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果转化与反思分享:提升效能的关键

成果转化与反思分享:提升效能的关键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训融合式”主题教研强调研训活动的课程化实施,将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提炼总结,转化为教师教育和师资培训的课程、资源,积累经验,为后续的教师培训工作服务。“研训融合式”主题教研模式倡导教师有行为改进的全过程反思,反思贯通于教研活动的始终。作为主题教研活动的收尾环节,主题教研规程的成果转化和反思分享体现为主题教研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对教师教材的解读与使用,以及对区域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助力和推动。

成果转化与反思分享:提升效能的关键

“研训融合式”主题教研强调研训活动的课程化实施,将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提炼总结,转化为教师教育和师资培训的课程、资源,积累经验,为后续的教师培训工作服务。此外,波斯纳(Posner)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认为:经验+反思=成长,即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不断反思已获得的教学经验。“研训融合式”主题教研模式倡导教师有行为改进的全过程反思,反思贯通于教研活动的始终。同时,在研训过程中注重成功案例的积累,把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尤其是向薄弱学校和教师的传递与示范。建立区校两级学科中心组,建设团队,发挥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作为主题教研活动的收尾环节,主题教研规程的成果转化和反思分享体现为主题教研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对教师教材的解读与使用,以及对区域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助力和推动。

(一)主题教研助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历史溯源看,我国的课程实施或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二是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三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教学实践层面,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仍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于课程标准的认识不清,导致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一致性的偏差。崔允漷教授曾指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具有三大特征,即:①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②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③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17]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像有些教师认为的“课程标准涉及的内容我就教,课程标准没有涉及的内容我就不教”。确切地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并在自己的专业权力范围内做出正确的课程决定。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利于他们把知识、能力、思想方法整合起来进行课程教学,加深对学科本质、学科思想的理解,也便于他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教学,并且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素养培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作为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为各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以语文课程为例,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即“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实际是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语文教育“唯工具论”的倾向,即视语文学习为交流、考试的工具。这就为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最高标准,让其可以健康发展。正如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所说:“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新课程标准为中学语文教学规定了最低限度的要求。如,在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中,就这样规定:“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这些具有普遍性的要求,有利于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明确如何才能守住底线,从而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但是,在课程标准的最高目标与最低目标之间,仍存在着相当大的空白区域,正是由于空白区域的存在,给一线教师造成了不少困惑。比如: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达到语文学科所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不致顾此失彼?如何让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材之外选择其他合适的材料,以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如何在语文基础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更好地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宝山区调动教师、教研员、高校专家等各方资源,搭建学习共同体平台,通过主题教研的方式,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解读、操练,解教师之实际困惑,帮助教师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

主题教研规程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富有共性的、源于教师困惑的问题为主题。其首要特征即是主题的针对性,教研活动的主题可以自上而下,源自全市全区的研究任务和要求;也可以自下而上,源自教师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无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强调要有鲜明的主题。主题是具有针对性的,针对需要、针对问题、针对教师的最近发展水平而确立的。在新课程、新课标背景下,如何使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落地,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不管是在学术研究层面,还是在教育实践层面,都是关注度颇高的热点话题。上海市宝山区针对该主题,多方协作,共话课程理论与实践,开展了区域实践探索,并取得优异成效。

(二)主题教研助力教师教材解读与使用

教材在课程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教材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如何解读和使用。而教师使用教材作为教师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教学不是直接的知识“传递—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丰富、多元的知识解读过程,教材知识只构成了静态的教学内容,一系列的教材解读和使用才构成了动态的教学过程,形成了鲜活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对教材的解读就没有真正的教学。(www.xing528.com)

教材与教师是课程改革中关系密切的伙伴。一方面,相较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材能够相对快速、灵敏地反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课程改革相对容易着手的环节;另一方面,任何课程改革新理念最终总要反映在教材中,这样才能与广大师生“零距离”接触,从而发挥改革实效。无论是当前广泛使用的统编教材,还是在“一纲多本”背景下编写的一系列教材,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教材,使教师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实质。但反映到教材中的课程理念是否能被教师内化成为自觉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关注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使用,融入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教材只有通过教师的解读和使用才能产生实际效用。[18]

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开始在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使用。并于2019年秋季开学,实现所有年级的全覆盖。而在普通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也于2019年秋季在上海、北京、山东等六省市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的推行使用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少困惑,如内容体量巨大与现实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精练化的教材语言使得授课深度增大、如何通过教师教学保证新教材理念得以落地等,给一线教师造成了颇大的压力与困扰。正是基于上述现实困境,上海市宝山区在主题教研规程设计的区域实践探索中,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围绕教师在教材解读与使用中的真实问题和困惑,邀请教研员、教育专家等共同探讨,在提高教师的教材解读水平和使用能力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三)主题教研助推区域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

自推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地方、学校得以分享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学校课程建设逐渐成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部分经济繁荣、教育发达的地区,正以超前的意识与创新精神,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领域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在师资水平、生源质量、校舍规模、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校际之间的课程建设水平并不均衡,加之单凭学校有限的个体力量,难以超越课程理念难更新、课程资源难协调、制度建设不配套的现实难题。而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掌握着辖区内的行政权力和教育资源,具有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导向与引领、统筹与共享、规范与扶助的职能优势。因此,区域推进作为一种理念和方式方法,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诉求,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继而成为学校教育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19]

主题教研作为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有力抓手,主要有两大路径:一是在主题教研活动中直接探讨学校课程建设,二是通过发展教师来推动学校课程建设。一方面,学校课程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也绝不是学校的个别行为,它是区域与学校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不仅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而且有利于解决教育一线实践者的现实困惑,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依托主题教研活动,确定区域学校建设相关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进一步凝聚区域整体意思,加强合作共享,以实现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整体推进。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三级课程体系下,尤其是在“教师即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参与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调动教师主体意思,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成为教育与课程改革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积极养成和不断提高课程建设与发展能力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所必须的。因此,依托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培养教师来实现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完善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区域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支持者,对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推进,将成为学校完善课程建设、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帮手。上海市宝山区近年来一直十分关注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整体推进,在区域层面通过主题教研方式,凝心聚力,发挥各方力量,力图为学校课程建设助力,带动了区域内学校课程的整体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