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陀的十二缘起与七法的赞叹

佛陀的十二缘起与七法的赞叹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明集和苦之间关系的内容,就是佛家所说的十二缘起的法门。此外,在圆寂之日,佛陀对众弟子表达了他对七法的赞叹。七法可以说是对佛陀一生的说法进行的概括。第一种叫“有余涅槃”,即现世能达到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顿悟。第二种叫“无余涅槃”,即离开现世所能够达到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沙罗树下所进入的大般涅槃的境界。佛陀认为该问题根本没有回答的必要。佛陀将说明缘起状况的内容称为“十二缘起”。

佛陀的十二缘起与七法的赞叹

一、组 织

佛陀在菩提树下洞察到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这些是人心生疑惑的发展顺序。所以,如果能够顺观[8]找到这些疑惑的答案,那么人就会明白生和死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够逆观找到产生这些疑惑的原因,那么人就会明白断念入圣的始末。佛陀做到了顺观十二缘起,同时也做到了逆观十二缘起。另外,所谓离欲中道,是指八正道。如果人走了正道,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净行,那么今生和来世都能获得平安。这就是佛陀穷其一生所宣扬的十二缘起的法门和八正道的行法。这两者概括起来就是四谛之法。所谓四谛,是指苦、集、灭、道。所谓苦,是指生和死的界限,是果;这个果的因是集。说明集和苦之间关系的内容,就是佛家所说的十二缘起的法门。所谓灭,是指涅槃,也就是领悟的境界,也是果;这个果的因是道,即走上中道之路后肯定能到达的地方。所谓道,是指八正道。具体名称后面会提到。综上所述,可以将四谛概括为下:

四谛:

集—十二缘起—苦—迷之因果;

道—八正道—灭—悟之因果。

由此可见,佛教的教义简单明了,就是以通过获得真知领悟迷之因果,再通过克己自制之力达到终极境界为主旨。该教义其实并不简单。通过身体力行完成了四谛的佛陀,其人格是非常伟大的。所以佛陀的每句话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此外,在圆寂之日,佛陀对众弟子表达了他对七法的赞叹。七法可以说是对佛陀一生的说法进行的概括。所谓七法,就是具体的执行方法。可见七法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一)四念处: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

(二)四正勤:断已生恶、远未生恶、增已生善、生未生善。

(三)四如意足:欲、念、精进、思维的如意足。

(四)五根:信、精进、念、定、慧。

(五)五力:信、精进、念、定、慧。

(六)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舍、除、定、念。

(七)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通过这些具体的执行方法,就能斩断将人束缚在迷境中的各种烦恼,譬如贪、嗔、痴、慢、疑等;就能脱离三界的生死,达到解脱涅槃的彼岸。佛陀的七法,是那些只谈脱离实际的理论的学者、那些只会天马行空的诗人根本无法领悟到的。只有像佛陀这样真实存在的鲜活人物,具有坚强的意志,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七法的亲身实践中,才能够领悟到七法,才能赋予七法以活力,并使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二、涅槃的意义

作为“寂灭”,或者“灭”的译词的“涅槃”,自古以来被解释为“灰身灭智”。西方人大多认为涅槃就像蜡烛被吹灭一样,一切归于空寂[9]麦克斯·穆勒曾将涅槃解释为“消除由于迷茫而产生的欲念”,很多学者纷纷表示赞同。其实,根据经典的记载,涅槃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叫“有余涅槃”,即现世能达到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顿悟。通过不间断地修行,最终达到自由、安乐、真善的境界。第二种叫“无余涅槃”,即离开现世所能够达到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沙罗树下所进入的大般涅槃的境界。该境界也被称为“寂灭为乐的境界”,即极乐净土。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涅槃,都不是一切归于无。自古以来,涅槃就被称为“灰身灭智,身心都灭”,只是取其“排他自立”的意思。只有在领悟真知后,切实地修行,才能达到涅槃的状态。大概所有的宗派不管其教义的内容有多么不同,最后都渴望这一极致,即享受心中不被任何烦恼束缚,拥有无限的自由和无与伦比的安乐。只是达到该境界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些宗派是自力派,有些宗派是他力派;在宣扬教义方面,有些宗派采用的是浅显易懂的方法,有些宗派采用的是口头传授的方法。

