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万个为什么》首版主编及优化方案

《十万个为什么》首版主编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三编辑室编辑的,室主任王国忠成为《十万个为什么》最初的主编。这篇文章是王国忠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珍贵回忆。现据王国忠跟我的谈话以及《〈十万个为什么〉的曲折历程》一文,记述《十万个为什么》的发轫。《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虽然没有设主编,其实王国忠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主编。

《十万个为什么》首版主编及优化方案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三编辑室编辑的,室主任王国忠成为《十万个为什么》最初的主编。

王国忠出生于1927年7月,江苏无锡人。1947年考入无锡江南大学农科,1948年9月在江南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1952年7月在华东青年出版社及新少年报工作。1954年10月从华东青年出版社调到少年儿童出版社,任知识读物科科长。1957年,知识读物科改为第三编辑室,又称知识读物编辑室,王国忠任室主任。

《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是怎么来的呢?

2000年1月15日,我曾经请王国忠回忆《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经过。另外,笔者在写作本书时,《世纪》杂志主编沈飞德先生于2013年12月30日寄赠我《王国忠文集》,他是该书特邀编审。在《王国忠文集》中收入王国忠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曲折历程》一文,原是他为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35周年而写的,后来发表于《我与上海出版》一书。这篇文章是王国忠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珍贵回忆。现据王国忠跟我的谈话以及《〈十万个为什么〉的曲折历程》一文,记述《十万个为什么》的发轫。

王国忠告诉我,1958年“大跃进”时,少年儿童出版社出书的数量也跟着“大跃进”,比往年增加了许多,但是质量大幅度下滑。

王国忠说[1]:

这一段出版工作,一天出几本书讲讲速度,比数量,干劲十足地粗制滥造,却忘了、抛弃了图书的生命在于质量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到1958年秋,头脑冷静下来,回顾一下前一段徒劳无益的出版状况,认识到书籍出版要充分注意到稳定性、系统性、知识性,“质量第一”才是正道。

这样,在1959年迎接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竟然拿不出像样的书。于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心吸取“大跃进”的教训,出点有质量的书。编辑们在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们爱问“为什么”,从1959年年底开始,便准备着手编一套问答式的大型自然科学丛书。

王国忠说,当时,受苏联伊林《十万个为什么》的启示,也受《科学画报》的“为什么”专栏的启发。

我说,早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过一套《自然科学知识问答》,有点类似《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便是后来成为著名“右派分子”的葛佩琦。我曾经访问过葛佩琦,他说他原本是学物理的。我也看到过少年儿童出版社当时出版过一本墨绿色封面的小书,书名《一百个为什么》(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4月出版)。这些都是采用一问一答形式的科普读物。

王国忠说,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完整的一部作品,而他设想出版一本类似于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各篇独立的科学小品集,篇幅比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大。(www.xing528.com)

当时为了给这套书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编辑们想出二十几个书名,写在第三编辑室的黑板上。最后,大家不约而同选中了《十万个为什么》这个书名——这是伊林在1929年用过的书名。

王国忠说[2]:

几经酝酿,提出为高小初中的学生编写一套自然科学“百科”式的回答各种问题的书。不过,提出选题到实现计划,还走过一段曲折的路。这个选题,曾组织一个师范学校的七位老师编写,他们花去了近一年的课余时间,写了近六万字的稿件。可惜,问题都是顺着教科书上的知识提出的,内容都是教科书上的内容的延伸,解答问题用的语言也是教科书式的。如果出版,可能又是一本“短命”的书,从“质量第一”的要求出发,就把这本稿件否定了。这一段弯路提醒编辑室同志,要走新路,要创造一些新的工作方法,要突破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的框框。这一转变,才产生了第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王国忠说,《十万个为什么》编辑组共五人,即曹燕芳、黄廷元、张伯文、潘勋照、洪祖年。其中主要是曹燕芳,一个人负责数、理、化三册。其余几位在当时都是新手。

王国忠对我说:

你的第一本书稿《碳的一家》,属于化学,所以是由曹燕芳看的。她看了以后,认为不错,她交给我。我也认为文笔很好,就决定采用。问了一下,才知道你是北京大学的学生。

自从《碳的一家》出版之后,就看中了你,又约你参加写《科学技术新成就》《农业科学新成就》以及《揭开科学之谜》。同时还约你写《十万个为什么》,你写了化学分册。接着,又约你写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虽然没有设主编,其实王国忠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主编。

王国忠兼编辑与作家于一身。1999年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我主编的六卷本《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中,我便收入王国忠所创作的科幻小说《在海底世界》(1959年)《神桥》(1962年)《黑龙号失踪》(1963年)。他还写过《谈儿童科学文艺》一书以及科学童话《谁第一个迎接春天》《隐身大力士》《海龙王发愁》。在他的晚年,由沈飞德协助,编辑出版了《王国忠文集》[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