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曾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忠实读者

我曾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忠实读者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9年,伊林写了《十万个为什么——室内旅行记》。可是,伊林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带领读者进行的室内旅行,全部“旅程”不过几米而已,旅行的地方又是司空见惯的——我们的家中。我发觉,伊林如同一位万能博士似的,懂得“十万个为什么”。自从读了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我记住了他的名字。

我曾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忠实读者

我非常喜欢读书,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我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

我先是看家里的书。父亲有几书橱的书,让我看光了。我便到学校图书室、少年之家去借。后来,又向市图书馆、温州市文化馆图书室申请借书证。于是,我手中有好几个借书证。

那时,我最爱看小说。像《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看了好几遍。我还爱看《把一切献给党》《普通一兵》《真正的人》《团的儿子》《表》《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很崇拜书中的英雄人物。

那时,我也很爱读科普书籍。有一次,我借到一本翻得很旧的《科学家奋斗史话》,一口气把它看完,接着又看了一遍。我懂得了科学家不是天生的,而是“奋斗”出来的。我还读过苏联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趣味几何学》。至今,我仍记得其中一些内容。比如,一个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忽然感到脖子痒痒的,顺手一抓,抓住的竟是一颗子弹!这是因为敌人射来的子弹的方向、速度跟飞机差不多。这个有趣的故事使我明白什么叫“相对运动”。同样,读了“西瓜穿钢板”,使我明白了西瓜能够穿过迎面飞驶而来的坦克的钢板,这也是“相对运动”的缘故……我特别喜欢这些用文艺笔调写成的富有趣味的科普读物。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热情的“导游”,带领着我进行了一次奇特的“旅行”——室内旅行。

旅行的第一站是自来水龙头,第二站是炉子,然后依次为餐桌、厨房搁板、碗柜子,终点站为衣橱

这本书的书名,便叫《十万个为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著名科学文艺作家米哈伊尔·伊林。其实米哈伊尔·伊林是笔名,他的真名为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

伊林在1895年12月29日(俄历)诞生于乌克兰的阿尔条莫夫斯克,1953年11月15日逝世,终年58岁。

伊林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家,在肥皂厂里担任技术工作。他父亲很喜欢文学,他祖母常给小伊林朗诵诗歌。伊林从小就受到科学和文学的熏陶。

伊林的家庭充满文学气氛。伊林的哥哥马尔夏克是苏联著名的诗人。伊林的妹妹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小说《古丽雅的道路》即《第四高度》的作者。伊林的妻子谢加尔也是儿童文学作家,曾与伊林合著过好多书。

伊林从9岁开始,就写了很多有关火星、热带森林、美洲豹鳄鱼的诗。

伊林在小时候,就常常迷醉于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中。他中学毕业时,因成绩优秀而获得学校颁发的金质奖章。后来,他考入彼得堡大学,念数学物理系。一年后,他又转学化学工程系,于1925年毕业,成为一名化学工程师,在一家脂肪酸工厂工作。

伊林在上大学时,用心学习数、理、化基础知识,并涉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由于他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因此他早在大学毕业前,便开始用文艺笔调来写作科学文艺作品。用伊林自己的话来说,科学文艺就是“用科学全副武装起来的文学”。

苏联著名科学文艺作家伊林

伊林著的《十万个为什么》

从1924年底起,还在大学念书的伊林就开始为当时的少年儿童杂志《新鲁滨逊》写一些文艺性的科学短文,其中绝大部分是化学知识,这家杂志为他专辟了“化学栏”。

他的第一篇作品便用伊林为笔名,此后一直沿用下去。

1926年,伊林写了第一本书《不夜天》(又名《桌上的太阳》),用饶有趣味的笔调写出了蜡烛和灯的故事。

1927年,31岁的他出版第一本书《不夜天》。

1929年,伊林写了《十万个为什么——室内旅行记》。

本来,旅行么,总是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总是要去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才能感到新鲜、有趣。可是,伊林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带领读者进行的室内旅行,全部“旅程”不过几米而已,旅行的地方又是司空见惯的——我们的家中。然而,每到一站,“导游”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都使我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要用水来洗?”

“我们为什么要喝水?”

“有没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

“火柴为什么会着火?”

面包里面的小窟窿是哪儿来的?”

“为什么铁会生锈?”

“为什么衣服会使人暖和?”

“穿三件衬衫暖和呢,还是穿一件三层厚的衬衫暖和?”

