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思政教育效果:高校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提升思政教育效果:高校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为切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互联网的课程思政让学生在课堂,也可在课后灵活安排时间学习,让师生不局限空间进行教学互动,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提高思政育人的功效。

提升思政教育效果:高校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为切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6]也就是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7]课程思政教育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在对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进行价值引领。课程思政教育将专业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相协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提出了目标和要求,信息化教育要覆盖全体学校、教师和学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提供公平和多样化的教育,实现育人目标。信息化教育下的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融合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教学,能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实现多个教学空间的优势互补。互联网下可根据时代需求和学生需要,准确、快速地更新思政材料,带来更多更新开放的课程思政资源,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得到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的课程思政让学生在课堂,也可在课后灵活安排时间学习,让师生不局限空间进行教学互动,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提高思政育人的功效。如政治经济学理论抽象、枯燥,推进思政教育信息化教学,将政治经济学中的思政元素灵活多样呈现出来,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获得良好的价值引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