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袭杀王僧辩成就基业的分析介绍

袭杀王僧辩成就基业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侯景被消灭后,陈霸先与王僧辩成为南梁所仰仗的两股力量,而两人随着对北齐态度的分歧,也走向了最后决裂的边缘。大宝三年七月,北齐要求南梁割让广陵之地,王僧辩应允。第二年,北齐对王僧辩施压,推梁武帝侄子萧渊明为帝,以为傀儡,并以大军渡江相胁迫。王僧辩不顾陈霸先的劝阻,答应了北齐的要求,二人矛盾激化。[290]趁着夜色,陈霸先的军队突入城中,袭杀王僧辩。

袭杀王僧辩成就基业的分析介绍

侯景被消灭后,陈霸先与王僧辩成为南梁所仰仗的两股力量,而两人随着对北齐态度的分歧,也走向了最后决裂的边缘。此时,陈霸先不仅拥有了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而且也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大宝三年(552)七月,北齐要求南梁割让广陵之地,王僧辩应允。“高祖于是引军还南徐州,江北人随军而南者万余口”[288],可见陈霸先的支持者已经颇具规模。554年十一月,西魏攻破江陵,梁元帝被处死,王、陈二人商定立元帝之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第二年,北齐对王僧辩施压,推梁武帝侄子萧渊明为帝,以为傀儡,并以大军渡江相胁迫。王僧辩不顾陈霸先的劝阻,答应了北齐的要求,二人矛盾激化。“高祖居常愤叹,密谓所亲曰:‘武皇虽磐石之宗,远布四海,至于克雪仇耻,宁济艰难,唯孝元而已,功业茂盛,前代未闻。我与王公俱受重寄,语未绝音,声犹在耳,岂期一旦便有异图。嗣主高祖之孙,元皇之子,海内属目,天下宅心,竟有何辜,坐致废黜,远求夷狄,假立非次,观其此情,亦可知矣。’”[289]此一事件促使陈霸先终于定下消灭王僧辩的决心。为准备周全,陈霸先一方面“密具袍数千领,及锦彩金银,以为赏赐之具”,另一方面“召徐度、侯安都、周文育等谋之,仍部列将士,分赏金帛,水陆俱进”。[290]趁着夜色,陈霸先的军队突入城中,袭杀王僧辩。在立萧方智为帝后,陈霸先可“甲仗百人,出入殿省”[291],完全掌控了对萧梁的生杀大权,取而代之就是早晚的事情了。到了梁太平二年(557)十月,梁敬帝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南梁灭亡。陈霸先称帝,改元永定,国号陈,建立南朝陈国政权。

【注释】

[1]《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2]《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

[3]《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续汉书》。

[4]《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9页。

[5]《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6]《后汉书》卷七十三《陶谦传》。

[7]《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8]《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9]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页。

[10]《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11]《魏晋南北朝史》,第31页。

[12]《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

[13]《三国志》卷十《荀彧传》。

[14]《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15]《曹操集·诗集·短歌行》。

[16]《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

[17]黄水华:《中国古代兵制》,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1页。

[18]《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

[19]《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20]《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

[21]《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22]《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

[23]《魏晋南北朝史》,第37页。

[24]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31页。

[25]《三国志》卷十六《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

[26]《三国志》卷十六《任峻传》。

[27]《三国志》卷十六《任峻传》。

[28]参见《魏晋南北朝史》,第114—115页。

[29]《中国历代战争史》第四册《三国》,第232页。

[30]《诸葛亮集》卷首《进诸葛亮集表》。

[31]《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32]《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33]《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34]《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35]《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36]《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37]另外四郡分别为曹操和孙权占有。曹操占据了南阳(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和章陵(治章陵,今湖北枣阳南),孙权占据了南郡(治公安城,今湖北公安北)和江夏(治武昌,今湖北鄂州)。

[38]《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注引《献帝春秋》。

[39]《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

[40]《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注引《献帝春秋》。

[41]《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注引《献帝春秋》。

[42]《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二《陕西一》。

[43]《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44]《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

[45]《三国志》卷四十五《邓芝传》。

[46]《三国志》卷四十五《邓芝传》。

[47]《三国志》卷四十五《邓芝传》。

[48]《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49]《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50]《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51]《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52]《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53]《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54]《三国志》卷四十六《孙坚传》。