……

哦,一连串的问号,无穷尽的为什么。作者引用了英国诗人吉百龄的诗句:

五千个在哪儿,

七千个怎么样,

十万个为什么!

吉百龄,又译为吉卜林。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英国短篇小说大师,诗人,19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百龄1865年生于印度孟买,他的父亲是艺术学校的校长、艺术家,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馆长。在印度的经历,使吉百龄熟悉印度的自然风光和民间传说。后来,他移居美国,开始发表关于印度的《丛林之书》《丛林之书续集》等作品。

伊林从吉百龄的诗句中,选用“十万个为什么”作书名——尽管书里的为什么并没有“十万个”。在俄语中,“十万”——“一百个千”,用来形容多。

英国诗人吉百龄

其实,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小书,写了20来个“为什么”,只有五万多字,但是,伊林的这本《十万个为什么》迷住了我。我发觉,伊林如同一位万能博士似的,懂得“十万个为什么”。他不仅仅是懂得,而且擅长于用生动、活泼、通俗、明白的语言讲述这些为什么。伊林把科学与文学融合在一起,用文学的笔调描述科学。读他的书,津津有味,比小说还好看。

说起来真有意思:小时候,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长大了,我写了《十万个为什么》。

自从读了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后来我还读了伊林的其他科学文艺作品,如《五年计划的故事》《几点钟》《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等等。

伊林第一部轰动苏联文坛的作品,是1930年出版的《五年计划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伊林用生动、风趣的文笔,形象地宣传了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高尔基正在意大利,看到这本书。起初,他怀着很不满意的心情翻看《五年计划的故事》,因为他接连收到的几本儿童读物在他看来都很糟糕。然而,唯独这本书非同凡响,出类拔萃,高尔基看着、看着,就禁不住高兴地笑起来了。高尔基十分赞赏这位青年作家的才华,随即给伊林写了一封信:“《五年计划的故事》的成就使我非常高兴——这个成就有很大的意义!”后来,在1935年,高尔基亲自为伊林著《人和山》一书写序时,曾这样写道:“美国读者对于本书著者伊林已经是很熟悉的了。他所著的《五年计划的故事》一书,在欧洲到处风行,并且已经译成了日文和中文,如果我没有弄错,在纽约也不只大量印行了一版,而是好几版了。《五年计划的故事》的杰出成就,说明了伊林‘简单明白地讲述复杂现象和深奥事物的罕有才能’。”

高尔基称伊林“有着简明扼要地描述复杂现象和深奥事物的罕见才能”,这句话其实点出了科普作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

一方面由于伊林得了肺病,不适宜在化工厂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伊林在科学文艺创作方面显露了才华。于是,从《五年计划的故事》以后,伊林便专门从事科学文艺创作。(www.xing528.com)

伊林和他的妻子谢加尔一起,写出了《人和山》(1935年)《今天和明天》(1937年)《人和自然》(1937年)《人怎样变成巨人》(1946年)《原子世界旅行记》(1948年)《行星的改造》(1951年)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另外,伊林还写了《文学与科学》《科学家的试验和作家的技巧》《论科学文艺读物及其性质》《谈谈科学》《科学家传记》《论儿童科学读物》《科学故事》等七篇科学文艺创作理论文章。

据不完全统计,伊林的作品在世界各国用44种语言、269种版本,一共印行了5亿多册!法国的一家报纸称誉伊林的作品是“科学的诗篇”!

伊林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就在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在伊林的作品里,字里行间充满对剥削、压迫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憎恨,充满对劳动自由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例如,他在《五年计划的故事》中,便曾这样写道:

“在美国,机器对于工人不是助手,不是朋友,而是仇敌。每架新机器,每种新发明,总是把成千成万的工人抛弃在街上。但是我们怎样呢?我们机器越多,工作越容易,工作日就越短,大家的生活光明、快乐。”

在伊林的著作中,他所尽情讴歌、热情称颂的,那就是“劳动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无论科学文艺作品描述的是什么,他的主人公永远只有一个。这个主人公就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

“我无论写什么东西,所描述的英雄们,永远是劳动的人——那种靠自己的创造性的思想和巧妙的双手,创造了钟表,创造了瓷器,创造了纸,创造了书,创造了显微镜,创造了机器的人。”

伊林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知识面非常宽广,常常纵横捭阖:纵——讲述某项科学的发展史,从古代一直谈到现代,如数家珍;横——讲述这项科学的各种应用,从工业、农业一直谈到医药卫生、国防,如谈家常。伊林在写作一本书之前,总是先要熟读有关的几十本科学著作,钻研科学杂志上的几百篇文章。正因为这样,他的著作不仅使广大青少年读者获益不浅,就连专家们也爱不释手。据说,一位手表厂的工程师曾把《几点钟》一书读了十遍以上,因为这本书中所讲的钟表发展史,就连这位工程师在大学中也没有读到过!

