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层级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身份定义

多层级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身份定义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意思,也许用多层级土地所有制来概括会恰当一些。所谓多层级所有制是说国家、私人都有所有权,并有不同层级的权力区别,除了第一层级对官田之外,都没有完整的所有权。层级区分和所有权含义是这样的:第一个层级,国家所有权,或说皇帝所有权,即封建王朝对土地的最高、最终支配权。[22]可见皇帝最高层级土地所有权的残暴性。政府认为这种强占有理,因为田地最高所有权是它所有。

多层级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身份定义

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认识分歧太大,国有制、私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诸说林立,也即认为古代社会同时存在着土地国有制、大土地占有制、大土地所有制、中小土地所有制、残余的村社所有制等[8],历史事实也正是如此。诸说各有道理,笔者都有所同意,不过也有不好理解的地方,觉得从总体上难以完全接受。笔者意思,也许用多层级土地所有制来概括会恰当一些。所谓多层级所有制是说国家、私人都有所有权,并有不同层级的权力区别,除了第一层级对官田之外,都没有完整的所有权。层级区分和所有权含义是这样的:

第一个层级,国家所有权,或说皇帝所有权,即封建王朝对土地的最高、最终支配权。这种权利不是像民间那样表现在对土地的买卖上,而体现在王有土地观念、国家土地政策及赋役制度等方面,具体说是:

(甲)观念形态上土地是天子所有,并为臣民所接受。《诗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9]秦始皇所宣布的“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10];都表示土地为国君所有。唐人陆贽论说:“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11]他谴责豪强兼并田亩的罪恶,出发点则是土地为王有,应由百姓共享皇恩,不能被兼并之徒霸占图利。土地王者所有的观念深入人心,直到明清时代人们还是这样认识的。安徽王氏家训告诫子孙按时完纳钱粮:“田有租,身有佣,民分应尔。所有编折银两,依限报纳,米粒照征送完,庶免拖欠之罪。”[12]讲百姓本分,应当承担赋税义务,根本原因就是土地为王者所有。洪秀全的先人说:“君恩重于亲恩,谚云‘宁可终身无父,不可一日无君’。”[13]人们能活着,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当然把天王老子看得比亲爹神圣。一切为皇帝所有的观念,来源于天命观。汉人贡禹说,“王者受命于天,为民父母”[14];鲍宣对皇帝讲:“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下牧养元元”。[15]说白了,天是人间最高主宰,国君是天子,是百姓的父母,代天施恩,是天把土地、人民、政事交给他的,人们信天,就要尊奉天子,承认国君对土地的最高所有权。[16]有政权就有土地的最高所有权,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不就把辖区的土地看作他所代表的太平天国所有吗!

(乙)施行有关土地的种种制度,力求实现土地王者所有的理论。许多朝代都宣布土地制度,诸如授田、限田、限民名田、屯田、占田、均田、更民田制度等。如王莽新朝下令,“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17]不久,因百姓愁怨,又允许买卖。[18]奴婢问题不是这里要说的事项,单讲土地,他把田地叫做“王田”,是土地为其所有观念和权力的表述,所以他可以一会儿允许买卖,一会儿又不准出售,许不许买卖,这就是土地制度,就是国君有土地最高权力的表现。制度里的买卖权之外,还包含赐予或收回土地的权力,即将垦田赏赐给贵族和官员,封赏的土地有的是国有的,也有私人的,皇帝都有权使用。国有的,君主有权处置自不必说了;私有的,也有权,那是把私有的当作国有的一样来处理。如金朝“拘刷良田”给女真人[19],后来清朝的“圈地”——“将民地圈给旗人,仍系民人输租自种”。[20]圈地办法是政府派遣官员,骑马拿绳索将所经过的地方加以丈量,就成为官地,分赐八旗将士,叫做“圈拨”;所圈之地有好有坏,八旗将士不要次地,又重新圈占好地,是为“圈换”;把被圈占田地的农民强行迁移到口外、关外,叫做“拨补”。这就是明目张胆地剥夺农民小块土地,被圈占了耕田的农民,“离其田园,别其坟墓”。[21]妇女流离,哭声满路”。[22]可见皇帝最高层级土地所有权的残暴性。把民间的私田强行割给猛安谋克、八旗将士,金朝、清朝如出一辙,如果说这是少数民族政权初建时的残暴情形,有点例外,那么明朝皇帝以民田建设皇庄、勋贵庄田就不足为奇了。《明史·食货志》在叙述皇庄和勋贵庄田时说,“诸王、外戚求请及夺民田者无算”,“盖中叶以后,庄田侵夺民业,与国相终云”。[23]明宪宗时建宫中庄田,原来只有三十五顷地亩,后来“占过民地四十顷”,扩展到七十五顷。[24]此类事实说明王权对土地的最高权力。

