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雪门的创新性行为课程优化建议

张雪门的创新性行为课程优化建议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6岁的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行为”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二)“行为”课程的课程内容张雪门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适合儿童的发展。如果从教材的科目来看,张雪门先生认为,“行为”课程主要包括手工、美术、言语、常识、故事、音乐、游戏和算术。

张雪门的创新性行为课程优化建议

张雪门(189l—1973)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早在1917年他就在家乡宁波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担任了星荫幼儿园(现宁波市第一幼儿园)首任园长,他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成绩卓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主要在北京、天津等地从事幼儿教育活动,影响遍及我国北方各省。在当时的幼儿教育界,他和陈鹤琴被并称为“南陈北张”。

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针对当时幼儿园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提出幼儿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特别是经过自己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借鉴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说及其他理论,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幼儿园行为课程。张雪门写出了近200万字的著作,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宝库。在他的著作中,有关幼儿园课程方面的理论与思想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所创设的课程、幼儿教师培养方式等影响深远。

(一)“行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行为课程是以“行动”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儿童在行动中学习就是行为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张雪门认为,行动产生认识,行动发展认识,亦即“在劳力上劳心”。张雪门主张儿童通过具体的行动与周围环境直接接触,体脑并用,动作与思考相结合,独立地解决问题,并对客观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张雪门认为“生活就是教育”。3~6岁的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门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行为”课程完全来源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中开展,也从生活结束。张雪门的“行为”课程以“生活”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点,重视幼儿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幼儿教育生活化,要幼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使“生活世界”成为幼儿园课程源泉,让生活融入课堂教育之中,也就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课程要体现幼儿生活和经验。张雪门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适合儿童发展,与小学、中学课程相比是不一样的,其明显的特点是:“整个的”“个体的”“直接的”。

可见,生活与行动是“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张雪门认为,生活原是“整个的”具体活动,虽包含了文字、数学等种种的经验,但这些不过是成人研究的途径。儿童进幼儿园的时候,凡能唤起他生活的需要,扩充他生活的经验,形成他生活的意识,他全当作自己动作的表现,所以“行为”课程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在幼儿园中,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生活的一面,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有时候甚至每把一种科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他强调幼儿园的课程是具体的整体活动,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儿童先有了生活,然后有教材的需要;不是有了教材,再去引起儿童对生活做机械的反应。“行为”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

(二)“行为”课程的课程内容

张雪门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适合儿童的发展。在涉及“行为”课程的内容方面,张雪门先生使用了“教材”一词。他认为,儿童到幼儿园要学些什么?幼儿园教师须教些什么?教和学又怎样地联络起来?这三个问题就是幼儿园教材研究的中心。不过,他所指的教材与我们传统的教材有所不同,幼儿园教材一般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儿童生活的经验;教材的范围很大,并不限于一首歌曲、一件手工,凡儿童从家到校,从校到家,在家庭、道路、幼儿园所受到的刺激,能够引起儿童生活的要求,扩充儿童生活的经验,潜移儿童生活的意识都是。

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儿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他认为,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组织。但是仅仅这样,显然还是不够的。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应该符合以下4个条件。

1.教材必须符合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由于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的。而儿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儿童选择的经验,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须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北到南,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况都照顾到,而各地的情况也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只能关注绝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3.教材必须符合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儿园的儿童,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也非动作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无痕迹可分,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就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识,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教材必须符合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诸如摇船、荡秋千等,可以用来练习儿童的平衡感;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能力;用堆积木、修铁道、盖楼房、种玉米等,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

上述4种标准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选择教材,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根据这一认识,张雪门先生把“行为”课程的内容划分为:

(1)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即儿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活动;(www.xing528.com)

(2)儿童的自然环境,即儿童周围生活中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如植物动物旅行,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活动;

(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与儿童现在生活和未来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如家庭、临近的地方、各种职业活动等。

如果从教材的科目来看,张雪门先生认为,“行为”课程主要包括手工、美术、言语、常识、故事、音乐、游戏和算术。然而张雪门这样说:“教材的种类为研究上便利起见,所以有上述手工、美术等分别。但生活是整个的东西;教材的变换流转都随着生活,当然不是孤绝地能够分割,更不是专待外面装到儿童肚子里去的货品。”由此可以看出,“行为”课程的内容就是儿童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能为儿童所接受并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各种经验。

(三)“行为”课程的实施

张雪门先生指出,“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的,强调“做”,即行动的价值,提倡“做学教”打成一片。他所提倡的幼儿园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在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他反对给孩子灌输抽象的“死知识”,要求重视儿童的实际行动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事怎样做必怎样学,怎样学必怎样教,做学教打成一片,才能完成行为课程”。因为,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驾驭环境的能力。为了进一步保证课程实施中行为的有效价值,张雪门先生引进了美国的设计教学法,并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及不断改进,确立了运用设计教学法来拟订行为课程计划,并采用单元教学来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机

“行为”课程把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放在第一位。张雪门认为,人的行为固然千殊万变,可是他的动机不外乎两种:第一种是由于内心的需求,第二种是由于外界的刺激。所以,“行为”课程实施要诱导儿童自发的动机,有时也需要教师利用环境、设备、语言等来引起儿童的动机。

2.目的

“行为”课程的目的并不是儿童自己学习的目的,而是指教师希望儿童在这一行为中所获得的效果。从目的的内容来看,涉及知识、技能、兴趣与态度、习惯等。如,教师选择饲养动物的单元,其目的在于鼓励儿童研究动物的形态与生活、饲养的方法,并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教师只有确定了教学目的后,才能有效地指导儿童在课程中的行为,教学也才能有一定的标准。

3.活动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张雪门先生认为必须认真设计“活动的要领、参加的人数、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及每一小段的程序”等。这一步骤主要是计划预设活动,所以只做大体轮廓的估量,在之后的行为实践中,就应做详细的计划,以便能切合实际需要。

4.活动过程

张雪门先生指出,活动如何开始?如何展开?如何结束?在组织课程时,是一种极重要的估量。然而它只是行动的要点,尚缺乏具体的内容,所以必须拟订具体的活动过程,便于教师的指导。

5.工具及材料

张雪门认为,这一项的估量,虽然仍旧根据固有的各种科目,拟订具体应用的工具和材料,但由于行为不是机械的,所以也有一定的变化。然而,“在线索范围以内,力求切合动作上的需要,当然是准备上的必要了”!

张雪门先生还在实践中带领学生一起编写拟定了全年的课程表——各月活动估量表,将幼儿园的活动分为儿童、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儿童类包括游戏、疾病;社会环境类包括学校、公共机关、风俗、职业、店铺、家庭、农作、纪念日、令节;自然环境类包括自然现象、植物、动物、节气。并拟定了每月的中心活动。“行为”课程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实施过程中采用单元教学法,彻底打破了各科的界限,在各教材中选择与学习单元相关的材料加以运用,使各科教材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实际生活中。

(四)对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的评析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是在20世纪世界幼教发展大趋势的激励下,在中国社会文化运动的“催生”中产生的。它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借鉴了西方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强调本土化教学,也就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课程要体现幼儿生活和经验。幼儿园“行为”课程是张雪门先生一生实践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与同事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集体工作的结果。幼儿园“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调幼儿教育的人本化、个性化、生活化,不仅反对当时幼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而且对当今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