再深入一步。除了上述的涅槃,关于是否存在未来世界这一问题,想必也是从古至今被世人讨论最多的问题。佛教弟子中也有很多人对此有各种猜想。佛陀认为该问题根本没有回答的必要。佛陀一直都不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中阿含经》和《杂阿含经》中的几个地方都有提及。蔓童子曾经问了佛陀该问题。佛陀就用“箭喻”的方式进行了说明,最后总结道:“我讲解的内容,你需要知道,我没有讲解的内容,你就不需要知道。”尽管如此,《阿含经》中还是有对这一终极境界进行赞美的语句,即“不受后有”,意为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律中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果现世安稳了,那么后世也一定会安稳”。这些语句都表达了佛陀的愿望—希望人们不要谈论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未来的事情,而应该在这一世的修行中拼尽全力。大概因为佛陀察觉到了谈论来世会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种种不好的影响,所以才要极力地破除这个迷信。当时婆罗门的修行只是一味地想通过苦行的方式获得升天的机会,如果不行,就通过膜拜太阳的方式,祈求死后能和日天融为一体。死后升天的迷信思想在当时的宗教界大行其道。人们一边徒然地膜拜日天,一边却让自己身陷五欲的深渊。故意不谈论未来,劝人们在现世净行,正是让人们挣脱这一困境的首要方法。与此相关的最重要的材料要属《三明经》。人们应该将《三明经》和《箭喻经》合起来看。

如果这一世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那应该怎么做呢?人们自然会期望自己能在来世获得涅槃。据说,释迦牟尼在这一生之前已经累积了五百生的修行。根据《福田经》[10]的记载,福田有两种类型,即十八学人和九无学人。其中,十八学人中的前十三个人获得了当世的涅槃,其他五人获得了后世的涅槃。所以,一旦进入涅槃,就能立刻终结无限的轮回,脱离三界。这就是所谓的“不受后有”。

三、业 说

除了涅槃解脱,还有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这三者合称“三法印”,是佛教的旗帜。三法印是佛教的根本原理。无我,实际上否定了印度思想中最重要的“我”的存在,也就是否定了灵魂的存在。但自从有奥义书以来,轮回的思想就深深刻在了印度人的脑海中。轮回思想终究还是无法连根拔除。所以与其破坏轮回思想,不如活用轮回思想。如果能让轮回思想和无我的根本原理不冲突,就再好不过了。天才的佛陀提出了调和这两种思想的方法,即业说。业说也就是业感缘起。佛陀将说明缘起状况的内容称为“十二缘起”。佛陀之前和之后都有人提出业说理论,但都没有充分地活用业说理论。佛陀将印度哲学的核心—轮回思想吸收进来,并通过业感缘起的理论来说明轮回思想,以此建立了伦理思想的基础。所谓业,是指身、口、意这三者所产生的影响。人死后,业不会消亡。有业,必定会招来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该法则非常严格,容不得任何例外。造业者必须自己承担果报。这就是将因果法则应用于精神领域。对现世感到不公也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就是因为该因果法则在起作用。人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是因为我们在现世没有造任何的恶业,也没有招来任何的苦报,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感受到了前世的恶业带来的果报,就必定会怨天尤人,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这样就在现世死掉的人和后世受苦的人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该联系就是利用循环论法,并以业为中心来联结的。即因为有业,所以才会感受到苦;因为有苦,所以才会有惑;因为有惑,所以才会造业;因为又有了业,所以又会感受到苦。循环往复,永不停息。人死后不会再有感觉,但业并不会就此消除。它还会作用于后世,决定后世的苦与乐。所以这一世的人感受到的苦与乐,是由上一世的自己所造的业决定的;未来的人感受到的悲和喜,则取决于这一世的自己所造的业的状况。像这样,佛教徒不应该有为了得到后世的乐才积累善业的欲望之心,而要表现出无尘无垢的举止行为。应该将佛陀的业说和近代的科学思想融合在一起,也应该将佛陀的业说和学者的精神不灭说整合在一起。

就这样,佛陀将轮回思想吸收进来,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佛教伦理的基础。该改造绝不止于此。根据印度教的原理,轮回的范围适用于世间万物,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然而,佛教的轮回对象仅限有生命的。这样限定的原因是:将轮回的对象限定于生物,使该轮回的学说从理论角度来起看更富有生命力。

