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

艺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的手、脑、心并用,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有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在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心理、语言、情感、意志力、创造力、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因此,通过艺术教育调整情绪进而调整生理状态,可以促进或维护身体健康。艺术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能够发展儿童的想象、联想和思维能力。

艺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

艺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人类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的手、脑、心并用,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有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在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心理(感知觉、记忆力、想象和思维等)、语言情感、意志力、创造力、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一)促进学前儿童大脑功能的均衡发展

人的大脑是由两个半球组成的,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人的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学习、概念构成、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等,而右脑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识别图形等。虽然人脑的两个半球功能不同,但并不是互相割裂的,大脑的两个半球通过脑桥联结起来,构成一个高度统一的复杂系统。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均衡发展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因为任何复杂的人类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大脑两个半球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完成,而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大脑两个半球功能的均衡发展。学前初期,儿童以知觉行动思维为主;学前阶段的中后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前阶段的各种生动形象的艺术活动是由右脑负责控制完成的,因此,对学前阶段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是符合其大脑发育规律的。[3]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大脑两个半球的均衡发展。任何一项艺术活动都要由大脑两个半球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是知觉与抽象、情感与理智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左右半球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例如音乐,从事不同的音乐活动时,大脑的各个中枢所接受的刺激量是不同的,因而获得的锻炼和发展也是不同的。在音乐表演活动中,运动及运动感觉中枢将担任更多的控制、调节工作;而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中,更多的中枢将参与信息的收集、加工、输出的过程。所以,过分偏重运动技能训练的音乐教育,特别是那些欠缺情感和思维介入的表演技能训练,可能更多地对运动中枢和运动感觉中枢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其他中枢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任何艺术活动都需要左右脑协同发挥作用,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刺激右脑的发育,还可以增强左脑的各种功能,进而促进儿童左右脑功能的均衡发展,为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生理和心理的基础。

(二)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学前阶段是身体迅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身体各部分技能的发育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尤为重要。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与学前儿童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紧密相连。在各种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中,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各部位的大小肌肉、骨骼和韧带,提高神经系统反应的速度和协调能力,增强心肺等器官的耐受力。特别是经常参加韵律活动的儿童,更有可能获得健美的体形、端正的姿态和良好的发育。即使是歌唱活动,也能对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呼吸器官的发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理活动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活动也是身体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情绪”这一心理状态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的,如肌肉、血管、内脏及内分泌器官的机能,都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通过艺术教育调整情绪进而调整生理状态,可以促进或维护身体健康。学前儿童在科学的艺术教育活动中,能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儿童天生好动的需求容易在舞蹈活动中得到满足;音乐中的节奏要素能够节省体能消耗,使机体内部环境形成最佳状态,从而使生理上的自我需求容易得到满足;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更为密切的人际关系,使心理上希望获得接纳的需求得到满足;绘画、雕塑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得到满足……以上这些内部需要的满足可以直接引发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体验,而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是保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维护、增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4]

(三)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语言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前儿童在大量接触优秀歌曲和有节奏地朗诵诗歌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音乐语汇,而且扩大了词汇的积累,增加了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语言学习是一种听辨、记忆、再现声音符号的学习。如果教师在教儿童朗诵诗歌、唱儿歌时,明确要求吐字清楚,会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口齿清楚的表达习惯。此外,音乐与诗歌富有高低、快慢、强弱等节奏变化,让学前儿童获得愉悦的体验,这对提高学前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很有益的。

(四)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能够为儿童感知觉、记忆、想象、联想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的锻炼机会。比如,音乐活动主要是借助听觉器官来进行的。音乐认识活动首先要建立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人类的听觉器官是在长期自觉使用的过程中获得高度发展的。在音乐教育中,儿童学习分辨声音的高低、长短,音量的强弱,不同声音的音色、音质等会使儿童的听觉敏锐程度不断提高,而听力的发展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及今后一生的学习都有影响。可见,及早地、更多地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种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和环境,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觉探究,学前儿童听辨声音的能力和自觉性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美术被称为视觉艺术,美术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出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引起人的情绪律动,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5]3—6岁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用多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通过大脑去思考、理解、再现、加工、想象审美对象,表达自己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情感。

