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铁助力主攻工业的依托

高铁助力主攻工业的依托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铁的开通促进区域间资金、信息、货物、人才的流动,将是赣州市实施新一轮“主攻工业”战略的重要助力。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关键。要抓住高铁开通和新一轮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溢出带来的难得机遇,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打造首位产业集群结合起来,抓好配套企业的承接,突出强链补链,增强核心竞争力。高铁改变人才的出行方式、工作方式、创新创业模式,加速沿线城市的人才转移。

高铁助力主攻工业的依托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强省是新时代江西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2018年,赣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两城两谷一带”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左右)》进一步把赣州确立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的重点城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地方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中药材加工制造基地、VR产业协同发展区。高铁的开通促进区域间资金、信息、货物、人才的流动,将是赣州市实施新一轮“主攻工业”战略的重要助力。

(一)承接并做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

2019年5月6日至7日,江西省省长易炼红在赣州调研时指出,全力把赣州打造成为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构筑赣粤开放合作高地。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关键。要抓住高铁开通和新一轮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溢出带来的难得机遇,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打造首位产业集群结合起来,抓好配套企业的承接,突出强链补链,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依托赣深高铁沿线的龙南、信丰南康、章贡区和赣州经开区,抓住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转移的“窗口期”,积极承接珠三角精密电子产业整体转移,打造和升级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二是继续加大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加工贸易型企业的招商力度,以于都工业园区服装服饰群为中心,培育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三是进一步做优做强家具产业集群,推动以南康家具为核心的现代家居城加速提档升级;四是抓住高铁时代到来的机遇,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加强口岸、园区等平台建设,构建畅通的立体化交通格局,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产业合作中心。

(二)立足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立足丰富的稀土和钨矿资源,盘活稀土前端产业,推动钨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中国稀金谷”建设,加速建设稀金科创城,进一步打造稀土稀有金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立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继续推进“青峰药谷”建设和人才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打造以药谷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三是立足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夯实原料基础,强化技术支撑,培植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重点支持脐橙油茶、刺葡萄甜叶菊、水产品、米粉等精深加工,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客家特色食品和旅游食品,努力培育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www.xing528.com)

(三)把握新趋势做大新兴战略产业

一是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稀土永磁电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建设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建成国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二是把握全球VR产业迅猛发展的大势,贯彻省委、省政府把VR产业确立为重点培育的新经济新动能的决策,找准自身定位,依托赣州市现有稀土稀有金属高新技术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壮大触控显示模组、裸眼3D、高端耳机、数字视听等VR硬件产品,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水平,培育VR新材料和硬件配套产业集群。

(四)大力招才引智驱动产业创新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创新活力的源泉、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高铁改变人才的出行方式、工作方式、创新创业模式,加速沿线城市的人才转移。一是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珠三角、武汉、长沙、南昌等地区和城市溢出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优势,引进优秀人才,吸引更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二是加强对东北、西北地区高校的招才引智工作;三是以更实在的优惠政策和激励举措吸引人才,以更好的产业平台和创业空间支持人才,以优美舒适的宜居环境留住人才;四是拓展与知名人才服务企业的合作,以人才项目为媒介,加强人才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对接互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