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舞蹈活动的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探析

幼儿舞蹈活动的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探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舞蹈活动能够带给孩子们快乐。同时,作为专业的幼儿舞蹈活动教学者要理性和负责任地思考与反思。通过对幼儿舞蹈活动的现状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提高幼儿舞蹈活动教育的质量。同时要多与家长沟通,把孩子参加舞蹈活动课程的相关信息告诉家长,建立家长QQ群,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备课时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幼儿舞蹈活动的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探析

幼儿舞蹈活动能够带给孩子们快乐。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能够使幼儿舞蹈活动内容、形式不断发展、丰富。同时,作为专业的幼儿舞蹈活动教学者要理性和负责任地思考与反思。通过对幼儿舞蹈活动的现状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提高幼儿舞蹈活动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舞蹈活动的现状

现在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幼儿园,基本上会开设一个兴趣班,加上一些好听的冠冕(如小舞星培训、“六一”节目演出培训等等)去吸引家长。各种相关的幼儿舞蹈比赛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只要出些报名费和外地住宿费,就能获奖。不可否认,其中有些舞蹈培训专业技能还是很强的。幼儿天生就具有艺术活动的倾向,你可以仔细看看周围幼儿,当他们听到节奏明快的音乐就会扭动身体,而且你也会跟他一起互动,这就是幼儿天生的自然倾向,但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会限制住很多孩子的才华。现在的幼儿园大都开设舞蹈班,但大部分都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去抓质量。有很多幼儿园师资跟不上,教师上课刻板缺乏创新,舞蹈场地空间小、设施简陋,还有把杆不规范等都是导致舞蹈教育质量抓不上去的因素。

二、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

1.师资不合格

现在的幼儿园大都开设舞蹈班,但大部分师资跟不上,很多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或者是文艺演出,临时抱佛脚,上课的老师大多分成两类:专业舞蹈老师对幼儿的情况不清楚,一味强调专业性而忽视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本园的老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舞蹈专业,有些甚至对音乐的节拍都不能把握,舞姿就更谈不上优美。由于没有经过幼教专业的学习或者舞蹈专业的学习,很多授课老师上课枯燥呆板,只是一味地去模仿别人的动作教授孩子,没有带给孩子们真正的乐趣。

2.场地不合格

舞蹈活动课的场地太小,设施不规范,有些幼儿园舞蹈活动课就在教室进行,里面的空间太狭小,不利于孩子们活动。没有镜子、把杆等基础设施,每次要上舞蹈活动课,小朋友们还要搬桌椅,把桌椅搬开,站在一起都很拥挤,就更别说做动作,只能象征性地拍拍手、跺跺脚就结束了舞蹈活动课,幼儿在课堂上没有学到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3.教师和家长过分追求功利

近年来,许多教师开展舞蹈活动课,其目的就为了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奖励、赢得荣誉,达到家长对孩子学习舞蹈的目的以及教师个人提升职称的目的。部分家长则把学习舞蹈作为孩子升学的阶梯,追求考级与获奖,把追求艺术表现力、创造美的教育目的抛之脑后。这种功利教育观严重影响孩子艺术素质的培养,造成一种怪异的舞蹈教育现象。

4.过多强调技能技巧

过多强调技能技巧是幼儿舞蹈教师在舞蹈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误区。我们可以在很多幼儿舞蹈表演中看到小演员能掌握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如后软翻、控腿、下大腰等,如果过分注重幼儿的技能技巧就难以适合孩子学习的心态、年龄与承受能力,对于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不利。同时枯燥的技术训练还会破坏儿童的天性,影响幼儿对学习舞蹈的兴趣,孩子们被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吓倒后,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再学习舞蹈。

5.没有科学系统、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www.xing528.com)

在现有的幼儿舞蹈活动中,由于缺乏系统的且可行性强的舞蹈训练内容,加之部分老师的舞蹈基础薄弱,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因而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内容和方法差距很大,有的老师特别优秀,有的却什么都不清楚。造成了教师教学过程中“各自为政”的局面。

三、改进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

教育者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不要在引进人才时一味地强调专业,而应该选择综合素养强,有一定幼教理论基础和舞蹈技能的老师来担任舞蹈活动课程。选择的老师不一定要毕业于舞蹈专业院校,即便是专业舞蹈学校的学生,到幼儿园教授舞蹈活动课前也要对其进行幼儿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一些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系统学习过舞蹈课程,且获得国家认证的舞蹈教师资格证的学生是可以胜任舞蹈活动课程的。还可以通过聘请本省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舞蹈教师来园进行讲座,开阔教师视野,充实完善舞蹈教学内容。让同行老师们在讲座之后多进行研讨,相互介绍经验。允许选派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掌握先进的舞蹈教学理念和舞蹈技巧。

2.增加硬件设施建设

加大硬件设施建设,舞蹈活动室的面积不得小于45平方米,并保证教室内一侧墙壁安装落地镜,以便孩子们在学习活动时看到自己的形体。教室内要铺设塑胶地板,保护孩子们身体不受伤害。设置专门放置鞋子的位置,让孩子们进到活动室后养成自觉换鞋的习惯,保持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建议幼儿园舞蹈活动室配备钢琴、DVD机、大屏幕电视机麦克风、音响、空调、日光灯照明等设备。

3.设计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新方法

家长和从事幼儿舞蹈活动的教师应更多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针对孩子自身的心理、生理、性格特点选择设计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活动,参与其中,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把新方法、新思路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来,提高教学水平,增加幼儿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4.加强教师和家长对专业的认知水平

教师要对自己的成长有规划,要以自身发展为基础,参与演出比赛、科研论文撰写、课题申报等相关工作,提高自身整体的综合素养。青年教师要有专业指导老师,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同时要多与家长沟通,把孩子参加舞蹈活动课程的相关信息告诉家长,建立家长QQ群,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活动课程中的音乐发送到群上,以便家长下载。家长下载音乐后,孩子可以表演给家长看,既提高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又让家长了解了孩子们的学习内容,一举两得。家长通过孩子的成长,会逐渐了解舞蹈活动课程的学习宗旨,慢慢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参与过程感兴趣,提高对舞蹈的认知水平。

5.规范舞蹈活动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团队老师的教学内容要经过集体备课,集体讨论,制定教学计划。备课时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规范教学内容对于集体备课的每位老师都会起到一定的督促、提高作用。内容会相对系统、科学、有针对性。优秀团队还可以根据自身团队的教学经验编著相关教材,增加幼儿舞蹈活动课的资料,也为其他团队的学习起到借鉴作用。避免出现活动课教师随意上课,生搬硬套,以技能技巧为主,课程内容都是在控腿、下腰练习等问题,防止孩子从小产生错误的学习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