伊林作品不仅知识丰富,而且他善于从人与大自然斗争的高度去加以论述。在伊林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一棵棵知识之树,而且可以领略整个知识森林的风光。在当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各门科学常常纵横交错在一起,更需要从不同角度,从综合的角度,论述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斗争。

伊林作品的第三个特点是有趣而浅显,正如人们说的:“写得几乎像一本长篇小说,有奇谈逸事、有情节、有诙谐,使得那些除了小说之外什么书籍也不看的人,都要读它。”

伊林非常善于把文学与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用生动的比喻,用典型的事例,用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故事。

高士其曾用十六个字,概括了伊林作品的写作特点:“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1954年6月1日《人民日报》)

总之,伊林作品之所以成功,正是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准确的科学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系统地翻译出版了伊林的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总书名为《伊林选集》,自1953年起,出版了九册:

第一分册《十万个为什么》(郑缤译)

第二分册《不夜天》(邹信然译)

第三分册《黑白》(祝贺译)

第四分册《几点钟》(祝贺译)

第二册《在你周围的事物》(王学源译)

第三册《五年计划的故事》(董纯才译)

第四册《人和山》(王学源译)

第五册

第一分册《征服大自然》(王洪译)

第二分册《行星的改造》(王汶译)

第六册《人和自然》(王汶译)

第七册

第一分册《自动工厂》(符其殉译)

第二分册《原子世界旅行记》(王洪译)

第八册

第一分册《人怎样变成了巨人》第一部(王汶译)

第二分册《人怎样变成了巨人》第二部(王汶译)

第三分册《人怎样变成了巨人》第三部(王汶译)

第九册《建设共产主义的人民》(祝贺译)

伊林作品在中国曾产生很大的影响。伊林曾为中文版的《伊林选集》写了代序《从莫斯科到中国》,指出:

“我们知道:在人民成了自己的土地的主人,自己的山岭和平原的主人,自己的江河和湖沼的主人,自己的矿物和矿藏的主人的那些地方,一切自然力都属于人民,并驯服地执行着人民的意志。当我写书的时候,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种思想,所以我认为:正是这种原因,给我的书籍开辟了从莫斯科到中国的道路。”

伊林作品,给了我深刻的影响。

除了伊林之外,我还读了苏联其他科学文艺作家的作品。

其中,我系统地读了苏联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的作品。别莱利曼是一位多产作家,写了《趣味物理学》《趣味代数学》《趣味力学》《趣味天文学》《趣味几何学》等作品,也深受读者欢迎。然而,他的作品文艺性比伊林差,有的属通俗科普读物。就作品内容的知识深度来说,别莱利曼的比伊林的要深,适合于初中以上的青少年阅读。他的《趣味物理学》,在苏联印刷了五十多版。

我在上大学之后,细细读了费尔斯曼(1883—1945年)的科普作品。费尔斯曼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矿物学家,他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热心为青少年写作科普读物和科学文艺作品。他的代表作是《趣味地球化学》,此外还写了《我的旅行》《岩石回忆录》《宝石的故事》等几本书,有的属通俗科普读物。费尔斯曼的作品,受到阿·尼·托尔斯泰的称赞,说他是“写石头的诗人”。

我饶有兴味地读了苏联科普作家依·尼查叶夫(原名雅可夫·潘)的作品。依·尼查叶夫是一位年轻而颇有才华的作家,但非常可惜,他只写过一本《元素的故事》便在1941年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中牺牲了。他担任过《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辑。他所写的《元素的故事》,是“一本趣味浓厚的探险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人类的思想,探险的场所是科学家的实验室。”这本新颖而引人入胜的科学文艺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1962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依·尼查叶夫的《元素的故事》中译本(滕砥平译)。由于依·尼查叶夫英年早逝,在他去世之后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元素。应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我为依·尼查叶夫的《元素的故事》续写了《元素的新故事》,附于《元素的故事》书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