[55]江东六郡分别为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吴移治建业,今江苏南京)、吴郡(郡治今江苏苏州)、会稽郡(郡治今浙江绍兴)、豫章郡(郡治今江西南昌)、庐陵郡(郡治初在石阳,吴移治高昌,今江西泰和西北)、庐江郡(郡治今安徽潜山)六郡。

[56]《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57]《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注引《魏略》。

[58]参见《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注引《吴历》。

[59]《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策传》。

[60]《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61]参见《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62][美]陆威仪著,李磊译,周媛校译:《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36页。

[63]《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

[64]《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

[65]《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66]《魏晋南北朝简史》,第38—39页。

[67]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中信出版社,2017年,第61页。

[68]《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策传》。

[69]《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

[70]《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

[71]《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

[72]《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73]《晋书》卷一《宣帝纪》。

[74]上计是古代中央对地方财政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朝廷据此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政绩。汉代颁布有专门的法规《上计律》。上计掾是古代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

[75]《晋书》卷一《宣帝纪》。

[76]《晋书》卷一《宣帝纪》。

[77]《晋书》卷一《宣帝纪》。

[78]《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14页。

[79]《晋书》卷一《宣帝纪》。

[80]《晋书》卷一《宣帝纪》。

[81]《晋书》卷一《宣帝纪》。

[82]《晋书》卷一《宣帝纪》。

[83]《晋书》卷一《宣帝纪》。

[84]《晋书》卷一《宣帝纪》。

[85]《晋书》卷一《宣帝纪》。

[86]《晋书》卷一《宣帝纪》。

[87]《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

[88]《晋书》卷一《宣帝纪》。

[89]《晋书》卷一《宣帝纪》。

[90]《晋书》卷一《宣帝纪》。

[91]《晋书》卷一《宣帝纪》。

[92]《晋书》卷一《宣帝纪》。

[93]《晋书》卷一《宣帝纪》。

[94]《晋书》卷一《宣帝纪》。

[95]《晋书》卷一《宣帝纪》。

[96]《晋书》卷一《宣帝纪》。

[97]《晋书》卷一《宣帝纪》。

[98]《晋书》卷一《宣帝纪》。

[99]《晋书》卷一《宣帝纪》。

[100]《晋书》卷一《宣帝纪》。

[101]《晋书》卷一《宣帝纪》。

[102]《晋书》卷一《宣帝纪》。

[103]《晋书》卷一《宣帝纪》。

[104]《晋书》卷一《宣帝纪》。

[105]《晋书》卷一《宣帝纪》。

[106]《晋书》卷一《宣帝纪》。

[107]《晋书》卷一《宣帝纪》。

[108]《晋书》卷一《宣帝纪》。

[109]《晋书》卷一《宣帝纪》。

[110]《晋书》卷一《宣帝纪》。

[111]《晋书》卷一《宣帝纪》。

[112]《晋书》卷一《宣帝纪》。

[113]《晋书》卷一《宣帝纪》。

[114]《晋书》卷一《宣帝纪》。

[115]《晋书》卷一《宣帝纪》。

[116]《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17]《晋书》卷二《文帝纪》。

[118]《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19]《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0]《三国志》卷九《夏侯尚传》。

[121]《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2]《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3]《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4]《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5]《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6]《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7]《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8]《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9]《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30]《三国志》卷四十八《孙皓传》。

[131]《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32]《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33]《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34]《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35]《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36]《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37]《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38]《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39]《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40]《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141]《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上册),第337页。

[142]《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43]《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44]《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45]《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www.xing528.com)

[146]《三国志》卷六十一《陆凯传》。

[147]《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48]《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49]《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50]《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51]《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152]《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53]《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54]《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55]《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56]《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57]《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上册),第462页。

[158]《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59]《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60]《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61]《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162]牧率是西晋时期设置的官职,指国家牧场中的低级官吏,也称牧帅。

[163]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世说新语笺疏》卷中之上《识鉴第七》注引《晋纪》,中华书局,2007年。

[164]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60—161页。

[165]《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66]《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67]《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68]《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69]《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70]《魏书》卷一百三《徒何段就六眷传》。

[171]《晋书》卷三十九《王浚传》

[172]《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73]《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74]《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75]《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76]《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77]《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78]《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79]《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