(丙)强占私田为官田。政府将百姓、官僚的私田,通过诸种手段占为官田。手法之一是“刮田”,即政府以清查官田、荒地为名,把私田搜刮为官田,如金朝大定间刮地,见到“皇后庄”“太子务”的名称,就认定那个地方是官地,百姓有土地凭证,也无效应。[25]所谓“牧地荒地”,“其实多民地耳”。或者对无田契的农民进行剥夺,如北宋杨戬“立法索民田契,自甲之乙,乙之丙,辗转究寻,至无可证,则度地所出,增立赋租”。[26]本是私田,只因失去田契,被抑勒为官佃,丧失了自己的田地。二是廉价强卖,实际同于强夺。如南宋贾似道的“买公田”,浙西田亩“有直千缗者,似道均以四十缗买之。数稍多,予银绢;又多,予度牒、告身”。[27]仅给原值的几十分之一,有时还拿废纸告身来顶替。政府认为这种强占有理,因为田地最高所有权是它所有。三是因奸民投献,而以民田为官田。元人吴某某伪称有宋高宗吴皇后遗留的汤沐邑,献给国家,其实“皆编户恒产,连数十万户,户有田皆当夺入官”。[28]牵连到几十万户之众,朝廷并不顾恤,不就是皇帝有最高所有权嘛。

(丁)实行垦荒和禁止抛荒政策。国君在特定的情形下,允许农民开垦国有地和荒田、无主地、有主而抛荒地,一定时间后就成为他们的私产。不少王朝实行过垦荒政策,而以明朝初年规模最大,影响的农民最多。仅据《明史·食货志》的记录就有以下数起:洪武朝迁太湖区的苏、松、嘉、湖、杭五府的“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徐达迁移北平山后百姓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其中一部分人收入军籍,而属于民籍的则给田地。又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对晋东南的泽、潞等州农民多次进行迁徙,始则迁于河北,后“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又徙登、莱、青民于东昌、兖州”。到了永乐朝,将“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29]移民中也有有田人被发遣的,但多数人是少地无地农民,被政府有组织地迁徙,领受耕地,以至牛种,从事耕作,数年后纳粮当差,耕地也归个人所有。垦荒政策的实行,除官田外,把荒田乃至有主荒地也进行分配,实质上将一部分农民私田用政府的力量转化为另一部分农民的私田,表明国家对私有地拥有支配权。与垦荒政策相辅相成的是不许抛荒,农民的田地若不耕种,要照常纳粮当差,严重的还要治罪。

(戊)民人依身份所有的土地不得与其身份相分离,如明代将民人区分为民籍、军籍、灶籍,他们所拥有的田地分别是民田、军田、灶田,这些田有定额,不得短少,军田不能卖为民田,反之民田也不许卖为军田。

(己)向田地所有者征发赋役。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印象是赋税出自垦田,徭役源于户口人丁,这种理解原没有错,但是这两项基本上都出自田地,诚如宋人张方平所说:“以两税输谷帛,以丁口供力役,此所谓取于田者也。”[30]因田地而有赋和役,徭役也因田地而来。无田者佃耕,也有役,到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力役完全摊入田亩,徭役全部由有田者负担,因此,徭役从总体上说也是出于田地。徭役在很长时间里大大重于赋税,役表示服役者对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役重则表示依附关系严重。政府征收赋税的依据,除了它的管理机构的性质之外,能对土地所有者有那么大的控制权,还在于它拥有土地的最高层所有权。

