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栋良探讨课改的优化路径

李栋良探讨课改的优化路径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宝鸡课改由学习实践到研讨完善,再到创特色本土化,校长由担心、放心、信心,再到创新。课改应有时间表、路线图。没有质量的课改没有生命力,靠加重师生课业负担的课改同样没有生命力,找准导学案、作业、教辅的平衡点,树立管理自信,教学自信。

李栋良探讨课改的优化路径

宝鸡市“高效课堂”课改目前的运动特点:一是加速运动:主流学校能够积极反思,克服困难,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不断创新,积累正能量,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充分,动力大于阻力,穿自己鞋走自己的路。二是匀速运动:依据常规运作,凭借外力推进,只临帖未破帖,没有创新,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三是减速运动:为数很少的学校问题积聚,对产生的问题和困难不去思考,不去积极应对,不去认真学习先进经验,阻力大于成果。当然,课改有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问题,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我们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主动适应,正确把脉,开出药方,药到“病除”,力促课改向纵深发展。

宝鸡课改由学习实践到研讨完善,再到创特色本土化,校长由担心、放心、信心,再到创新。教师由“要我改”到“我要改”,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全市模式、学校模式、学科模式最终形成具有个人教学风格的模式,倒逼学校课改。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导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习主人。家长由反对到支持,家长看到孩子变化,课堂上想说、能说、会说,提高了学习能力,在家庭中学会感恩,在社会上有责任心,敢于担当。

课改改变了教师地位,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课改改变了教材地位,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教材的处理要情境化、生活化、问题化、操作化、结构化,最终开发成校本课程。课改改变了课堂地位,形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学习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智育拓展到德育,实现了教学、教育文化的转变。课改改变了学校地位,校际交流更加广泛,成就了学校,提高了学校竞争力和知名度。

校长,应不断提升思想引领,顶层设计,创新发展的能力。一是技术提炼,正确把脉。课改应有时间表、路线图。对于普遍性问题解决靠制度,反复性问题解决找规律。改深靠习惯,改高靠理念。二是抓好备课组、班级两个教育教学基本单位建设。备课组是教师发展、教学任务、教科研工作的落脚点,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的主要场所。班级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优秀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使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是发挥评价正能量作用。评价是指挥棒和风向标,评价对课改起着推动作用,评价不断地要“喜新厌旧”。四是减负增效。没有质量的课改没有生命力,靠加重师生课业负担的课改同样没有生命力,找准导学案(或一案三单)、作业、教辅的平衡点,树立管理自信,教学自信。五是搭建平台。学习平台,展示交流平台,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平台。使问题发现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在教学实践中,为教学实践服务。六是落实校本研修,课改深化,教师优化。走出去校际交流,请进来专家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发挥校内“土专家”带动作用。课改的深化倒逼着学校下功夫培训教师,在软实力上下硬功夫,逼着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www.xing528.com)

教师,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一是克服依赖思想,我的课堂我做主,我和课改共成长。课改进入创特色本土化阶段,关键是“创”,要求我们不但要输血,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经验,更重要的是增强造血功能,提高专业化水平,把先进的课改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生产力,不然课改会故步自封。要找准依赖思想的根源,克服依赖思想靠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培训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二是开放的心态,时刻保持空瓶心态。敞开心扉,互相学习,向书本学、同伴学、学生学、实践学。三是反思发展,反思的过程是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偶尔反思的教师是教书匠,经常反思的教师是研究型教师,坚持对某一问题反复思考、有见解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实现教学、教育、文化的转变。四是挖掘教材,教师要依据课标,利用各种资源,再造和优化课程内容。课程不是一种静态文本的独立存在,不能忽视教师、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漠视课程丰富的过程价值。知识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但课程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关系和过程的存在。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因此,应从学生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精神解放的角度来讨论课程。

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习惯。学生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生需要教师尊重,每个学生都有潜能,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一是培养习惯。蔡元培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提出有效问题,积极展示,主动反思,参与高效课堂的习惯,学习过程不可替代。教师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看到自身努力之后的回报,并转化为持续学习的动力。二是参与管理。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让学生参与导学案编制,课堂问题生成,小组文化建设,听课、评课教研活动,注重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抓好食堂、宿舍管理。三是全面育人。教育即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序列化活动。学生都很聪明,但聪明在不同地方,让各类学生张扬个性,施展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