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梦皮影戏和皮影艺人建档工作迟缓

云梦皮影戏和皮影艺人建档工作迟缓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非遗”进行建档,成为“非遗”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举措。由此可见,国家宏观层面对于“非遗”建档工作和“非遗”传承人建档工作的重视。然而,在对云梦县的实地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还是档案管理部门都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对云梦皮影戏和皮影艺人进行建档工作。这种存在于建档双方的意识欠缺现象,直接阻碍了云梦皮影戏和皮影艺人建档工作的开展。

云梦皮影戏和皮影艺人建档工作迟缓

云梦皮影戏涉及的档案种类多样,成分复杂。具体而言,包括各种造型的皮影本身,皮影的雕刻技艺传承资料,皮影的绘画技艺传承资料,皮影戏传承剧目,皮影艺人的口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以及皮影艺人的相关实物资料如获奖证书、手稿等。这些档案涵盖了纸质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数字档案等多种保存形式。对于这部分档案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整个云梦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随着一大批老一代的皮影艺人离世或者淡出演出舞台,相关档案必然会出现遗漏和损毁。因此,地方政府必须组织当地文化部门和档案部门加强对于皮影档案的保护。

早在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规定“非遗”的“保护”包含遗产各个方面的立档。2005 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 号),意见中规定“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28]。201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再次强调“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遗’调查,应当对‘非遗’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对“非遗”进行建档,成为“非遗”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举措。国务院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将“非遗”建档工作的内容明确概括为“搜集、记录、分类和编目”。具体来说,就是积极收集有关的实物与资料;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和编目[29]

另一方面,由于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中扮演着传承主体的角色,对于“非遗”的传承至关重要,因此,我国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非遗”传承人档案的建立。2008 年5 月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应采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建立,全面记录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遗”表现形式、技艺和知识等,有计划地征集并保管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建立有关档案[30]。2012 年,文化部印发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重点提出全面实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由此可见,国家宏观层面对于“非遗”建档工作和“非遗”传承人建档工作的重视。

云梦皮影戏作为云梦县“非遗”乃至湖北“非遗”的典型代表,理应受到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和档案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也应该承担起为云梦皮影戏和皮影艺人建档的重任。然而,在对云梦县的实地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还是档案管理部门都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对云梦皮影戏和皮影艺人进行建档工作。云梦县档案馆馆长在调查中谈道:“皮影戏建档工作虽然是档案部门的责任,但是皮影戏作为‘非遗’,其保护的职责主要在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等文化部门,由文化部门建立档案之后,根据《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 年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馆为它们提供保管场所。”而事实上,当地的文化部门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只关注“非遗”的传承,对于“非遗”档案工作相对忽视。因此,建档工作的两个主体——档案部门和文化部门对于建档的职责权限划分十分混乱。另外,由于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加上当地文化部门和档案部门的宣传不到位,一些皮影传承人还不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所保管的皮影档案的重要性,甚至对于档案的收集工作有抵触情绪,认为自己所保管的皮影和相关资料、图片、奖杯、证书等是个人私有财产,档案部门和文化部门无权对这些档案进行征集。这种存在于建档双方的意识欠缺现象,直接阻碍了云梦皮影戏和皮影艺人建档工作的开展。再者,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都没有对“非遗”建档工作的流程进行具体规范,在一些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中只对“非遗”建档的主体、流程和主要技术手段进行了初步规划,如《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及《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31]。因此,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建档部门只是对相关档案管理业务规范进行简单复制。总而言之,上述表现在建档意识欠缺、建档主体职责权限划分混乱、工作宣传不到位、建档工作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云梦皮影戏的相关建档工作开展缓慢,使得皮影戏保护面临着“人走技失”“人亡档失”的危机。

【注释】

[1]佚名:《淮海地区非遗国家级项目——皮影戏》,[EB/OL].[2012-5-25].http://hich.xzit.edu.cn/ycml/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0.

[2]徐青云:《论民间艺术皮影戏的继承与发展》,《新闻研究导刊》2014 年第5 期。

[3]王传历:《中国皮影戏的起源研究综述》,《大众文艺》2012 年第6 期。

[4]张耒:《续明道杂志》,中华书局1990 年版,第25 页。

[5]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百戏伎艺”,三秦出版社2003 年版。

[6]孙颖:《皮影戏中国最古老的“电影”》,孔子学院,2012 年第3 期,第80 ~84 页。

[7]薛海萍:《浅谈皮影戏发展渊源与新途径传承》,《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11 期。

[8]黄艳:《中国皮影戏在各时期的发展特点研究》,《兰台世界》2016 年第12 期。

[9]《皮影戏的分类》,[EB/OL].[2016-7-9].http://www.xijucn.com/piyingxi/20091217/13 082_2.html.

[10]薛海萍:《浅谈皮影戏发展渊源与新途径传承》,《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11 期。

[11]魏力群:《皮影之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年版,第81 ~85 页。

[12]《华县之窗》http://www.sxhx.ccoo.cn/bendi/info-46950.html[EB/OL].[2016-5-25]. http://www.sxhx.ccoo.cn/bendi/info-46950.html.

[13]湖北百科信息网:《江汉平原皮影戏》,[EB/OL].[2017-3-27]http://hb.zwbk.org/My LemmaShow.aspx?lid=815.

[14]《探访云梦皮影戏:演绎历史与传说入选“非遗”保护名录》,[EB/OL].[2017-3-27]http://news.cnhubei.com/xw/hb/xg/201210/t2265190.shtml.(www.xing528.com)

[15]周雨城、龙婷:《云梦皮影的生存现状及生产性保护对策研究》,《荆楚学刊》2013年第2 期。

[16]董乐生、刘俊明、张泽栋:《云梦风》,珠江文艺出版社2015 年版,第312 ~316 页。

[17]摘自《湖北“非遗”丛书(2013)——云梦皮影戏图说》。

[18]《CNNIC 发布第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7-16].http://tech.sina.com.cn/i/2016-01-22/doc-ifxnuvxh5133709.shtml.

[19]《湖北皮影戏的代表剧目》,[EB/OL].[2016-7-16].http://www.xi-qu.com/pyx/qm/6894.html.

[20]王云庆、国健:《刍议“非遗”传承人建档路径》,《齐鲁艺苑》2012 年第3 期。

[21]《超一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过世 “非遗”或后继无人》,[EB/OL].[2016-7-17].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6-03/08/c_128782441.htm.

[22]武清海:《荆楚文化与遗产保护》,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23]《皮影戏大师秦礼刚——做好皮影传承是我最大梦想》,[EB/OL].http://hbuenews.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812308

[24]《汉绣大师黄春萍15 年培养弟子2000 余人》,[EB/OL].[2016-7-17].http://news.163.com/12/0329/11/7TOSV06S00014AEE.html.

[25]侯君奕:《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论陕西华县皮影的数字化保护》,《价值工程》2011 年第28 期。

[26]周耀林、戴旸、程齐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

[27]阚如良、史亚萍:《“非遗”旅游开发的“人本范式”》,《光明日报》2014 年6 月11 日。

[2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16-7-18].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29]王巧玲、谢永宪、张琳琪:《“非遗”建档工作的含义建档工作的含义、现状及推进策略探析》,《北京档案》2016 年第1 期。

[30]《国务院公报》,[EB/OL].201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8/content_1157 918.htm.

[31]戴旸、李财富:《我国“非遗”建档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档案学研究》2014 年第5 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