视觉能力的培养不仅涉及视觉感知、视觉辨别、视觉注意能力,还表现在记忆能力方面,即记忆音乐、绘画、文学、雕塑等艺术,再现这些艺术活动的能力。只有在对这些艺术活动进行记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艺术活动的形象进行审美感知。艺术活动的创造,也不可能脱离对其的记忆、再认和再现。

艺术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能够发展儿童的想象、联想和思维能力。现代科学的进步已逐步使人们认识到,想象、联想能力是思维活跃的创造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想象是由表象深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它与感知、记忆表象、思维等认识过程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绘画活动往往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而想象和联想又是学前儿童从绘画活动中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观察到: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孩子常常会在各种场合自发地开始并且旁若无人地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之中。(www.xing528.com)

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是儿童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在开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时,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帮助儿童发展记忆力、想象力、联想力。

(五)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和意志力的发展

情感是人因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是伴随着人的认识活动而产生的,同时又对认识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情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培养积极情感也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用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是声音的表现艺术。在学前阶段,儿童能够通过音乐作品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来发展自身的情感。儿童在学习音乐时,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美,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获得美的感受。积极乐观、活泼健康的儿童音乐作品,可以凭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启发幼儿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情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成长,促进积极情感的发展,塑造活泼健康的个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幼儿通过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活动和节奏鲜明的舞蹈律动,不仅可以增长其体力,还可以促进其他生理机能的发育,比如关节的灵活性、腿部肌肉的发育等。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亲切的目光,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柔和、清晰、简单的语言,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充满活力的优美舞姿的启发、引导下,性格情操得到陶冶,能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养成热情、开朗、大方、活泼的性格。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学前儿童情感体验的性质和程度能够十分明显地影响他们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

意志是人根据一定目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激发、维持、抑制等调节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个人成才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之一。艺术教育活动对学前儿童意志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绘画、唱歌都包含一定的艺术技能的学习。掌握艺术技能必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离不开顽强的意志力。如果儿童掌握了一项艺术才能,那他的坚持力和自制力都比没受过艺术教育的孩子强。因此,艺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

(六)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就艺术领域而言,创造力是指人们创作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的能力,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构思、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工具材料的方式方法、艺术作品的形状与尺寸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创造力一词也具有特殊的内涵,它主要是指儿童创造出对个人来说是全新的、独特的事物的能力。

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儿童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种艺术创作活动,使其创造力被激发出来。音乐、美术和戏剧等艺术活动都是比较自由的,儿童可以不受时空等外部因素的限制,大胆想象,自主创作,表达出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例如,在进行美术活动时,儿童会将自己过去的经验重新组合,创作出一些充满童心、童趣和童真的美术作品,其中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和完全凭主观想象的色彩,恰恰是儿童艺术创作力的最好体现。因此,艺术教育在开发儿童创造潜能、提升创造力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七)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个性化作为儿童人格发展过程的一个侧面,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获得独立的过程,即自我确立、自我形成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个体的需要、个人发展、自我实现、个体在世界上的唯一性等等。艺术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艺术作为一种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活动形式,以其丰富的色彩、造型、音响等让儿童从中感受到快乐,从而培养其对艺术的兴趣,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音乐和美术是沟通情感、表达思想的艺术活动,人们可以借助它们进行思想沟通,建立情感上的和谐关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艺术教育能够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人际交往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的交往观念和技巧。在各种集体的引导和协调下,儿童逐步懂得与集体保持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些与集体保持协调一致的方法,在与他人协同合作的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此外,儿童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养成的自觉遵守规则的自律性也是今后社会交往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