佛陀还从印度教里吸取了其他方面的内容。对当时的印度民众所崇拜的诸神,佛教并没有将其排斥在外,而是全部吸收进来,并让诸神的存在合乎佛教的教理。佛教虽然吸收了吠陀的三十三天和奥义书的至高神梵天,但认为他们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这些神和我们一样,处在轮回的无限循环中,以涅槃为目标努力修行。这些神和我们人类的区别仅仅在于这些神比我们人类享有更多的果报。虽然享受果报的程度有差别,但这些神和人类一样,同处于三界之中。对佛教来说,至高无上的东西毫无疑问就是涅槃。像这样将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当作至高无上的东西,使最高境界凌驾在超自然的神体之上,在这个世界上能做出如此大胆论断的宗教除了佛教,别无其他。佛陀使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和迷信者都感到了困惑,并将所有和灵魂有关的东西排斥在外,用业的理论来解释三世的因果。人们应该不借助神力,通过自己的力量,在现世达到解脱涅槃。这就是佛陀宣扬的理论。

四、德 训

因为佛教是以净行为中心,并以八正道作为行为准则的,所以佛教有很多德训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戒律都是关于道义的内容,但因为其原本的意图是防非止恶,所以在描述戒律时全部采用消极的语言。最能代表佛教德音圣训的要属《法句经》。这本经书并不特别,只是对经律中分散的偈颂做了集录,并将这些偈颂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别。说得夸张一点,《法句经》可以说是收录了佛陀一生所有说法的圣典。该经书的日文版已经被翻译出来,并公诸于世了。

下面就选取其中的几个小节作一番介绍:

(一)憎恶无法止于憎恶。只有依靠自己,通过忍,才能消除憎恶。这就是如来之法。

(二)我的身心已经安定,不会怨恨那些会引起怨恨的东西。世间之人多有怨恨,但我要修行到无怨的境界。

(三)要像蜜蜂采花,不损花的色和香,只汲取花中之味之后就离去一样,进入仁者的村落之时也应如此。

(四)不要做观察他人作与不作的事,要经常反省确认自己是正还是不正。

(五)忍辱能够战胜愤怒,善能够战胜不善,胜者要能好施,至诚就能战胜欺骗。

上述语句充满了佛陀仁慈博爱的精神。佛教之所以能在这个世界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这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能体现该精神的要属著名的长寿王的故事。父母被杀,国家也被夺走了的长寿太子长大后,在有机会可以杀死自己的仇人的情况下,选择听从父亲的遗训,放了篡位国王一条生路。国王被长寿太子这一行为感动,让长寿太子重新得到了父母曾经统治过的国家。并且两国还结为盟国,互相永不侵犯。长寿王的故事在南北两传的《律中经》中都有记载。不仅如此,《中阿含经》和《长寿王经》中也有记载。可见人们对长寿王的品行是非常敬重的。

下面再对《法句经》中关于劝人为善的几个小节做一番介绍:

(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二)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三)如可意华,色好无香,吾语如是,不行无得。如可意华,色美且香,吾语有行,必得其福。

(四)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

由四百二十二章组成的《法句经》记录的都是我们应该谨记的金句。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越《法句经》中的金句之美。《法句经》中还有下面这样的句子

(一)花的香味不会逆风传播,德人之香则会传遍天下。

(二)父母健在是一件快乐的事,天下有道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诬陷他人,并不会对他人造成任何伤害,反倒是自己会受到这一愚蠢行为的影响。就像逆风扬起的灰尘,吹不到别人身上,反而全部吹回自己身上一样。

(四)所谓有道,并不是指拯救一个生命,而是要普济天下苍生,无害于万物。

在该德训的章节里,还有一个必须提及的,那就是戒律。戒以五戒、八戒和十戒为主,还有名为“具足戒”的两百五十戒、四百八十戒等。这些戒律不仅是关于现世的,还有关于要得到解脱必须要用到的工具方面的内容。简而言之,这些戒律虽然不能等同于世间的道义,但遵守这些戒律就能够收摄身口意三业,让自己获得清净。

下面就列举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五戒:针对在家的佛教信徒,即优婆塞[11]提出的戒律。当然,出家的弟子也要严守。这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和不饮酒。摩奴法典》中的五种重罪就是采用了触犯佛教五戒中的这些罪。

(二)八戒:又称八关斋,或八斋戒。是针对非常虔诚的俗家弟子提出的戒律。在五戒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戒非时食、戒着香粉华鬘和戒坐卧高大广床。

(三)十戒:出家的弟子必须遵守的戒律。在八戒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戒歌舞观剧和戒受纳金银。

