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备课策略及课堂教学语言

小学语文备课策略及课堂教学语言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是“研读”学生、自己和教学条件。针对教学内容和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清晰、由易到难的教学环节来达成目标。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提前应对。生成性资源尽管对教师把握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甚至有时是不可预测的,但教师备课前可以进行细致分析,将每一个环节中学生可能生成的情况做出多种预测,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所以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备课策略及课堂教学语言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写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就必须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

(一)“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

研读就是要知根知底。“备课备什么?”这是必须要知道的问题。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研读”与备课内容相关的一切资料。

细分一下,“研读”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备课前要吃透了课程标准要求,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作为一名老师,如果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基本理念都不清楚,就无法写出一份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实际的教案。二是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一定要弄清楚,免得走“重复路”“半段路”或“走过头”。三是要极为细致、认真地品读和读透教学内容的每个细节。四是“研读”学生、自己和教学条件。对学生教师应该熟悉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其他各种条件,对自己教学这个内容的能力和水平要有一个自我认识,当然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自己能够创设的教学条件也要了如指掌。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除了发挥自己的力量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依靠集体的力量来“研读”,但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的“研读”效果,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比较恰当地确定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方向。

(二)“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

“博学”就能做到厚积薄发,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甚至顿生灵感。因为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广泛学习,不断积累,关键时刻才能一点一点发挥出来。我觉得备课前教师博学的途径很多,如:广泛阅读、听课取经、研究教案、专家指导等。

广泛阅读,这是教师丰富内涵的必然途径。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怎么问也问不倒,那学生就会由衷敬佩,学习动力也就会倍增,所以阅读学习是教师备课前的必修课。

听课取经、研究教案,这是教师备好一堂课的捷径。有机会多听课,特别是公开课,教师可以学到教学设计等很多好的教学基本功;同样研究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大量现成的教案也可以了解自己所需的教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所以这两种途径都能迅速帮助教师拓展备课的思路,提升备课水平。

专家指导,这是一种机会难得、提升自我最快的途径。得到专家点拨,有时就会茅塞顿开,所以教师要积极把握和创造机会向尽可能多的教学专家请教。一方面可以向学校“请进来”的专家请教;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要广交教学好友,特别是要利用现代通信条件(如网络)和教学专家建立交流联系途径,这样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请教。

(三)“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

“细致”即是教学设计要考虑周密。备课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如何针对教学对象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应该实现什么目标,怎样实现教学目标,可能会出现什么意外,怎样调控教学进展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课前备课中都应该有方案设计和预见。如果考虑越周密,课堂教学实效就可能更好。

1.环节扎实,方法新颖。针对教学内容和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清晰、由易到难的教学环节来达成目标。一般来讲,课堂教学环节主要有:导入、教学、巩固、拓展等四个环节。

“导入”要突出一个“新”字,要用新颖的方法(例如情境法、猜谜法、故事法、实验法、悬念法等)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渐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师生的重点互动活动。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通过读、思、画、议、算、做等方法主动学习,锻炼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意识,多一些尊重和宽容,鼓励学生多实践多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同时也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巩固”环节的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再锻炼,但不能简单地重复。

“拓展”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各课教学中许多内容仅仅依靠课堂是完不成的,还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所以“拓展”实际就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活动,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

总之,教学设计要遵循“六个性”,即活动性、科学性、系统性、启发性、教育性和有效性。

2.关注生成,提前应对。各课教学中,面对鲜活的具有主动探究能力的学生,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种新问题,这些可以统称为生成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等特点,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中即时产生的。对生成性资源的发现和处理反映了教师备课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突出体现。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提前应对。

首先,备课时教师要充分预设。生成性资源尽管对教师把握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甚至有时是不可预测的,但教师备课前可以进行细致分析,将每一个环节中学生可能生成的情况做出多种预测,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做,可以使教师有备无患,真正做到应对自如。

其次,经常与学生沟通,变被动准备为主动准备。学生在课堂中可能生成的资源,由于师生思维之间的差异,光靠教师独自思考,预设时不一定能够全部考虑周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遇到问题应该主动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思考动向,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

最后,及时总结应对生成性活动的经验。每一堂课上总有很多生成性的资源,教师在不断应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一些方法,例如因势利导法、留有悬念法等。这些好的方法,教师要在平时认真总结,通过课后反思,归纳梳理,形成新的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当然,课堂上一切都有可能发生,生成性资源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到的,很多结果是由课堂的推进状态以及教师的处理方式决定的。但是教师如果能进行充分准备,并且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那么学生生成的思维火花就会被点燃,成为师生创新的火花,成为课堂上精彩的瞬间。

