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学生特长与兴趣的置换法

培养学生特长与兴趣的置换法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置换法的前提是教师要正确看待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的个性观点,允许学生不同观点和认识的存在,给学生以欣赏内容的选择权,允许他们上台讲课,承认学生有这个能力。置换法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专长或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同时可以增进师生感情,亲其师亲其道,亲其道亲其师。

培养学生特长与兴趣的置换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网络信息时代,知识经济、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音乐的传播、创新、转化都在飞速发展拓宽了学生音乐视野,充实了学生的音乐空间。如何将学生课内、课外音乐学习有机结合,拓宽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路与形式势在必行

现代的音乐课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校的“围墙”不断扩大,家庭与社会的大课堂决不容忽视,音乐课堂也绝不是学生获得音乐的唯一渠道。

置换法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换位置,让学生客串老师,课前由学生备课,课堂上留部分时间讲他们感兴趣的知识、话题,形成师生交流、共同学习的一种方式。

置换法的前提是教师要正确看待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的个性观点,允许学生不同观点和认识的存在,给学生以欣赏内容的选择权,允许他们上台讲课,承认学生有这个能力。

通过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主要过程(选择材料备课、讲课、听课、评课)特别是备课过程使自发主动地准备讲解材料,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讲课过程既锻炼了学生表述能力,演讲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又丰富了课堂内容和话题,同时每节课不同的话题和内容又增加了课堂的神秘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至于评课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和认识看法,畅所欲言,更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www.xing528.com)

置换法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专长或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同时可以增进师生感情,亲其师亲其道,亲其道亲其师。置换法需要注意的方面,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很好地把握课堂、调控课堂,如何看待学生的不同观点等等都是易出问题之处。

课例:

在欣赏《中国民歌》单元时,课前一周笔者将班内学生分为几个大组:音像文字资料采集组、课堂讲解组、评议组,各组成员自由结合,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全民动员,分头准备。课上各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解本组准备的关于民歌的内容,有的组指着地图讲民歌地区分布、种类……有的组借助音像资料讲过各地区的风土人情……这些音像资料有官方的、私藏的、自称绝版的内部发行的总之丰富了课堂开阔了眼界,也有的组充分发挥组员优势,讲至哪个地区就“载歌载舞”到那个地区,再现着当地的风俗礼仪。各个小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评议组做交叉评议,对存在问题一针见血,针对性极强同时又提出新的建议和设想,在这样的欣赏课上能更好地表现出学生的创作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评价过程也是同学们学习提高肯定成功的过程,不仅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还增加了学生的创作激情,拓宽了学生对其他艺术领域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