关于戒律就说到这里,下面再对著名的《六方礼经》做一番介绍。《六方礼经》对佛教的俗家弟子必须遵守的本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说明。研究《六方礼经》,不仅能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能证明其中记载的戒律对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适用的。这里说的《六方礼经》是向不明所以地膜拜六方的俗家弟子解说膜拜六方的意义的经书。即膜拜东西南北时,要将双亲和孩子、师父和徒弟、夫妇、亲族间应尽的本分全部都念诵一遍;膜拜上下方时,要将檀越、沙门间作为主仆应尽的本分缺一不可地全部想一遍。《六方礼经》在南北两传中都保存了下来,在北传的各阿含经中都能看到。诵读《六方礼经》时,当时纯朴的社会仿佛出现在眼前,我们得以聆听三千年前说教中关于德训的内容。得到这一结果,不禁让人感到意外。因为笔者还有另一本书是专门讲述佛陀圣训内容的,所以这里不再做进一步深入的讲解。

五、三 藏

释迦牟尼圆寂那年,佛教经律有了第一次结集[12]。在诵读了经律长达两百余年后,佛教经律有了第三次结集。这次结集才首次对经律论的三藏进行了整理。三藏又分为南传和北传两种。北传的汉译工作是在东汉时期才开始的,经历了唐宋。汉译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南传三藏,还包含了长篇巨作大乘三藏。北传三藏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后世的发展的佛教。下面先介绍一下南传三藏的名称。

这些内容是在佛教经律第三次结集后,由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传到锡兰的。一百五十多年后被人用巴利语手抄记录保存了下来。

经 藏

(一)《长阿含经》,由三十四小经组成。

(二)《中阿含经》,由一百五十二小经组成。

(三)《杂阿含经》。

(四)《增一阿含经》[13]

(五)《小阿含经》,由十五种组成。北传三藏没有这部分经文,或者说比较新的集录中没有这部分经文。这十五种的名称如下所示:

第一,《小经》,由短篇组成。

第二,《法句经》,关于德训的集录。

第三,《自说经》,包含无问自说的八十二小经。

第四,《本事经》,由一百一十章组成。

第五,《尼波多经》,由七十个论题组成。

第六,《毗摩那》,与天界有关的内容。

第七,《卑多》,与饿鬼有关的内容。(www.xing528.com)

第八,《长老偈》,收集的关于长老的颂。

第九,《长老尼偈》,收集的关于僧尼的颂。

第十,《本生经》,由五百五十经组成。

第十一,《尼弟娑》,舍利弗解释尼波多经的内容。

第十二,《波致参毗陀》,说明罗汉智慧的内容。

第十三,《譬喻经》,关于诸罗汉的因缘。

第十四,《佛种姓经》,二十四佛以及佛陀的传记。

第十五,《若用藏》,叙述本生中的佛陀的十德成就。

律 藏

(一)《毗崩伽》,《解脱戒本》和其注释的合订本。所谓戒本是指每个月的新月和满月这两天要诵读的经文。如果犯了其中的戒律,就要当众忏悔,才能消除罪孽。

(二)《犍度》,分为大集和小集两种。

(三)《巴利婆罗》,附录,后世简称为“律”,在摩哂陀带回来的经文中已经包含这一部分。

以上三者并没有单独成册,全部包含在律藏中。

论 藏

(一)《法集论》,关于世界的研究。

(二)《分别论》,由十八部组成的论文集。

(三)《论集》,包含一千个论题。

(四)《身性论》,关于人性的研究。

(五)《界论》,关于元素的研究。

(六)《双心论》,关于矛盾或辩论的研究。

(七)《生起论》,关于万物起源的研究。

以上列举了南传三藏所有的经书的名称。北传汉译的三藏,一般被称为“大藏经”,其中包含经书的名称如下:

首先可以将大藏经粗略地分为经藏、律藏、论藏、杂藏和秘密藏。经藏、律藏和论藏又可以各自细分为大小二乘,大乘经一般又可以再细分为《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部经书。其中也有翻译成巴利语的,但大部分都被翻译成中文。

经 藏

第一,大乘经

(一)《华严部》,二十八部、二百三十三卷。

(二)《方等部》,三百六十三部、一千一百三十三卷。

(三)《般若部》,二十九部、七百四十七卷。

(四)《法华部》,十四部、五十七卷。

(五)《涅槃部》,十六部、一百二十一卷。

第二,小乘经

以长、中、杂、增一这四阿含经为主,加上其他各小经,合计三百二十一部、七百七十八卷。

律 藏

《大乘律》,三十部、四十九卷。

《小乘律》,七十一部、四百九十六卷。

论 藏

《大乘论》,九十二部、四百零二卷。

《释经论》,二十五部、一百八十卷。

《论释》,十一部、七十七卷。

《小乘论》,四十六部、七百二十二卷。

杂 藏

《法句经》《佛所行赞》《那先比丘经》《付法藏传》等:六十二部、一百六十五卷。

秘密藏

各所相传:前后总计五百七十部、九百三十一卷。

以上是以缩印版藏经中收录的内容作为计算的基础。实际数量可能比这里罗列的还要多。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经书的部数和卷数。上述经书中有很多是重译本。所以在计算数量时,将同一本经书的不同译本当作一部来计算的话,上述经书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譬如,小乘经一共有三百二十一部,如果扣除四含经中重译本的话,小乘经最终的数量会减少一百五十部左右。