第二层级,贵族官僚对官田的占有权。官田为国家所有,来源与名目很多,如明代官田,开始是接收的。“宋、元时入官田地”,后来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皇庄,牧马草场,城壖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军、民、商屯田”等。[31]明代这些官田的来源和名称,表明了官田的用途,它主要封赏贵族做食邑(汤沐邑、勋贵庄田、王庄),赏给百官做职田,分给军队作屯田。不仅明代多官田,历代如此。如曹魏将赤眉军的土地收为官田,实行屯田制[32]又如唐朝给品官职分田,自十二顷至一顷半不等。[33]贵族官僚对所得的官田,拥有支配权、使用权、出租权,收取庄田上的收获物,他们没有买卖权,皇帝可以将这些土地收回,但是有时偶尔有赏赐所有权的,如北魏世宗将以前诸帝所赐的官田,允许受赐人随意买卖。[34]官田的军屯和民佃,都要按本分应军役或纳租,受田人获得土地的使用权,且必须亲自耕作,不得转佃,没有支配权和所有权。只有在年久的情形下,政府开恩,将民佃之田赐予承佃人。总之,领受官田的贵族官僚,对这种土地拥有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但基本上没有所有权,而皇帝将土地赏赐出去之后,就失去了对它的支配权,仍有所有权,可以回收,不过不能任意使用这一权力。从授受两方面来说,土地所有权都不完整了。

第三层级,私人业主所有权。私人业主包含不同身份的人,有贵族、官员、平民、半贱民乃至奴隶。前述贵族官僚有国君的赐田、职田等官田,他们还有私田,是通过买卖(或含有攘夺成分)、接受投献等形式获得的。贱民、奴隶有田产,当然是极少数,是那些贵族官僚的大管家,即所讲豪奴,或者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的贱民层中的个别富人,拥有田业。平民中除了属于民籍的人,还有少数商人、手工业者。私人业主的所有权体现在土地的买卖权、转让权、租赁权、使用权、典当权诸方面,但是这些权力并不完整,受到国家多方面的干扰,如不得卖给法定圈外的人、不许不耕作、政府可以强制收买等。南北朝时期发生一个有趣的故事。南朝梁高祖建造大爱敬寺,寺旁有中书令王骞的良田八十余顷。这田原来是王骞先人、东晋丞相王导的赐田,这时早已是私田。梁高祖派人宣旨,要把它买了施舍给大爱敬寺。王骞不情愿,回书写道:“此田不卖,若是敕取,所不敢言。”回答得很有风趣,又带出挖苦的味道,所以梁高祖很是恼火,下令按市值估值,强迫买下,送给寺院,还惩罚王骞,把他外放为吴兴太守。[35]由此可知,私有的土地并没有任意支配权,这种私有权是古代意义上的,极不完善的,君主有最终的支配权。(www.xing528.com)

第四层级,典当业主的部分所有权。典当是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过渡形态,原业主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和实际上的部分所有权,承典者取得使用权和到时不赎的优先购买权、出租权以及对土地的转当权,实际拥有部分土地所有权。典当是将土地所有权分割为业主和典主共同所有,但就私田意义上的所有权来讲,双方都是不完整的,不过出现了典主的所有权,使得土地所有制的分层多了一个层级。土地典当现象出现得很早,在均田制下的非法买卖就有“典贴”的事。[36]宋代“典卖逃户田土”的事情不断发生,引起官方的注意。[37]明清时期土地典当成为常见的事实。

第五层级,“一田二主”的押租制下的佃农的永佃权和转让权,一定程度地分割土地所有权。明清时代出现押租制,即佃户要向田主交纳押金,才能取得佃种权,但是地主不能因此随意撤佃。这让佃农获得永佃权,同时可以把这种佃种权出卖。若这样,又有一个花钱卖佃者,对此田主不得干涉。而且,业主出卖土地时自然要被杀价了。对于得了押金的业主来讲,损失了土地的任意支配权,而使其私有权不完整。交押金的佃户取得永佃权及其转让权,实际上是获得了土地的某种主人身份,因此有了“一田二主”[38]和“一田三主”[39]之说。这是土地所有权分割形成的一个层级的主人,虽然他仅仅同所有权沾一点边,可是不宜忽视这类现象。

