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维度探索宁夏乡村文化资源禀赋

多维度探索宁夏乡村文化资源禀赋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多维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目前,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8人,自治区级142人,市级337人,县(区)级533人,这些代表性传承人大都来自乡村、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出自乡村,是非常珍贵的乡村文化资源。此外,乡村旅游资源也成为宁夏乡村文化产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乡村名人资源众多,是宁夏乡村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也是助力宁夏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多维度探索宁夏乡村文化资源禀赋

区位要素和资源禀赋是影响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区位要素中乡村是否有文化遗产、是否靠近旅游区、是否有产业等,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至关重要。2020年,自治区《关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前提和关键是梳理、确认、挖掘、阐释乡村文化资源,提炼蕴涵其中的普遍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开发乡村文化资源为手段,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宁夏乡村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多维度的资源禀赋,全区70%以上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文化遗产富集在乡村,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古朴的风貌对城市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宁夏乡村文化资源受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无论是乡村文化的涵盖内容,还是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都呈现出独特的生态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浓厚的乡土色彩。

(一)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生息繁衍的要地,境内留下了数量众多而又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经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宁夏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38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3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4处。大部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分布在乡村。经长城资源调查和国家文物局核准,宁夏境内现存1038公里的战国、秦、汉、宋、明等数朝长城资源分布在19个县域的广大乡村,还有众多充分反映宁夏农耕文明的黄河古灌区遗产资源,以及见证宁夏革命斗争历史和革命遗址遗迹

(二)多维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截至目前,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8人,自治区级142人,市级337人,县(区)级533人,这些代表性传承人大都来自乡村、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出自乡村,是非常珍贵的乡村文化资源。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968项,涵盖了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等多个门类在国家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十大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且数量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三)独特的传统村落村镇

2020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作品展——六盘山木板年画(展帆/摄)

2020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作品展——农民画(展帆/摄)(www.xing528.com)

独特的传统村落村镇是宁夏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了包括环境文化、祠堂文化、民俗文化等在内的大量历史文化信息,是宁夏乡村文化资源的重要内核。2013年,国家民委下发了《关于印发开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工作意见的通知》,宁夏12个村寨被命名并挂牌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包括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塔桥村、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银川市永宁县杨和镇纳家户村、石嘴山市平罗县灵沙乡东润村、吴忠市利通区金积乡秦坝关村、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党家河湾村、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穆民新村、青铜峡市青铜峡镇余桥村、吴忠市盐池县冯记沟乡强记滩村、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三营村、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村。在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方面,中卫市香山乡南长滩村(现划归迎水桥镇)为历史文化名村,现有南长滩、北长滩等5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部前三批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8个(兴庆区的“花儿”、平罗县头闸镇的绘画和民间艺术、利通区高闸镇的舞蹈、金积镇的社火、利通区板桥乡的舞龙、青铜峡市峡口镇的峡口社火、青铜峡市青铜峡镇的民间艺术、大武口区隆湖开发区的戏曲、海原县的“花儿”和剪纸、海原县兴仁镇的剪纸、原州区的社火和民间艺术、隆德县的剪纸、社火、民间艺术、 彭阳县城阳乡的民间艺术等),非遗特色小镇2个(西夏区镇北堡镇、泾源县泾河源镇)。

(四)集聚的乡村文化产业资源

宁夏乡村产业资源区主要包括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黄土丘陵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9个,特色产业示范村10个,特色文化旅游村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72个。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北部引黄灌溉区重点形成了以粮食、枸杞、畜产品、水产品、酿酒葡萄等乡村产业为基础的乡村文化产业资源;中部干旱带重点发展滩羊和硒砂瓜、红枣、设施蔬菜等抗旱性较强的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南部黄土丘陵区重点发展马铃薯、小杂粮、草食畜牧业等为基础的乡村文化产业资源。此外,乡村旅游资源也成为宁夏乡村文化产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是以“山、水、酒、乡”特色资源为基础,建设乡村旅游特色精品项目的乡村文化发展空间结构。中卫形成以中卫市区、县城为旅游服务主副中心,以沙漠湿地为龙头,以黄河为纽带的“一心双核三带四区多节点”大旅游格局。盐池县是干旱、荒漠地区少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有比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沙、水、草、树、鸟等风景要素在这里巧妙结合,形成独特的沙漠景观。

固原市西吉县龙王坝——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邓娜/摄)

(五)宝贵的乡村文化名人资源

乡村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其养育的名人、能人同样也是乡村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和传承传播者。乡村文化名人包括乡村历史文化名人、乡村文化人、文化户、老手艺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作为乡村特有资源,他们的精神、思想和价值观、遗迹遗物以及他们传承的技艺和作品等都是十分宝贵的乡村文化资源,对乡村文化事业和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宁夏乡村名人资源众多,是宁夏乡村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也是助力宁夏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总而言之,宁夏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手段是发挥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把传承弘扬优秀乡村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实现资源组合的基础上,依托乡村文化平台,形成优势产品,并最终转化成为商品优势,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走出一条依托特色乡村资源的新乡镇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