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非纸型文献及其缩微资料

现代非纸型文献及其缩微资料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非纸型文献,一般是指以感光材料和光电磁化材料等新载体材料制作的文献,目前也包括网上文献。(一)缩微资料缩微资料又称缩微复制品,是把文献原件拍摄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然后借助专门的投影设备进行阅读的一种复制性文献。

现代非纸型文献及其缩微资料

现代非纸型文献,一般是指以感光材料和光电磁化材料等新载体材料制作的文献,目前也包括网上文献。

(一)缩微资料

缩微资料又称缩微复制品,是把文献原件拍摄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然后借助专门的投影设备进行阅读的一种复制性文献。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缩微胶片

缩微胶片是将文献原件拍摄于感光胶片而制成的。一般使用的规格是105毫米×148毫米。普通缩微胶片每张可拍摄文献60~98页,超缩微胶片每张可拍摄2500~3200页,特超缩微胶片每张可拍摄22500页。

2.缩微胶卷

缩微胶卷是用成卷的胶片连续拍摄而成的。每卷长度视文献原件篇幅而定,有30米、50米不等。它适用于复制成套的文献资料,便于保存和复制。一般采用35毫米和16毫米的胶卷,每卷分别可拍摄文献1400页和2800页。

3.缩微卡片

缩微卡片是一种不透明的缩微复制品,实际上是缩微照片,大小和图书馆的目录卡片相同,缩小的比例是24∶1,每张单面可摄录40~60页文献,双面摄录数增加一倍。缩微卡片上部印有肉眼可见的文献名称、编号等,可将其像目录卡片一样排列在目录柜里,检索十分方便。

缩微资料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信息记录密度大,便于收藏,据估算,它能使书库空间节约90%以上。提取、传递方便,适于自动化检索。生产迅速,成本较低,价格只有印刷品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放大、复制、翻印拷贝都比较方便,能还原成印刷型文献供人阅读。

缩微资料也有缺点,主要是阅读时要借助阅读机,与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很不一致。阅读必须在固定的场所进行,否则阅读者的眼睛容易疲劳。保管条件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比较麻烦,阅读设施投资较大。

(二)机读资料

机读资料指用计算机识读的文献,包括用于计算机的磁带、磁盘等。它是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字、数据、图像等变成数学语言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并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把机器语言转换成原来文献的信息符号,并根据需要将其屏显或打印。

1.磁带

磁带由一种表面涂有磁性物质层的塑料长带盘卷而成。国产磁带记录密度为每毫米20~30个二进制信息,长800~1000米,厚50微米或37微米,宽0.5英寸(1英寸=2.54厘米)或1英寸,磁道数为9或16。

2.磁盘

磁盘是一种表面涂有磁性物质层的塑料圆盘,可以转动。磁盘直径通常为7~8英寸,厚0.1~0.2英寸(1英寸=2.54厘米)。在一个主轴上安装若干个磁盘就构成一个磁盘组。磁盘组是一种随机存取装置,可永久安装,也可重新拆换。

机读文献能存储大量的信息,能反复多次提取使用,成本较低,也可长期保存。其最大优点是可以按预先设计的多种检索途径,以最快速度检出用户所需的文献信息。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机读文献可以通过计算机立即获得对其信息内容的分析、比较、统计资料,甚至获得翻译或声译资料。而计算机硬件成本的迅速下降,使机读文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又称声像资料,是记录和播放声音或形象的文献资料的总称。视听资料的载体材质很不一致,有拍摄或画有图像文字的胶片或薄玻璃片,如幻灯片;有带有声道的电木或塑料圆片,如唱片;有涂有感光材料的胶带,如电影片;有涂有磁性物质层的塑料长带,如录音带和录像带。但其共同点是录有声像信息,可通过一定的光电装置播放,使人直接闻其声、见其形,产生动感,有声情并茂、形象逼真、如临其境的效果。

按人的感官接收方式,视听资料可分为以下三类:

(1)视觉资料:指单纯记录形象的资料,包括幻灯片、胶卷、相片、无声录像带、无声影片等;

(2)听觉资料:指单纯记录音响的资料,包括唱片、录音带等;

(3)音像资料:指同时记录形象和音响的资料,包括有声影片、配音录像等。

视听资料的出现是人类文献发展史中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有两大优点: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再现,二是对人类不可视听世界的模拟性再现。视听资料使文献的功效出现变革性的进展。

以往文献上的文字型和图表型认知信息,虽然能比较充分地满足人类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传递认知信息的要求,但它传递的毕竟是人的认知信息,即传递的是认识主体的主观认知,而不是传递客观情况。视听资料以音频和视频方式动态而又逼真地记录再现音像信息,突破了以往文献仅仅记录传递人类认知信息的局限,使文献有了几乎“直接”反映事物部分“客观”情况的性能。在记录手段的客观性可以被法律认定的情况下,视听资料记录的就是直接的客观的音像信息。

视听资料大大拓展和提高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宏观微观世界的变化,以及一些人类无法接近或无法辨认的事物,如云层洋流的演变、山川植被的分布、洋底和火山的活动、地下矿藏的品位和含量、体内的病毒、细胞的活动、分子的结构、超声的存在、高速运动的过程等,都可以用红外遥感电子显微、X光和B超显影、高速摄影等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制成适合人类视频音频范围的视听资料,使以往人类的未知世界直观再现,供人们识读理解。

