑞·波尔森在2013年杭州“全国社区学习共同体专题研讨会”上的演讲。

[14]汪国新、余锦霞:《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四大支柱》,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