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描绘科学家的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描绘科学家的故事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远涛认为,《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创作以科学家为主,而老版以科普作家为主。这是《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走的是与《十万个为什么》前五版,尤其是开创《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迥然不同的路线,即科学家路线。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描绘科学家的故事

在1999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五版出版之后,从2004年起,我应邀担任箭牌公司的“送书大使”,每年都为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送书,其中主要就是送《十万个为什么》。

从2004年起,叶永烈应邀担任箭牌公司的“送书大使”,送《十万个为什么》到西部贫困地区

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十万个为什么》第五版出版12年,在2011年又开始启动《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编写工作。

其实,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早就列入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之中。2004年9月19日,四川《华西都市报》就已经发表报道《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等待小朋友们提新问题,叶永烈昨日来蓉与孩子们轻松对话》,透露《十万个为什么》在合适的时机将推出第六版:

昨日,叶永烈莅临成都,应邀参加“箭牌希望图书室”捐赠仪式和读书活动。此次活动向成都市区、达州灾区、甘孜、阿坝、凉山的20多所小学捐赠了价值超过30万元的图书,成都市区的100名优秀小学生获赠100套精装《十万个为什么》。

捐赠仪式上,叶永烈及《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亲临现场,与孩子们轻松对话。来自成都市红碾小学、实验小学、盐道街小学等学校的100位小朋友轮番发问,叶永烈饶有兴致地回答了他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为什么”。

“你当时为什么要写《十万个为什么》,当时你们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十万个为什么》真有十万个问题吗?”“你还会编写新的《十万个为什么》吗?”……近一小时的对话中,围绕《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们提了一连串问题。

“你们知道这本书里到底有多少个‘为什么’吗?”叶永烈微笑着给孩子们出了一道考题,孩子们面面相觑,谁也答不上来。叶永烈为大家揭秘:“‘十万个为什么’是借用一首英国诗人吉百龄的诗句,其实,书里的问题离十万个还差得远呢!第一版只有1 000多个‘为什么’,现在也只有3 000多个‘为什么’。不过,出这本书并不只是要让大家知道很多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学会提问,会提好的问题比知道问题的答案更重要。”

叶永烈说,《十万个为什么》到现在已经是第五版了,总印数超过了1亿册。他向小朋友们透露:“《十万个为什么》正准备出第六版,你们有什么新问题,都可以寄到少儿出版社去,没准将来就能编进书里呢!”

不过,出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毕竟是一个大工程,少年儿童出版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之后,终于在2011年开始启动——这时,离《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出版已经整整半个世纪。

《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是名声在外,《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受到高度重视,中国科协、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都高度重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出版工作。

这一回,连李名慈也退休了。半个世纪,我目击《十万个为什么》编辑班子换了一批又一批。

这一回,我结识了两位年轻人: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李远涛,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洪星范,出任《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这两位年轻人的年纪比《十万个为什么》还小。当《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问世时,他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

李远涛出生于1969年9月。比1961年诞生的《十万个为什么》“小”8岁!(www.xing528.com)

洪星范则说起自己当年是《十万个为什么》“文化大革命”版的小读者[1]:

从小就没有收藏的习惯,加上大学与工作又辗转于不同的城市,少年时代读过的书几乎已经散尽,只剩下残缺不全的两套书一直陪伴着我,至今还默默地立在办公室的书橱里。这两套书是“不幸”的,由于我的粗心大意,1970年印刷的“文化大革命”版《十万个为什么》只剩下7本,1983年印刷的《上下五千年》也缺了第一本;这两套书也是“幸运”的,经过三四十年的沧桑岁月,它们跟随着我从小城南阳到“天堂”杭州,最后竟回到了它们诞生的地方——少年儿童出版社。

但是他们干工作很有魄力。他们仔细研究了《十万个为什么》各个版本,结合当今的图书市场情况,提出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组稿方针。

李远涛认为,《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创作以科学家为主,而老版以科普作家为主。这是《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与以往最大的不同。

李远涛认为,“我找每个学科前沿科学家来做,他们有前沿性,他们清楚这一学科的发展是什么,变化是什么,他知道什么问题重要。”“我们希望科学家,参与科学实践的人都能参与其中,《十万个为什么》历史上从未动员过如此多的科学家。”

李远涛还说,“让科学家担任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主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把科学性放在第一位,有趣放在第二位,每一个条目是不能出错的,然后才是生动有趣,所以主要作家是科学家。”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走的是与《十万个为什么》前五版,尤其是开创《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迥然不同的路线,即科学家路线。其中,尤其强调院士挂帅。

李远涛认为,这是新旧版《十万个为什么》最大的不同。“我们从一开始就希望新版跟旧版相比有很大不同,甚至希望做完全不同的东西。”“我们希望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都有各自的体系,不能只有一堆问题放在那里。”

洪星范也认为,《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要求作者本人对某一领域的学科有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专业的学者来进行专业回答,不能是二手资料的拼凑,“没有科研的基础和第一手材料,很难进行科普写作。如果是拼凑,文字一生动起来就会‘豁边’。”

其实,《十万个为什么》第五版已经在朝这一方向努力,聘请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为主编,由2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了这部书的编委会。

这一回,少年儿童出版社聘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协会主席韩启德院士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总主编。

韩启德在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总主编之后指出: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非凡的出版物,20世纪60年代这部著作掀起了科普阅读的风气,改革的春风又使这部书再次创造辉煌,50年来,它为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养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编纂和出版工作,一方面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采用市场经济手段,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宣传、教育、科技、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为《十万个为什么》搭建各种有效的工作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各个分会要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编写推广作为学会的重要工作任务。

据报道,《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编写阵营强大,由百余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担任编委,数十位中国第一流的科学家担纲分卷主编和副主编,同时还有一大批科普作家参与第六版的编写。

后来,据《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编辑部统计,115位院士参与前期策划,21位院士担任分册主编。与《十万个为什么》第五版2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编委会相比,第六版动员的院士人数更多。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实行院士挂帅的科学家路线,与《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路线完全不同,作品的风格也全然不同。应当欢迎百花齐放。至于究竟哪一种风格更受读者欢迎?时间会作出选择,读者会作出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