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阳县农业发展计划引资签约仪式成功,推进红河谷经济开发

元阳县农业发展计划引资签约仪式成功,推进红河谷经济开发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成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0元,同比增长11%。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7128元,同比增长12.61%。2017年2月26日,元阳县举行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农业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与18家农业发展企业正式签约,涉及种植、养殖、生物药业、农产品电商等领域,计划总投资12.3亿元,共同推进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甘蔗种植面积6.4万亩,2016/2017年榨季入榨甘蔗23.1万吨,生产白砂糖3.01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15亿元、工业总产值1.9亿元。

元阳县农业发展计划引资签约仪式成功,推进红河谷经济开发

【简 述】 2017年,元阳县农业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和州委州政府加快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加快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省州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以扶贫攻坚为总揽,坚持把梯田红米、特色水果、冬早蔬菜中药材、“稻鱼鸭”产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加快推进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和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全县农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农业农村经济】 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1.5497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0.0268亿元,同比增长8.18%。完成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0元,同比增长11%。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7128元,同比增长12.61%。

【粮食生产】 把粮食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加大粮食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增粮措施的实施,落实2017年中央和省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成立春耕备耕工作组,加强生产指导,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培训,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适期防治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实施2017年中央和省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5.27万亩,发放补贴3545.187万元。发布病虫害预测预报7期,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42万亩,其中:玉米16.58万亩、水稻17.54万亩、薯类4.15万亩、豆类10.77万亩。完成粮食产量17.94万吨,其中:玉米5.91万吨、水稻8.12万吨、薯类1.11万吨、豆类1.64万吨。

【特色农业产业】 围绕农业产业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企业投资参与产业建设。2017年2月26日,元阳县举行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农业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与18家农业发展企业正式签约,涉及种植、养殖、生物药业农产品电商领域,计划总投资12.3亿元(其中省外资金6.34亿元),共同推进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

1.梯田红米产业。依托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元阳县哈尼梯田红米有机专业合作社等主体,以“建基地、重示范、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生产经营模式,创建“阿波红尼”“土司红米”“梯田印象”等系列品牌,“元阳梯田红米”牌梯田红米荣获“云南名牌”产品称号,成功打造糙米、精米、留胚米、水碾米等系列产品,梯田红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全县种植梯田红米9.01万亩,总产量3万吨,总产值2亿多元。

2.甘蔗产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发挥英茂公司龙头带动作用,推动甘蔗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甘蔗种植面积6.4万亩,2016/2017年榨季入榨甘蔗23.1万吨,生产白砂糖3.01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15亿元、工业总产值1.9亿元。

3.茶叶产业。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开展标准化茶园创建、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水卜龙茶厂茶园被评为全州首个云南省秀美茶园。2017年茶叶产量1280吨,产值2624万元,比上年的1250吨、250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2.4%、6.1%。其中名优茶产量3323千克、产值147.13万元。

4.水果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上新城杧果园、马街沃柑、南沙水塘莲雾、石头寨杧果等一批示范样板,加强水果产业培植。2017年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12.65万亩,总产量11.58万吨,其中:香蕉8.19万亩(产量8.77万吨)、杧果0.83万亩、荔枝0.56万亩、柑橘1.42万亩、火龙果0.14万亩、蓝莓0.1万亩、枇杷0.3万亩、莲雾0.1万亩。

5.冬早蔬菜产业。稳定冬早蔬菜种植面积,促进冬早蔬菜向规模化、商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五措施突出抓好冬早蔬菜发展和种植。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鼓励农户发展冬番茄、冬黄瓜、冬茄子、冬白菜四季豆、冬轼、冬辣椒等冬早蔬菜种植。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科技到位率,加大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地膜栽培技术,提高光热水肥利用和抗灾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三是加强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在南沙镇赛刀村建设中国红河谷冬早蔬菜品种多样性及生态园艺技术博览园,园区种植辣椒、番茄、茄子、苦瓜、黄瓜、玉米等蔬菜新品种28类576个,形成集蔬菜生产、果菜观赏、蔬菜品尝、农业科普、产品市场、技术培训等为一体,展示适宜于红河谷冬早蔬菜生产和观光的体系模式。四是抓好示范带动,提高样板生产规模质量,以良好的生产效益影响周边群众发展冬早蔬菜生产。五是强化协调服务,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和生产技术咨询服务工作,提高群众的生产效益。2017年发展冬早蔬菜3.05万亩,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16万亩。

