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空间:重现角色情境的优化方法

建构空间:重现角色情境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通过合适的情境才有利于学生感悟和形成。设计角色情境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设计情境的根基是内容的本质。情境可以分为熟悉的情境、关联的情境和综合的情境。情境的创设为核心素养的达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通过建构空间的戏剧技巧则把情境创设得更加完美,更加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境2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以F1为圆心,2a为半径的定圆。

建构空间:重现角色情境的优化方法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通过合适的情境才有利于学生感悟和形成。设计角色情境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设计情境的根基是内容的本质。情境可以分为熟悉的情境、关联的情境和综合的情境。情境的创设为核心素养的达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通过建构空间的戏剧技巧则把情境创设得更加完美,更加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教案一:“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设计者:司丙梅

(一)教学情况分析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运用代数方法(坐标法)研究具体曲线的几何性质,一方面,它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另一方面,它为后续研究双曲线抛物线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为后续的圆锥曲线奠定基础,所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内容在圆锥曲线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方程、曲线方程及圆等的相关知识,对解析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认知性。同时艺术专业特长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基础相对较弱,抽象理解能力不强,形象思维较好。

(二)教学流程(见图6-1)

图6-1 教学流程

(三)教学片段(戏剧教育技巧应用)

情境1 首先观察屏幕上这些图片(见图6-2)

图6-2 教学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些图形的感知,初步了解椭圆的形态及其在自然界、科技建筑中都存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椭圆在生活与科技中的应用,以此来暗示学生学习椭圆的实际意义。

情境2 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以F1为圆心,2a为半径的定圆。按以下操作:

第一步,取圆内一点F2(不同于F1)(见图6-3);

第二步,任取圆上一点P1,然后将纸片对折,使点P1与点F2重合,再将纸片展开,用虚线描出折痕l1(见图6-4);

第三步,连接P1 F1,交直线l1于点M1(见图6-5);

第四步,参照第二、三步,再任意取点P2、P3、P4……,并相应地找出点M2、M3、M4……;

第五步,用光滑的曲线将点M1、M2、M3、M4……连接起来,得到一个封闭图形。

图6-3

图6-4

图6-5

问题1:在不断折纸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上的点Mt(i=1,2,3,…)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和(Mi F1+Mi F2)有什么规律?

问题2:图形上是否存在点Mi(i=1,2,3…)满足Mi F1+Mi F2〉2a或Mi F1〈2a?说出图形上所有点满足的条件及满足Mi F1+Mi F2〉2a或Mi F1+Mi F2〈2a时点Mi所构成的图形。(www.xing528.com)

设计意图在所建构的空间基础上,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转换,再进行思路追踪,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椭圆的定义。这一过程体现了戏剧教育中的建构空间的思维、抽象与形象的时空转换思想,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观点。根据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在对椭圆的定义理解上,通过折纸艺术借鉴戏剧元素中建构空间的方式方法进行形象的思路追踪。通过形象的感知,让学生体验折纸游戏背后所隐藏的数学知识,在建构的空间基础上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转换。

教案二:“自我 自信”

设计者:陆婷

(一)教学情况分析

《触摸心世界》是《高中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第八课的内容,属于专题三“自我 自信”的第一课。高中阶段如何运用积极的自我意象学会认识多面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个体;解决认同与认同混淆的冲突,成为有个性的个体,是高中生面对的课题。作为本专题的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积极发现自己的多面性,意识到自己优缺点并存,看到自己的特长和潜质。

关于自我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时期,不少同学因为对自己某些方面不满意而心生烦恼,有同学在与别人相处中发生龃龉,看似大相径庭问题的背后却有着共同的诉求与原因——那就是自我。

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打算运用“建构空间”“思路追踪”“论坛剧场”的戏剧技巧,围绕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戏剧元素渗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尽可能增加他们自我探索的机会,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感受多面的自己,丰富的自己;在设置的情境中切换,让学生感悟到每个人在不同的人前面、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全面接纳自己才能真正完善和发展自我。

(二)教学流程(见图6-6)

图6-6 教学流程

(三)教学片段(戏剧教育技巧运用)

