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邮驿烽燧与虎符蜡书》

《邮驿烽燧与虎符蜡书》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邮驿与烽燧依然是通报军情、传递军令的主要设施,但是它们的规模和功能却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邮驿作为国家兴办的通信系统,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建立并发挥军事上的作用。邮驿数量众多,线路畅通,军情通报速度很快,在战争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战国时期发明使用的传递军令、征调军队的虎符,这一时期仍在广泛使用。

《邮驿烽燧与虎符蜡书》

这一时期,传达军情的设施与方式较之前代也有新的进步,为夺取战场主动权、克敌制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传统的邮驿与烽燧依然是通报军情、传递军令的主要设施,但是它们的规模和功能却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邮驿作为国家兴办的通信系统,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建立并发挥军事上的作用。[125]三国两晋北朝时期邮驿的建设同样有值得关注之处。邮驿数量众多,线路畅通,军情通报速度很快,在战争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如刘备占据益州时,由于蜀道险阨难行,特别注重邮驿的建设,以及时掌握远方的军情、指挥作战并将其用于后勤供应。为此,他曾经“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到白水关,共建传舍400余处,[126]构成了通向汉中北部地区的远途邮驿线。在夷陵之战中,为了同国内通信,自夷陵直达白帝,沿途设置驿站,沟通前后方的联系。

烽燧作为传统的军情传递设施与方式,在这一时期仍广为采用,同时规模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三国时期,东吴政权曾在沿长江一带设置烽燧,组织起高速的沿江军情通报系统。据庾阐《扬都赋》,吴国烽火以炬置孤山头,皆缘江相望,或百里,或五十、三十里,寇至则举以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孙权时合暮举火于西陵,鼓三竟,达吴郡南沙[127]。合暮是傍晚,三鼓是子时,南沙是吴县司盐都尉署所在地(今江苏常熟西北)。只上半夜,西部重镇西陵的军情警报,使用江边烽火通信系统,就被传递到一个数百里外的吴郡,这种军事通信上的高速度、高效率,堪称前所未有。

战国时期发明使用的传递军令、征调军队的虎符,这一时期仍在广泛使用。1974年,在今甘肃庄浪曾出土过一批隋代的铜虎符。隋去南北朝未远,因此这些铜虎符也可以用来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使用虎符的实物资料看待。另外,由先秦“阴书”发展而来的“蜡书”作为重要的秘密通信方式,在当时也已普遍使用。蜡书又名蜡丸,就是将秘密书信搓为小团,外面以蜡封裹,信使可以将其藏在衣服的夹层、发髻中,必要时可以塞入肛门,甚至埋入皮下,以确保不致泄密。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后来还沿用到唐宋时期,如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叛乱,形势危急,唐代宗就是通过派使者递送蜡书征召驻于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的郭子仪前来保卫京师,平息叛乱。[128]

此外,这一时期的军情传递方法还有用水、用风筝、用信鸽等多种。用水传递军情,就是借助河水自上而下日夜不息地流动,从上游向下游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用风筝传递军情,前代已有之,这一时期用得更为普遍。如南朝萧梁末年,侯景发动叛乱,叛兵牢牢围住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困守孤城,计无所出,于是在城内“缚鸢飞空,告急于外”[129],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注释】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1页。

[2]参见孙永芬:《古代兵制对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影响》,《军事历史》2003年第1期。

[3]《后汉书》卷三十八《百官志五》。

[4]《后汉书》卷三十八《百官志五》注引《古今注》。

[5]《三国志》卷八《陶谦传》注引《吴书》。

[6]《三国志》卷八《张绣传》。

[7]《三国志》卷十八《吕虔传》。

[8]《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

[9]《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10]《晋书》卷四十六《刘颂传》。

[11]《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12]陈玉屏:《魏晋南北朝兵户制度研究》,巴蜀书社,1988年,第48页。

[13]《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

[14]《晋书》卷一《宣帝纪》。

[15]《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

[16]《三国志》卷六十四《诸葛恪传》。

[17]《三国志》卷六十四《诸葛恪传》。

[18]《通典》卷一百四十八《兵一·收众》。

[19]《晋书》卷三《武帝纪》。

[20]《晋书》卷三十六《刘卞传》。

[21]《晋书》卷四《惠帝纪》。

[22]参见《两晋南北朝军事史》,第46—47页。

[23]《宋书》卷二《武帝纪中》。

[24]《宋书》卷一百《沈亮传》。

[25]《南史》卷七十《郭祖深传》。

[26]《宋书》卷四十五《刘道济传》。

[27]《宋书》卷六《孝武帝纪》。

[28]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29]《晋书》卷一百十九《姚泓载记》。

[30]李延寿:《北史》卷十六《广阳王建传》,中华书局,1974年。

[31]参见段连勤:《北魏统治漠南高车的三个阶段》,《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32]《魏书》卷十六《京兆王传》。

