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时期的中华大地: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

宋朝时期的中华大地: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把军权、政权、财权和司法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在了皇帝手中。1038年,在北宋的西北部,党项族拓跋部首领李元昊定都兴庆,国号大夏,历史上称为“西夏”。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

宋朝时期的中华大地: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

14.宋朝时期的中华大地

唐朝末年,政治败坏,藩镇割据,土地高度集中,社会矛盾加剧,连年的饥荒导致了黄巢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虽然最终失败但影响极大,基本上宣告了唐朝的末日。904年,背叛农民起义军的朱温杀死唐朝宰相和唐昭宗,自立为帝,国号“梁”,自此开始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唐朝立国289年,至此灭亡。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用了20年的时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局面,开封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

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把军权、政权、财权和司法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在了皇帝手中。此时的社会经济、农业都有很大发展,对外贸易业很发达,文化也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但是,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的种种措施矫枉过正,重文轻武,造成了国家积贫积弱,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矛盾也无法调和。公元1127年,内忧外患的北宋招来了“靖康之耻”,逐渐走向灭亡。

当时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有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一词原意是镔铁,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辽国的建立使北部中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统一,在一个强大政权的统一管辖下,北方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公元982年至1031年耶律隆绪在位时,辽国发展到了顶峰,全国政治经济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是辽国的盛世。

辽在与中原和西部各国的交往中,融汇众长,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契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部落氏族社会过渡形成奴隶制度社会,并在向封建社会跃进的同时统治了中国北部,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为中国北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当时辽国与北宋并存,双方经常发生战争,1125年,大辽被崛起的金国和宋朝联军消灭,随后的几十年分别分裂出了北辽、东辽、后辽、西辽等国家,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的政权——后西辽被元朝(蒙古)所灭,辽国的历史结束。

1038年,在北宋的西北部,党项族拓跋部首领李元昊定都兴庆,国号大夏,历史上称为“西夏”。建国后,西夏和北宋时战时和,先后爆发了三川口、好水川、麟府等战役,双方订立了《庆历和议》。他们同辽国也是既有联合也有摩擦,1123年金国灭辽之后,他们转而向金称臣,后来北宋被灭,西夏和金、南宋并存。1227年,西夏被蒙古族所灭。(www.xing528.com)

金国最初是在辽统治下的女真部发展起来的,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国号“大金”。之后他颁布法令,造文字,改革军事制度,使金国迅速强大起来。1120年,宋、金缔结了“海上之盟”,约定联合攻击辽国。北宋“靖康之耻”后,金国灭掉了北宋,夺得了在中原的统治权力。后来金世宗即位,金形成了多民族的统治核心,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发展。金朝后期,政治腐败,统治者对中原人民和女真下层人民的掠夺和压迫极为残酷野蛮,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各地起义不断,极大地动摇了金朝统治。1234年,当蒙古大军踏着铁蹄南下时,金国灭亡。

金国灭亡之后的一个月,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重建了宋朝,后来南行到临安(今杭州)建都,南宋由此开始。南宋自建立开始就与金国对峙,但是由于国家积贫积弱,一直在战战兢兢中过着屈辱的日子,虽然有李纲、宗泽、韩世忠岳飞等一批能征善战的爱国将领,但是求和派把持朝政和朝廷的软弱,导致了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了《绍兴和约》:南宋向金国称臣,并割地纳贡。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半壁江山,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到了后期,奸臣专权政治黑暗,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蒙古国为“大元”,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宋战争,1279年,败走无路的宋王朝宣告灭亡。

中国的宋代虽然在军事方面节节败退,但是文化艺术成就却是一直在进步,宋朝的文化堪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顶峰。绘画艺术在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其风格受到宋代的政治、经济的盛衰影响很大。唐代发达的宫廷人物画转向描绘市井风俗的宋代风俗画,山水、花鸟的写实艺术手段也远胜唐人。在书法方面,北宋后期出现的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打破了晋代二王和唐代颜真卿柳公权书法的严整格局,创立了抒发个性的书风。

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推动之下,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被誉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成就也令人瞩目。

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宋朝先后在广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今宁波)、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泉州在南宋晚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朝海外贸易分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其中民营外贸占大宗。元丰三年,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而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里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蕃商犯罪处罚规定。现在广州和泉州城内仍然有许多藩客墓,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

当时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有:大食、大秦波斯、占城等欧亚地区58个国家。宋朝出口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五金等,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对宋代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南宋时期,民间有大量的走私贸易,由于宋朝铜钱信用佳,被大量走私到东南亚和西亚,当时的朝鲜和日本更是停用了自己的硬通货,改用宋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