3.语言锤炼,简洁优美。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所以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科学学科的特征,我觉得科学课的教学语言应该锤炼得简洁优美,具体有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语言要生动形象,学生喜欢听;二是语言要简洁精炼,学生容易听;三是语言要富含知识,学生有收获;四是语言要科学规范,学生能模仿;五是语言要激情激思,学生受启发。

课堂中,教学语言做到了高度概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体系,才能明白教师引领要求,并进行科学有效地探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四)“创新”是备课的亮点

一堂效果显著,能够吸引学生的好课,必然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而成就这种好课的前提应该是备课中有创新。我认为科学备课中最需要创新的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内容选择上有创新。教材在编写时会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并且选择各种地方的教学素材,正因为这样,对于同一个地方,教材中的素材不一定全部适合本地区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创造性地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材料。

2.教学技术使用上有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如实验、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巧妙地把各种看不见、想不出的知识呈现出来,使学生看得清、听得见、想得出、说得好,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教学技术创新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平时充分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的功能,并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性使用,熟练了才能有创新使用的灵感迸发出来。

3.教学方法运用上有创新。教学中,如果我们总是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教所有的内容,不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那受教育的学生自然就会感到索然无味,所以教师备课中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变性和多样性。要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心中的“教学方法库”。教师要像作家创作一样需要一点“灵感”,需要充分联想、归纳,形成能让学生喜爱的创意独到的教学设计。

4.教学能力应变上有创新。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会发生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学生不小心手弄破了,或者东西掉在地上发出响亮的声音了,或者外面飞进了小动物等情况。当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时,教师如果反应敏捷,巧妙处理,非但不会影响教学实效,反过来可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应对问题时,要有自己独到的应变能力,特别对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的突发事件(如东西掉地上)时,更要不断变换处理方法。应变能力的创新在于教师对课堂把握的熟练程度,也在于教师平时的经验积累,还在于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

(五)“传承”是备课的价值延伸

每一次备课都是教师的一种创新劳动,凝聚了教师很多心血。特别是公开课的准备,教师更是尽了一切力量,费了很大精力。因此,一套备好的课其实就是教师的一份财富,不应该随意丢弃,而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如何传承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呢?

1.坚持撰写教学反思。无论怎样的教学设计都可以总结出得失经验。当我们再次上到这个教学内容时,这些经验就能帮助我们扬长避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实效。所以,在每次教学之后教师要进行积极深刻地反思,并将反思加在备好的课的后面。写教学反思可以将课堂上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悟、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典型问题等内容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还要记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想法。

2.鼓励反复使用教案。优秀的教学设计要传承好,发挥其更大价值,教师应该反复使用。这样既可以减少教师忙于案头的一些重复劳动,还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并结合反思内容进行修改,使教案不断精益求精。反复使用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和同行交流,让他人在使用中指出改进的地方。

3.积极使用电子教案。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使用,大大方便了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备课中,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可以将原来的手写教案,改变为电子教案。优秀的教学设计由于修改、携带和保存都很方便,所以这种改变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传承好教案,真正发挥教案的重复使用的功能。

(六)“改革”是备课的不竭动力

研究发达地区教师备课的经验,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对我们的备课工作适时进行改革,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算式:“3+x”。“3”就是三级备课,“x”就是多种形式的教案。

所谓的“三级备课制”是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自我完善备课”的一种备课模式。

第一级备课——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是指个人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后所采取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备课方式。

1.个人备课主要包括“六备”:

(1)备“课程标准”。新课程中,不管你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我们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各科的“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其本质特征,才能深刻理解编者意图,借用教材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读懂“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旧有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联系、区别及其主要突破;了解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对教师所教学段有哪些具体的目标要求,作为教师一定要心里有数,只有以此为依据才能确定所教年级的总目标及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把握好“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在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面的不同要求,进而使教学设计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整体要求。