以上五个层级,自上而下,所有权的量度在递减;自下而上,所有权的量度在递增。归根结底,国家土地权力最高,对没有分配的公田有任意支配权,对赏赐出去的只有一定支配权了,而对私田并没有绝对的支配权,一般不能限制其主人的买卖,所以除了未分配的公田之外的土地,包括已分配的官田、私田,很难认为有完整的权力。至于第四、第五层级的土地权力,就更不完整了。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古代出现的是多层级土地所有制,不能视为简单的国有制或私有制,似乎也不宜视为多种所有制共存,因为后一说法忽略了国家最高层次的所有权。在五个层级中,无疑,第一和第三两个层级最重要,因为它们所涉及的土地数量最多,关乎的所有权的人数量最多,在所有权的分量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层级虽多,主导面却在一、三两个层级,所以注意力需要放在这两个方面。同时有一个特点不可忽视,就是私田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买卖,不把握这一点,就易被多层级的特点掩盖。

明了了土地所有制和所有权状况,与土地相联系的农民构成问题就容易弄清楚了,不过也还需要明确什么是“农民”,然后才可能解决得顺当些。

农民,在现代辞书中的解释,无例外的说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种庄稼的人,必然是农业生产劳动者;不干农活的农村居民,当然不是了。在古代的文献里也基本上是这样说的,如《汉书》的“辟土殖谷,曰‘农’”[40],《说文解字》的“农,耕人也”。[41]春秋谷粱传》讲到士农工商四民中的“农民”,谓为“播殖耕稼者”。[42]唐六典》说,“肆力耕桑者为农”。[43]可知,在古人的概念里,农民是耕田种地的人。古代的分工远不如现代精细,那时把捕鱼、打猎、采樵也视作农业范围,渔夫、猎手、樵夫也是农民。农民是否就是这些人?种田人家兼营商业或手工业,而以农业收入为主,就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农民之外。有一种农业经营者,自身下田干活,又雇工劳作,或者不雇工而出租一些田地,这种人在古人观念里是“上农”,今人视之为富裕农民,无疑属于农民范畴

出租土地而生活在农村的人(地主和小土地出租者),不事生产,家中没有有功名或做官的人,要向政府交纳税粮,没有脱离农业,他们算不算农民?用阶级分析方法看,他们不下地生产,不能算农民,然而古代政府士农工商四大类民人分类法,把他们归类于农,属于农户,也即民户。而且从等级观点来考察,他们是平民,与农民是一个等级,看来他们是有土地、有田赋而不耕作的农户,不妨也视作农民。将农户也看作农民,似乎有些勉强,但是这种农户不如此当作农民看,也是忽略了他们是交纳田赋而又被政府当作农民和平民的历史状况。把土地出租者纳入农民概念中,是同土地多层级所有者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将有助于认识与它共存在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佃农关系,认识与它同是土地所有者的自耕农的关系,以及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地主、自耕农与国家的关系,与农民运动的关系。

此外,有一点需要明确,农民是四民的主体,四民中的士,是“德能居位”的、“学习道艺者”[44],是未出仕的人,还属于民的行列,处于四民中的首要地位,但主体应当是人数最多、居于主要行业的农民。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即农民是庶民的主体。《史记·货殖列传》讲到无秩禄的素封之家,说“庶民农工商贾”云云[45],众所周知,农工商是庶民,不必多说。春秋时楚国子襄讲到晋国各种人都安于职守时说,“士兢于教,其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46]径直把农民称作庶人,可知农民是庶民中的主要成分。

至此,是否可以认为,古代的农民是庶民,也是四民的主体,其主要成分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以及以业农为主而兼营商业、手工业的人,务农兼出租田地或兼雇工经营的人,没有功名的农村土地出租者也算到农民的概念中。要之,一切与耕地、与农业生产有关系而又不是其他职业或身份的人都属于农民范畴,不宜把农民看得太单纯,以为只是种田人。

多层级土地所有制和农民范畴明了之后,就可以交代农民构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