活动1 “雕塑”活动(戏剧教育技巧之建构空间)

先做个简单“热身”,让学生放松呼吸,教师引导学生调动投入状态,全员参与,自由表达。分4组,4~6人一组,组长领任务。要求为:以任务单上内容为线索,成员合作,通过定格来塑造一个有故事的场景。没有既定剧本,剧情由学生自己构建。引用台湾作家蔡银娟绘本《我的32张脸孔》的图文做剧本。“我的身体就像装了一个隐形的水龙头,把许多心事都紧紧地锁在胸口”“在我父母面前,我却成了茶来伸手饭来张口、任性、娇纵、沉默寡言的怪婴”……“明明自己考得不错,却还是万分焦虑,频频打电话给同学抱怨自己考得很差”。学生演示,教师拍下关键照片,可以在屏幕上呈现。选择一幅最有故事的雕塑演绎出一个3分钟的故事片段。

活动2 “焦点访谈”(戏剧教育技巧之论坛剧场)

将剧中人物安排到“热椅”上成焦点访谈人物,参与者以自己或角色身份质询或访问这个焦点人物“你的感受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是反思活动,从戏剧中抽身而出,进行评论、反思:这些剧本能不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引发学生层层深入探讨有这么多脸孔的“我”,是多重人格,是否虚伪,是否是奇怪的人,最终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丰富的个体,人有多面性。

教案三:“global drinks”

设计者:孙蔚

(一)教学情况分析

单元是“新世纪英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Module One,Unit 2”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各项活动和任务都是围绕着茶作为全球饮品这一主题展开,不仅介绍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以及饮茶对人体所带来的好处,还介绍了英国日本的饮茶方法和礼仪。另外,还对英国的酒吧文化以及各种时尚饮品也做了简单介绍。

如今的学生对于茶的理解可能就是网红的喜茶、脏脏茶,所以不管是中国和英国的悠久的茶文化还是日本闻名于世的茶道,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前期的引入和铺垫很重要,而合适的情境创设就更为重要。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交流欲望,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

为了使整体教学更加有效,教师打算运用戏剧教育技巧中的“建构空间”,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以此激发学生主动交流表达的目的,从而最终达到对中国及英国茶文化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地使用英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从而使语言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同样,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的同时,学会了比较文化异同,吸收了文化精华,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见图6-7)

图6-7 教学流程

(三)教学片段(戏剧教育技巧运用)

在“while-speaking”环节,为了能让学生能有更多的内容表述,也为了帮助他们能够更流畅地表达,教师构建一个虚拟的“老舍茶馆”。给这个虚拟空间取名“老舍茶馆”,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①老舍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学生对他比较熟悉,而《茶馆》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作品。②老舍笔下的“茶馆”揭示了从晚清到抗战胜利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所以,有“国人”和“洋人”互相交流的可能性。③老舍笔下的“茶馆”是一个可以喝茶聊天的地方,一个可以商议事情、调解矛盾的地方,更是一个发现新鲜事、获取新闻的地方,可以说,当时的茶馆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基于以上几点,教师认为构建“老舍茶馆”这样一个虚拟空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学生准备对话及上台演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当时茶馆的图片作为背景布置,并配以一些堂倌小哥的吆喝声。在这样一个空间中,学生运用想象力,努力还原“老舍时代”的茶馆文化。在此“虚拟空间”,学生尽力表述中国茶文化的盛行及对西方国家的影响,通过片段扮演来重现角色的生活空间。

构建空间技巧的应用,使学生在认知抽象概念上更加形象和立体。教师在应用构建空间的戏剧技巧时,使学生的学习乐趣更高,参与达成目标的效率更高。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中,椭圆的定义理解,可以通过折纸艺术借鉴戏剧元素中构建空间的方式进行形象的思路追踪,通过形象地感知,在建构的空间基础上,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转换。《自我 自信》这节课中,教师通过构建空间的技巧,使学生在认识自我后,能够更加自信,体会认知深刻。“global drinks”这节课,通过构建老舍茶馆的空间,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实,体会用外国语言表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