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敬业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敬业精神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教育对于敬业精神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教师有尊重幼儿的态度,关爱幼儿。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敬业精神,是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由于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教育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教育过程的创造性,教育手段的主体性及教育周期的长期性等,激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敬业精神势在必行。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敬业精神

每个行业都有其敬业精神。学前教育对于敬业精神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教师有尊重幼儿的态度,关爱幼儿。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敬业精神,是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敬业不仅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由于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教育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教育过程的创造性,教育手段的主体性及教育周期的长期性等,激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敬业精神势在必行

(一)加大政府投入,以薪保稳,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敬业精神

因为,如今的社会,私立幼儿园多数较多,并且教师权益保障较不健全,需要有关政府出台相关措施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与保障教师的利益。此外,面对一些偏远地区幼儿教育师资不到位的情况,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各地各级政府应实行统一的教师资质管理办法,学前教师的薪资待遇、事业编制、职称评定应与中小学相同,从物质方面保障教师的生活,是提升教师敬业精神的前提。

(二)完善幼儿园管理,整肃不良风气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实施教学活动的平台,也是幼儿生活、学习、玩耍的物质载体。园内各项制度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一个良好、温馨的教学、学习环境,是教师教好学、学生学好的强有力保障。

(三)规范对民办园师资的管理和监督

私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力量,因其资金有限,所以一些私立幼儿园各项设施不健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专业平不高,缺乏敬业精神。相关部门要时常检查私立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同时要求教师持证上岗。

(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内在敬业动力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个人素质的强弱是决定其能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其敬业精神。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要增进其强内在敬业动力,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学识,增强施教的方法与技能,提高职业道德水准,使幼儿教育工作体现出专业性。

【注释】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43-144.

[2]史铁尔.整体着眼提升社会工作职业认同[M].社会工作,2007(10):8.

[3]魏淑华,宋广文,张大均,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量表[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55-60,75.(www.xing528.com)

[4]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等,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152-157.

[5]于慧慧,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来自湖南省小城市中学的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10-11.

[6]雅琪贝儿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92.

[7]斯琴.论“师爱”的特征与功能[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24(6):85-86.

[8]卢梭.李平沤,译.爱弥儿: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5.

[9]韦禾.儿童的权利——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中国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6(6):76-79.

[10]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M].教育,2009(34):62.

[11]《教育的母的:尊重生命》,百度文库.

[12]王国轩.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百度文库.

[14]引自韩愈师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