6.渔业产业。完成养鱼面积8.73万亩,其中:稻田养鱼8.5万亩、池坝塘养鱼1747亩、电站库区网箱养殖248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0150吨,其中:稻田养鱼产2400吨、冬水田养鱼产900吨、池坝塘养鱼产100吨、捕捞产量160吨、库区网箱养鱼产6370吨。完成南沙电站库区网箱取缔工作。(www.xing528.com)

7.“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2014年开始,元阳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靠科技,打造品牌,科学开发,保护生态,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按照“产业支撑、强化基础、综合开发、连片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安全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统一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实现梯田保护与产业脱贫“双推进”。元阳县呼山众创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荣获红河州首家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2017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现场培训在元阳成功举办。至2017年,全县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在新街、牛角寨、攀枝花等7个乡镇,选择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好、田块整齐、群众基础好的梯田核心区、缓冲区为示范基地,打造连片示范点13片2万亩,辐射带动农户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3万亩。示范区亩产值达10174.2元,辐射带动区亩产值达8095元,亩产值由单纯种植水稻不到2000元提高到万元以上,有效促进水稻稳产,保障口粮安全。促进群众增收,维护元阳梯田生态环境,保护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和农耕文化,保障梯田旅游产业发展,是元阳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百斤粮、百斤鱼、千枚蛋、万产值”“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的综合效益。

8.中药材产业。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示范基地的方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年在牛角寨镇建设生物苗圃基地一个。全县发展中药材产业5.99万亩,其中:南板蓝根1.6万亩、重楼0.18万亩、砂仁0.22万亩、生姜600亩,中药材产业不断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 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00人,完成培训任务的100%。完成南部山区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1217人,完成任务数1200人的101%;转移853人,完成任务数830人的103%。开展试验示范,在新街镇爱春、大鱼塘开展梯田红米、紫米等新品种试验45个6亩;在牛角寨镇大岭岗开展杂交稻试验14个;在南沙镇赛刀进行水芋头田套养泥鳅模式试验8.1亩;在新街镇大鱼塘、全福庄小寨开展插秧机试验5亩。全县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121期11065人次,发放资料0.2万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理念,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126万亩次,防治面积130万亩次,防治率占发生面积的103.2%。设立病虫害监测点9个,发布病虫预报7期。实施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应急防治、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植保无人机防控等项目完成15.7万亩次,其中开展无人机绿色防控2.2万亩次,专业机防队统防统治作业0.2万亩次,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10万亩。发放喷雾器1500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35盏,安装田间监测设备5台。元阳县植保植检站列为云南省第四批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

【农业综合执法】 开展农业领域安全生产执法大检查,开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渔政监督、种子市场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净化辖区农资市场,依法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2017年完成农产品快速检测2198个,合格2142个,合格率达97.45%。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正式启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培训3期。严格农业投入品的控制和监管,加大对主要农资生产、销售、使用地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聚集区、假劣农资流动摊贩活跃区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治理,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共出动执法人员858人次,执法车辆252辆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活动,共排查生产单位数量1377个,查出隐患179个,其中查出一般隐患179项,通过发出整改通知,督促落实整改事项,整改率为100%;检查中未查出重大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农业安全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出动宣传车252辆次,宣传人员858人次,开展安全宣传498次,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力度。开展变形拖拉机专项整治工作。9月26日,组织开展2017年元阳县农业局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暨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及五个配套规章宣传培训。5月11日、12月27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2次。辖区内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区域性重大病虫害和重大农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农业产业化建设】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强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庄园、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元阳县小岭岗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为2017年州级农民合作社州级示范社。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规模化经营模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7家,累计发展专业合作社147户和家庭农场8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人。建立红河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体验中心元阳店和黄草岭电商服务站农产品销售体验中心。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2320公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产品7个,地理标志商标2个,即元阳香蕉、元阳梯田红米。启动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元阳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71512万元,同比增长1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8304万元,同比增长15.9%。完成农业招商引资1.42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198亿元。

【农业信息工作】 加强农业工作信息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有效服务元阳农业发展。全年累计审核发布信息300余条,农产品供求信息16条。《红河州讯》《红河信息》采用9条,《元阳信息》采用6条,《元阳政情》采用15条。

(李 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