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新时期下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以及目标的调整为慕课和语文课程的整合带来了可能性。如果将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则符合语文课程性质的规定,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可以真正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成为新时期下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打下基础。

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1.现代信息技术为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提供了坚定的支持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指导。《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建立在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基础之上,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重点进行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所以,教育界特别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应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提升教育质量,弥补我国教育不公平的问题,确保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信息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慕课从发展至今,在国内外教育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外有可汗学院以及慕课三大联盟——Udacity、Coursera、edX等重要慕课平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诸多高校也加入改革大潮,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加盟到Coursera、edX慕课平台。许多地区和高校建设本地的课程共享平台,重庆大学发起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以及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的南洋学堂等慕课学习社区建立。

除此之外,慕课也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逐渐兴起。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牵头,由中国20多所高中一起组建了“C20慕课联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启动的“1+1慕课教学”,即“双师教学”等多元在线教育形态,这些探索与尝试为慕课在中国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虽然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慕课平台建设还存有缺陷,但是慕课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建设为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建设和推广打下了基础。而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依托于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慕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对我国课程改革的推动已经初见端倪,就语文课程而言,它为语文课程教学提供了便利的在线学习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所以,把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必将是新时期语文课改的切入点,而当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其提供了坚定的支撑。

2.新课标为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新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新时期下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以及目标的调整为慕课和语文课程的整合带来了可能性。

(1)语文课程性质提供整合的理论依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主要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出发;而“人文性”主要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等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特点出发。语文课程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所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语文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www.xing528.com)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它依托于当下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自主学习模式是其特征之一,它同样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审美和探究能力,如此才能顺利展开学习。如果将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则符合语文课程性质的规定,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可以真正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成为新时期下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打下基础。所以,新课改环境下,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为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2)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提供整合的前提条件

语文课程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教师还需要颠覆传统的教师形象,要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相长。灵活、巧妙地运用慕课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也能最大化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慕课以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课程范围覆盖人文、社会和科学等众多学科,并且慕课中的学习资源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这就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全世界范围内最优质、最丰富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并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因此,语文课程新理念对教师教的要求为慕课走进语文课堂提供了实施的前提条件。

(3)语文课程目标为整合提供实施的可能性

语文课程目标要求中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创造性地采用新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去探究新的学习领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过程中未知的新领域。以往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情况应该得到改变,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上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这就要求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

如果将慕课资源引进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利用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同时可以达到中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等目标,并且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目标有助于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自觉落实课程改革的具体举措,同时为慕课与语文课程整合提供了实施环境和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