视听资料的两大优点使其成为当代科研、军事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用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听资料在社会文献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它的普及和应用成为文献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图书馆文献体系建设中也理应受到图书馆界更多的重视。(www.xing528.com)

(四)光盘资料

光盘资料主要指只读光盘资料。它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载体文献,由特殊的光敏材料制成,信息通过激光刻录在光盘表面,看起来像密纹唱片。光盘可以用来记录图像和声音,也可以记录文字。

在写入信息时,将光盘安放在一台与计算机相连的录放机中,用写入信号调制激光源发出的光束,将信息刻写在光盘上;读出信息时,用激光照射光盘上的光道,激光检像器的光敏器件接受反射光束,并产生光电读出信号,再经放像系统恢复图像和声音信号,得到输出信号。光盘显然是高科技新材料发展的产物。

光盘资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视听资料,它除了拥有视听资料的全部优点外,还有一些无法比拟的优点:

(1)信息存贮量极大。一片直径3.5英寸(1英寸=2.54厘米)的光盘,可全文存贮50万页文字型资料,相当于存贮1000本500页的书。从1946年出版的《人民日报》全文光盘,目前存贮在96张光盘上。

(2)与计算机结合可以实现迅速地自动检索。光盘不但可以实现二次文献和数据事实的快速查找,而且可以实现文献全文的快速查找。

(3)便于保存和复制。光盘用光束进行复制和识读,利用时不存在物理磨损。据估计,光盘存贮的信息可以保存100年以上。

(4)价格与其他文献载体相比便宜得多。如《牛津辞典》纸型印刷版(20卷)每套售价2750美元,而其光盘版仅售875美元。

我国光盘出版物也迅速发展。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已编入2000多种学术期刊。

我国不少报纸也相继出版了全文光盘版,如《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文汇报》《参考消息》等。

光盘是继纸张、感光材料、磁性材料之后又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它的高密度存贮、高速度存取、长时间保存、低费用投入等优点,将对整个图书情报工作产生极大影响。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光盘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五)网络文献资源

1.网上电子期刊

电子期刊是一种以连续出版方式,并通过电子技术或媒体发行的期刊。按照出版发行过程中采用技术方案的不同,电子期刊除前面提及的光盘型电子期刊外,还有以下两类:

(1)联机检索型电子期刊

联机检索型电子期刊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商业性信息机构的联机检索全文数据库提供。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著名的学术出版社尝试通过BRS联机检索系统来发行他们出版的一些期刊。此后,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越来越成熟,他们同时出版印刷型和电子型两种版本的期刊。现在联机检索型电子期刊已成为OCLC,DIALOG,BRS,NLM,STN,ORBIT等信息机构提供服务的重要内容。如OCLC的First Search除提供二次文献信息服务外,不仅可提供1400余种期刊近百章的全文检索,还可以提供设计万维网界面的方法,以解决检索期刊中非文本型内容的困难。由于联机检索提供服务要按检索时间和检索次数收费,读者利用这类电子期刊会受到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

(2)网络型电子期刊

网络型电子期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术网络建立以后的产物。网络型电子期刊是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电子邮件(Email)或文件传输方式(FTP)将期刊的文本及时送到订户个人计算机中。网络电子型期刊多数是不收费的,有时也收取少量的费用。截至1990年末,这种电子期刊已增加到一定数量,从而使Internet也被公认为重要的出版渠道之一。网络型电子期刊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电子学报。内容包括编者的话、学术论文、专栏、评论等。在整期内容不多或单篇文章情况下,它通常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用户,如果整期内容多,则以电子邮件发出消息,用户可以按消息检索所需内容。二是电子快报。通常包括短文、消息、编者评述、读者来信、会议公告及其他简要文字项目,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周期不规则。三是网上形式多样的网络电子期刊。比如,在Internet上进行的学术讨论和计算机会议便是其中之一。

网上电子期刊的特点:①出版周期极短。有的编辑部声称论文被评审48小时后就可供读者利用。②使用方便。在联网环境下,读者随时可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家里阅读。③组织灵活。读者不必每次索取一整期期刊,只需索取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即可;那些不经评审的非正式期刊,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发表“见解”的园地。④交互功能。网络电子期刊的论文作者和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沟通,根据获得的反馈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⑤费用低。

2.数据库资源

数据库目前是发达国家Internet上最重要的社会、产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它也是目前及未来图书馆最重要的文献信息来源。因为在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主题树方式和超媒体方式四种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中,只有数据库方式是各种组织方式的外在形式。也就是说,数据库是电子信息资源存在的一种稳定、终极的形式。任何网络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都必须以文字型、数值型、图像(视频)型、声音(声频)型及多媒体型的数据库为基础。

(六)立体形象资料

立体形象资料又称三维全息资料。它是用激光在三维空间进行全息摄影而实现存贮与显示的立体全息资料。

所谓“立体”,指它不仅能反映物体的正面,也能反映物体的侧面和背面,还能反映物体之间的距离,使人得到一幅完整的立体影像,其逼真程度超出一般电影和电视,可以达到与观众所处场景融为一体的地步。

所谓“全息”,指这件资料的每一小块均包括全件资料的所有信息。如果资料受损,只要存有其中一小块,就可以利用全息技术制造出原件的全貌。

全息资料的应用目前尚未普及,但其神奇的性能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种新型文献载体类型,它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