[33]《魏书》卷十八《广阳王传》。

[34]《魏书》卷十八《广阳王传》。

[35]《北齐书》卷二十三《魏兰根传》。

[36]《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37]《晋书》卷九十七《匈奴传》。

[38]《晋书》卷九十七《匈奴传》。

[39]《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

[40]《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41]《晋书》卷一百十二《苻洪载记》。

[42]《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43]《晋书》卷八十四《刘牢之传》。

[44]《魏书》卷一《序纪》。

[45]《三国志》卷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魏书》。

[46]《三国志》卷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

[47]《魏书》卷一《序纪》。

[48]《魏书》卷二《太祖纪》。

[49]《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

[50]《魏书》卷二《太祖纪》。

[51]《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

[52]《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

[53]《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

[54]《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

[55]《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

[56]《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一《兵考三》。

[57]《北史》卷十六《广阳王建传》。

[58]《魏书》卷二十八《刘洁传》。

[59]《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梁纪十三》,武帝大同三年九月。

[60]参见《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289页。

[61]参见《魏晋南北朝史》,第574页。

[62]《魏晋南北朝史》,第574—575页。(www.xing528.com)

[63]《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64]《魏晋南北朝史》,第580页。

[6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

[66]《晋书》卷五十七《马隆传》。

[67]《通典》卷一百四十八《兵一·立军》。

[68]《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

[69]《曹操集·文集》卷三《步战令》。

[70]《魏书》卷五十八《杨椿传》。

[71]《魏书》卷一百三《蠕蠕传》。

[72]《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上《计篇》。

[73]《通典》卷一百四十九《兵二·杂教令》。

[74]《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下《九地篇》。

[75]《曹操集·文集》卷三《步战令》。

[76]《曹操集·文集》卷三《步战令》。

[77]《曹操集·文集》卷三《步战令》。

[78]《通典》卷一百四十九《兵二·法制》。

[79]《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80]《诸葛亮集·文集》卷二《兵要》。

[81]《诸葛亮集·文集》卷四《将苑·法制》。

[82]《晋书》卷一《宣帝纪》。

[83]《三国志》卷四十三《王平传》。

[84]《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85]《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

[86]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隐公五年,中华书局,1990年。

[87]陈澔注,金晓东校点:《礼记》卷三《月令》,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88]《后汉书》卷六十九《何进传》。

[89]《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90]《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91]《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第8页。

[92]《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

[93]参见《两晋南北朝军事史》,第55—56页。

[94]参见《两晋南北朝军事史》,第267—268页。

[95]参见陈志伟:《北朝讲武考论》,《兰州学刊》2011年第8期。

[9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陈寅恪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01—302页。

[97]《艺文类聚》卷七十一《舟车部·舟》。

[98]《艺文类聚》卷七十一《舟车部·舟》。

[99]《春秋左传注》(修订本),襄公二十四年。

[100]《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101]《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注引《汉官仪》。

[102]《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兵考二》。

[103]《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104]《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105]《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106]《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107]《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108]《晋书》卷六《明帝纪》。

[109]《宋史》卷四百三十三《杨万里传》。

[110]参见《两晋南北朝军事史》,第52页。

[111]《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

[112]徐坚等:《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舟》,中华书局,1962年。

[113]《宋书》卷一《武帝纪》。

[114]《魏书》卷二十一下《彭城王传》。

[115]《梁书》卷二十八《裴邃传》。

[116]《陈书》卷二《高祖纪下》。

[117]《魏书》卷二十四《燕凤传》。

[118]《魏书》卷一百五之三《天象志三》。

[119]《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

[120]《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121]《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122]《三国志》卷十二《毛玠传》。

[123]《三国志》卷十五《张既传》。

[124]《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

[125]参见《中国古代战争》,第152页。

[126]《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注引《典略》。

[127]《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注引《扬都赋》。

[128]参见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

[129]李冗:《独异志》卷中,中华书局,198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