(2)备教材。备教材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要“读厚”教材;第二步是“读进”教材,沉浸到文本中去;第三步是“读出”教材,读出自己的见地。所谓“读厚”教材,首先是通读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特点和教材编写的意图。教师只有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研究教材、处理教材。如果备课中教师无视教材编排的体例,不能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对教材缺乏整体把握,只是就文本讲文本,甚至只是照搬教参或备课手册,必然不能用好教材,甚至会把教材肢解得支离破碎,无益于学生专题意识的形成。大量搜集和查阅与教材相关的资料。我们常说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教师在备课中进行大量的阅读查证,上下求索,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只有认真阅读和搜集与文本相关的背景材料,如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等。才能真正做到知人论世,正确解读文本。所以,教一册教材,学一篇课文,教师无论如何都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要善于交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千万不能一辈子只读“两本书”(教材和教参)。教师不能读厚教材的语文课堂,一定是流于浅薄没有厚度的语文课堂,也一定是缺乏生气效益不高的语文课堂。所以,“读厚”教材很重要,于漪老师曾在其著述中就多次强调备课中大量收集资料对于上好课的重要性。所谓“读进”教材,第一层意思就是教师自身要努力沉浸到文本中去,对文本要倾注自己的感情,敢于表达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常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要教好课文,教师自身的情感首先必须沉浸到文本中去。我们的阅读课上,老师经常要求学生读书要读出感情,那么教师是不是也想一想自己是否在用心去教课文呢?上课其实和写文章是一样的,最好的课堂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教师发自肺腑,从心中自然流出来的。第二层意思,就是教师要努力透过文字读出文本背后的内容。“读进”教材最好的做法就是,拿到一篇课文,先什么资料也不看,自己仔细读上三遍(包括书下的注解和文后思考练习),然后思考四个问题:一是文本应该写什么?二是文本究竟写了什么?三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什么?四是作者是怎样写的?等到这四个问题思考有了大致的答案,这时再去查阅各种资料,看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是否与作者和编者产生了共鸣,自己的解读与编者专家的解读有多大的差异,怎样的解读才最符合作者的本意,最适合学生接受,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只有真正“读进”教材,教师才能找到解读文本的入口,才能抓住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本人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课堂上师生对于一些很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却难以深入讨论,或蜻蜓点水,或浮光掠影,或似是而非。究其原因恐怕都与教师自身没能够“读进”教材,没有沉浸到文本中去有关。如果一个教师自己都不能读进教材,读懂教材,而以己之昏昏,欲使学生之昭昭,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所谓“读出”教材,同样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教材出发,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读出”教材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在前面“读厚”教材、“读进”教材、“读透”教材的基础上,解读一篇文章,应该有教师自己的见解。譬如说参照了编者、专家、名师的解读,教师必须做出自己的判断,究竟怎样的解读才是最恰当、最适合学生,怎样解读更富有创新。做出这种判断与选择都与教师的阅读经验和教学智慧有关。所以说,读出教材,最终表现出的就是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能力。就好像是庖丁解牛,是教师长期阅读经验和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而且这种经验和智慧已经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使阅读教学有了教师自己的东西,长期积淀,就会变成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

(3)备学生。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备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新课程中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因此备课要在传统的关注学生“学什么”的基础上去关注学生“怎么学”,即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确定如何帮助他们去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确定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并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采取措施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4)备学法。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是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紧密联系着的。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便会转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定教”,因而教师要结合教材定学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去运用。老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是由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引导性的语言,过程性的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和生成学习方式、选择学习方式。因此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便显得尤为重要。

(5)备教法。新课程的研制吸收了建构性学习理论,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将传统的程序式课堂教学转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建构式课堂教学,是在充分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备课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备问题情境。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中能够展开讨论。要不断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创设使学生不断探索研究和发现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思维被激活,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使学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

②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新课程认为知识大体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提供的知识,二是教师个人的知识,三是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知识。所以强调教学应是一种对话,教师应定位于电视节目中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主持人与观众的对话,观众与来宾的对话,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对话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并且这种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所以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首先通过积极的思维形成一个计划,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确立一种方向感和自信心,其次要提前预设问题,一旦学生出现“跑题”或“调侃”后由传统的断然否定向积极引导转变的紧急预案。再次,要做必要的教学用具或材料准备,以便通过翔实的资料佐证自己苍白的语言所无法弥补的知识缺陷。

③备学习的反馈与控制。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目标应是显性的,或是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因此要不断通过目标的检测去调整教学从而达到调控的目的,进而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新课程的教学反馈活动中,教师更多地要考虑如何通过及时的、积极的评价去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通过真诚的、真实的评价去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扭转学生的思维偏转;如何通过阶梯式的训练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最近发展区”,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检测过程性目标及体验性目标,通过合理的反馈与调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发展并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④备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新课程强调知识的整合,因而更强调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还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弥补教师本人知识信息及其表述的不足。根据知识特点合理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其协同互补、相得益彰,不失为增强教师教学魅力的好办法。

(6)备教学分析反思。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只重视教师的课前备课,而忽视课后备课。新课程强调对备课、上课的研究,通过反思总结,提炼、升华成功经验,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以教学分析反思为主要特征,教师在上完课后,要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突出备课的研究性,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

2.教师自我备课“四步曲”:

(1)走进教材。

①把握教材。教师先要读懂本义,也就是读懂作者的意思,作者在文本中所要传达的意思,所要表述的情感。然后要读懂“引申义”,也就是读懂编者的意思,编者把这项内容安排在这里的意图,应达成怎样的目标,在整册书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与前后的教材有什么联系。在此基础上再读出“新意”,教师不是“二传手”,把文本上的内容传给学生。教师是一个创造者,对教材的内化,不是被动的认同,而是主动地再造。把握教材时要融入教者独特的理解。

②活化教材。各学科教师要有学科的眼睛,不囿于教材,不偏离教材。不做教材的奴隶,要活化教材。一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分解与重组。难点太集中,合理分解;内容或训练点相似,合理重组。二是对教材进行拓展与扩容。“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要让课堂内容丰富起来,要让学生的收益丰厚起来,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进行扩容。三是对教材进行预设与创造。教材中的有效资源高效能使用,对生活中或其他书籍中的一些资源进行创造性地处理,使之成为教材。

(2)走进学生。

①了解学习基础。教师在备课前应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以搭建学生学习的新平台。

②摸清发展区域。一要摸一摸学生的生活,懂得孩子的生活中有什么。二要摸一摸学生的心灵,知道学生的心灵中想什么、要什么。三要摸一摸学生的活动,懂得学生的行为方式。这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③寻找学习路径。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是按照怎样的路径最有效?这是教师应着力思考的。以什么问题切入最能激发兴趣,以什么板块组织教学最流畅、最有效。我们要求教师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设计教学方案。

(3)优化过程。

①教学目标合理。写教案时首先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确定目标应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使之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这应是这节课的“统帅”。因为你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紧紧围绕目标展开,你的教学效果应用目标去检测。

②课前准备充分。只有在备课时就想到要准备的图片,要准备的教具,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除此之外,课前,教师还应在心态上准备,情绪上准备。这也是备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③预设精心。依据目标,根据学情精心预设,预设教学思路,预设教学板块,预设重难点如何突破,而且方案是多种的。预设充分,生成才能缤纷。相信:课堂上“预约的精彩”和“不曾预约的精彩”会一起闪亮登场!

④练习精巧。这是备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写教案时,教师设计出题型多样且又有针对性的作业,一定能达到巧妙巩固的作用。教师可针对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进行作业设计,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可根据训练点进行设计,有基础题,有能力题;有记忆类的题目,有阅读类的题目,有表达类的题目,有思维训练类的题目,还有分层作业。

⑤课后反思有效。老师上完课,应及时写下自己的反思,这也是备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反思应有效,对课堂中精彩片段可以反思,对课堂的失误可以反思;对自己的设计可以反思,对学生的活动与发言可以反思。写课后反思,是为了启示自己今后的教学。

(4)凸显自我。

备课时,不仅要备出学生的特点,要备出学科的特点,备出教材的价值追求,还要备出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对教材独特的眼光,体现自己对教材独到的设计,展示教师的自我风格。

第二级备课——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指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学科同年级的老师集中备课,进而实行资源共享。这样,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吸取精华,弃其糟粕,达到最丰富、最精华的资源汇集,最后形成统一共识。集体备课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设计一节课。集体备课能弥补个人能力的缺陷,还能避免个人备课时可能出现的失误。能让教师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提高水平,充分发挥群体优势。

集体备课分以下几步走:

①确定集体备课的内容,本年级组中一人主备。

②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前,抽时间浏览主备教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做一些调整,注上个人见解,对主备教案作教前个人设想调整。

③在集体备课集中活动时,在主备人主讲后,辅备教师根据主讲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讨论交流对主备教案的调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形成自己的教案。(www.xing528.com)

④抽签上课。在年级组中进行抽签,由一名老师上研讨课。课后,进行评课、反思。

⑤再次修改教案,其他老师上课。

总之,备课要做到在简约中求丰富,在灵活中求实效,在完备中求个性,在独创中求合作。

第三级备课——个人自我完善备课。

个人自我完善备课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共识并结合自己所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做到有针对性,达到因生施教的目的。

x教案。所谓的x教案是指在完成三级备课的基础上,经过名师的提炼形成教案模板,实施多种形式的教案:青年教师依据模板备写教案;中年教师修改使用模板教案;对同一教材使用两轮以上的优秀教师实施零教案。这样做达到了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实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目标。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备课要求做到实效、创新、合作。备课既要做加法,更要做减法。要改变划一的备课要求,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度,为教师留下自由发挥、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空间;给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改革、创新。从根本上做到有效备课,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这种用整个生命备课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