比较南北两传中的三藏会发现,南传经藏中的四阿含与北传三藏中的内容一致。其中小阿含经中的部分内容也存在于北传杂藏中,但其余大部分内容在北传三藏中都没有。南传的律藏和北传的四分、五分两律类似。南传论藏和北传的小乘论中的六足论类似,但还没有人对此做出具体的比较研究。由此可见,南传三藏的内容只是北传大藏中的极少一部分内容。因为两传的圣典具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另外,在比较两传圣典哪一方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时,会进一步引起大乘佛说非佛说这样的争议。结果是必须对两传圣典进行重新鉴定,判断到底哪一些经文的内容才是真正出自佛陀之口。尽管如此,只要南北两传中各自存在具有特殊传承的圣典,从事佛教研究时,从南北两传流传路径的不同造成经书数量上的差异这点来考察,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切入点。一条路径是从巴利语写的南传圣典翻译过来的,另外一条路径是从汉文写的北传圣典翻译过来的[14]。在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南北的意思。南北在这里只是表示地理位置的区别,绝对没有表示大小二乘的意思。以往只要一提到南方佛教,就会立刻和小乘联系在一起;只要一提到北方佛教,就会立刻让人联想到大乘。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正如上述所示,北传佛典中也包含几乎所有的小乘佛典的内容,所以“北传佛典就是大乘佛典”的说法是不可取的。只是北传佛典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属于后世发展的佛教,南传佛典则相对来说更接近原始佛教而已。在研究上述两种路径流传下来的佛典时,南方佛教方面,西方人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几乎已经将所有的经书都研究遍了;北方佛教方面,因为研究的难度很大,所以大部分内容还没有被人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对北方佛典的调查研究上。此外,南传佛典在哲理方面极其匮乏,但有非常高的史实研究价值;与此相反,北传佛典极富哲理,却缺乏史实方面的参考价值。所以,对南北两传佛典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当然这需要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全世界学者的共同努力。

在结束这个章节前,还需要对大小两乘的关系做番说明。需要说明的事项有三点。第一,大小两乘记录的都是从佛陀的金口中说出的话。第二,记录佛说内容的先是小乘佛典,几百年后才逐渐分化出了大乘佛典。第三,佛说并没有大小之分,只是经过几个世纪的混沌状况,逐渐产生了大小的区别。第一点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说法,现在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第二点和第三点看起来很类似,其实差别很大。问题的关键最终归结于到底是将阿含经当作小乘佛典,还是不应该有大小两乘的区别这一问题上。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轻视阿含经,有将阿含经当作是小乘经的习惯,但这样做会产生将哲理和宗教混为一谈的弊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大小两乘佛典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换言之,不应该用大小两乘来衡量阿含经。总之,在理论方面,大小两乘的区别是其在哲学上的差异造成的;在实践方面,即从宗教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大小两乘其实没有多大差别,更不值得人们为此争论不休。

【注释】

[1]即转轮王。—译者注

[2]即佛教。—译者注

[3]释迦国的君王,释迦牟尼的亲生父亲,迦毗罗卫城的城主。—译者注

[4]拘利城的城主。—译者注

[5]西方学者奥利佛持此观点。—译者注

[6]佛陀的弟子之一。佛陀游化摩揭陀时,曾借宿于优楼频螺迦叶家中并显示种种神通,迦叶因此成为佛陀弟子。—译者注

[7]富永仲基氏(1715—1746),日本江户时代的思想家,著名的宗教批评家。—译者注

[8]从“无明”追寻到“老死”称为“顺观”;从“老死”追寻到“无明”称为“逆观”。—译者注

[9]这也是佛陀极力想要打破的空见。—原注

[10]指《佛说诸德福田经》。—译者注

[11]在家信佛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称作“优婆塞”。—译者注

[12]佛教早期没有书面经典,僧众以口头传诵的方式传承佛法。“结集”指僧人们进行集会,将口头传诵的佛法编纂为书面经典的活动。—译者注

[13]《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所含小经数量太多,无法统计总数。—原注

[14]通常中文原本都会被保存下来。—原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