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在学校引入慕课,将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也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需要。所以,把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平衡语文课程资源的需要,避免造成优质资源的浪费,实现教育机会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也必然成为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趋势。

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1.实现教育平和平衡语文课程资源的需要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秉持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方针,体现中国重视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至今,我国已经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正是通过“1+1慕课教学”,即“双师教学”,把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学校共享,并且这种模式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假如把“双师教学”这一慕课模式进行推广,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到更多师资力量不足的乡村学校中,笔者认为,这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途径之一。所以,在学校引入慕课,将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也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需要。

另外,借助慕课程资源平台,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可以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可以从Udacity、Coursera、edX等国外的慕课平台,以及微课网、华东师大慕课中心、九龙微课学习等这些国内在线慕课资源平台获取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这些慕课平台都有一定的优秀师资力量做支撑,平台中的语文微课程以及与语文课程相关的人文学科视频几乎都出自优秀语文教师。所以,把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平衡语文课程资源的需要,避免造成优质资源的浪费,实现教育机会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

2.促进语文课堂上教学生态系统的改革

近些年,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界,同时也冲击着教育领域,给学校教育的教学生态系统带来了本质变化。教育的信息化给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带来了深刻影响,同时也给教育制度、教材等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也必然成为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趋势。以下笔者将从师生关系、教学环境、教育方式等方面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带给语文课程实施层面的变革。

(1)师生关系的重建(www.xing528.com)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整个教学过程是机械的、静态的、线性的。而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将传统的、静态的、机械的线性教学理念转变为动态的、灵活的、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进行,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从而在语文课堂上经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教学环境的变革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后,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向多样化发展,教学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语文课堂和教学环境的变革,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师生间通过交往、互动,建构民主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方式的变革

传统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方式是以“教”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教学质量较低。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的、动态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开始从重“预设”到重“生成”、从重“教”到重“学”的交互式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并且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班级授课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在多媒体、网络支撑的教学环境下,新课程所倡导的“对话教学”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关系和民主平等课堂氛围营造的有效方式。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