[180]《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81]《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82]《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

[183]《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

[184]《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

[185]《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

[186]《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

[187]《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

[188]《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五册《两晋》,第116—117页。

[189]《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

[190]《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

[191]《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

[192]《晋书》卷一百六《石季龙载记上》。

[193]《晋书》卷一百十四《王猛载记》。

[194]《晋书》卷一百十四《王猛载记》。

[195]《晋书》卷一百十四《王猛载记》。

[196]《晋书》卷一百十三《苻坚载记上》。

[197]《晋书》卷一百十四《王猛载记》。

[198]《晋书》卷一百十五《苻登载记》。

[199]《资治通鉴》卷一百二《晋纪二十四》,海西公太和四年十一月。

[200]《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01]《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02]《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03]《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04]裘士京:《试论刘裕》,《史学月刊》1984年第2期。

[205]《宋书》卷二《武帝纪中》。

[206]参见《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五册《两晋》,第381—382页。

[207]《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08]《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五册《两晋》,第397页。

[209]《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上册),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第578页。

[210]《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上《形篇》。

[211]《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12]《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13]《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14]《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15]《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16]《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17]《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18]《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19]《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中《势篇》。

[220]《宋书》卷四十八《朱龄石传》。

[221]《宋书》卷四十八《朱龄石传》。

[222]《宋书》卷二《武帝纪中》。

[223]《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上册),第588页。

[224]《宋书》卷一《武帝纪上》。

[225]《宋书》卷五十《胡藩传》。

[226]《宋书》卷五十《胡藩传》。

[227]《宋书》卷四十五《王镇恶传》。

[228]《宋书》卷四十五《王镇恶传》。

[229]《宋书》卷四十五《王镇恶传》。

[230]《宋书》卷四十五《王镇恶传》。

[231]《宋书》卷四十三《檀道济传》。

[232]《宋书》卷四十三《檀道济传》。

[233]《宋书》卷四十八《朱龄石传》。

[234]《宋书》卷四十八《朱龄石传》。

[235]《读通鉴论》卷十五《宋武帝》。

[236]《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八》,成帝咸康四年十一月。

[237]《魏书》卷二十四《张衮传》。

[238]《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上《谋攻篇》。

[239]《资治通鉴》卷一百七《晋纪二十九》,孝武帝太元十三年八月。

[240]《魏书》卷二十四《张衮传》。

[241]《魏书》卷二十四《张衮传》。

[242]《资治通鉴》卷一百八《晋纪三十》,孝武帝太元二十年九月。

[243]《资治通鉴》卷一百八《晋纪三十》,孝武帝太元二十年九月。

[244]《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下《九地篇》。

[245]《资治通鉴》卷一百七《晋纪二十九》,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十月。

[246]《资治通鉴》卷一百八《晋纪三十》,孝武帝太元二十年十一月。

[247]《六韬》卷三《龙韬·军势》,《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一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7年。

[248]《诸葛亮集·文集》卷四《将苑·机形》。

[249]《魏书》卷二《太祖纪》。

[250]《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51]《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52]《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253]《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254]参见《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277—278页。

[255]《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56]《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57]《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58]《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59]《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60]《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61]《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62]《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63]《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264]薛海波:《武川镇豪强酋帅在西魏北周府兵体系地位考论——兼析陈寅恪府兵制研究的相关观点》,《文史哲》2016年第1期。

[265]《中国历代战争史》第六册《南北朝》,第375页。

[266]《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梁纪十二》,武帝中大通六年四月。

[267]《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梁纪十二》,武帝中大通六年六月。

[268]《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269]吴佳临:《宇文泰政治军事集团发展壮大的历程探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270]吴佳临:《宇文泰政治军事集团发展壮大的历程探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27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40页。

[272]谷霁光:《谷霁光史学文集》第一卷《兵制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66页。

[273]《周书》卷十七《刘亮传》。

[274]《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275]《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276]《两晋南北朝军事史》,第373页。

[277]《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78]《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79]《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80]《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81]《陈书》卷二《高祖纪下》。

[282]《梁书》卷五十六《侯景传》。

[283]《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84]《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85]《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86]《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87]《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88]《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89]《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90]《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291]《陈书》卷一《高祖纪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