有效备课,让读说助力学生思维提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

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诗词,揭示诗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诗的世界。你们知道哪些写景的诗呢?比比哪一组积累得多。

2.中国幅员辽阔、山美水美,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今天我们就跟随大诗人苏轼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

(设计意图:美丽的自然风光,优美的诗词佳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祖国河山产生赞美之情,增强了对西湖之美欣赏的期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理解诗题,了解诗人

1.指导读题,读好停顿,理解诗题。(板书:晴、雨)

2.我们一起来了解苏轼。(出示关键词:东坡居士、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设计意图:“题好一半文”,写作如此,教学亦如此。通过解题、解诗人的巧妙结合,奠定情感基础,增加阅读期待。)

三、学习字词,明晰节奏

1.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播放古诗录音,出示活动要求:

(1)大声朗读古诗,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

(2)同桌互读,尽量读出诗的节奏。

2.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1)指名读,随机指导。

(2)“小老师”教读。

(3)打拍子齐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以读促悟,如范读、同桌互读、打拍子读、引读,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朗读中感受到诗的意蕴。诗之美,美在语言,美在音律,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韵律美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

四、品读诗句,赏析诗景

1.读得真好!你们能读出画面感吗?(出示活动要求)

(1)自读诗句,结合注释,想想: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诗人又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2)同桌互读,试着读出诗的画面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注释或学过的方法自主品味诗句,即使学习本诗有法可循,化难为易,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和诗人热爱西湖的情感。

预设:赏“西湖之晴”。

(1)“潋滟”两字我们一看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这是怎样的水呢?(波光闪动)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等)(指导读好“潋滟”)

(2)在这样明媚的晴天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

欣赏西湖美景图片。这一缕缕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处,难怪苏轼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指导读出画面美)

(3)(板书:方好。出示“方”的解释。)这里应该选择哪个呢?多一分嫌浓,少一分嫌淡,抓住“方”,再读这一句。

(4)这么美的西湖,诗人只用了一个字进行概括,把它找出来。(板书:好)抓住“好”齐读这一句。

预设:赏“西湖之雨”

(1)雨中的西湖又给你带来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

(2)看图:指导由近及远观察。近处的亭台楼阁、依依垂柳还依稀可见,而远处的呢?诗中用哪个词来形容这番景象?(山色空蒙)

(3)出示著名作家于敏的一段描写西湖的文字,自由读,说说感受。

这雨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难怪诗人又一次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指导读出画面美)

(4)诗人用哪个字高度赞美了雨中的西湖呢?(板书:奇)(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两处想象说话,由想象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诗句意境,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插上想象之翅,西湖晴雨之美鲜活灵动起来。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即理解力。主要通过读出韵律美、画面美两个层次来指导阅读。在一步步的朗读指导过程中,诗词中的韵味、美景便自然而然地流淌于学生的心间。)

3.晴雨两重天,西湖两样美!诗人到底爱的是哪种美呢?(都爱)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亦)一起来赞赞晴雨之美吧。

(师激情引读,情感升华。)西湖美,美得让人心旷神怡。西湖美,美得让人如痴如醉。

(设计意图:诗歌语言简练、意境生动,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感受、理解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揣摩,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生成。表达能力的高低,其本质就是语言思维力的高低。在言语实践中,学会理解和表达,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古诗词教学应能巧妙地选好文本切入点,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4.赏“西子西湖”。

(1)这么美的西湖,你们想把她比作什么呢?

(2)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西湖?从哪里知道的?(板书:西子)

(3)诗人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播放微课,找原因。)

齐读诗句。

(设计意图:“西施”是诗中意象,苏轼借西施比喻西湖。此处借微课,重墨渲染西施之美,让学生感西施之美,悟西湖之美,更感受到文字之传神。)

五、诵读诗句,感悟诗情

1.一天之中经历西湖晴雨两重天,苏轼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带上这样的好心情,配上美妙的音乐,我们把整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2.想把这么美的西湖印在脑海中吗?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音乐是流动的画,《出水莲》柔婉的曲调非常接近诗句意境,在音乐的伴奏之下,学生们更能入情入境地感受到带情感的画面。)

六、推荐诗篇,注重积累

赞美西湖的古诗还有很多,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同学们课后去进一步理解这首诗,比一比,它与我们今天所学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有什么异同,你会体会到西湖更多别样的美。

小结:走进诗的世界,你会有如在画中游之感。这堂课我们就欣赏到这里。

(设计意图:拓展另一首描写西湖的诗,能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借助课堂拓展延伸,大量阅读,让古诗教学洋溢鲜活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