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坚实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习惯

培养坚实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习惯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养成教育,学生不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有坚实的情感基础,这种基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根基。

培养坚实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习惯

《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我们在养成教育方面的工作越扎实,越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通过养成教育,学生不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有坚实的情感基础,这种基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根基。列宁曾从思想教育的一般原理上肯定过这一点。他说:“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经达到的成就。”美国学者海斯和托尼也曾对12000 名美国学生的调查发现,儿童的国家意识循着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他特别指出,儿童是经过国家象征期,对国家依恋和热爱表现为对那些易于理解的国家象征(如国旗国歌、领袖肖像、礼仪)的尊敬的阶段,才逐步进入祖国观念期和国际组织系统期的。

《爱国主义纲要》 中指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提倡必要的礼仪”。我国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带着强烈民族内涵的礼仪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古训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为此,教师要把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此外,建议各校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突破口,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分别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等方面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通过抓全员、抓重点、抓及时、抓经常、抓反复的“五抓”策略来巩固教育效果,以此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www.xing528.com)

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要求他们做到“言之有礼,行之有规”。言之有礼,即主要从规范校园文明礼仪用语开始,要求学生会正确、适时地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等语言;训练学生文雅谈吐,不说脏话、粗话,见到客人主动问好,出入校门或家门主动向教师或家长打招呼,在别人学习和工作时不大声喧哗,得到别人帮助时主动道谢。行之有规,即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十个良好习惯,如进出校门自行成队、上下楼梯靠右慢行、课间活动不追跑打闹、果皮纸屑不随手乱扔等,使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做到“眼中有活,心中有人”。眼中有活,即我们要求学生“看到地上有纸主动捡起”“看到墙壁脏了主动擦拭”“看到小同学有困难主动帮助”“拾到丢失的物品主动放到失物招领处”等,“眼中有活”正是学生道德自觉的充分体现。心中有人,即我们立足于引导学生“学做小事,自爱爱人;学会珍惜,自利利人”。要求学生主动承担十项责任:每日说一句问候语、做一件有益的事;每周做一件让长辈高兴的事、做一件维护身边环境的事;每月主动做一次家务、和家长沟通一次;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年学会做一种可口的饭菜、在长辈生日时主动为他们献一份爱心,以此来克服一些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贪图享受、爱心缺失等不良品质和坏习惯,使学生从小成为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的小公民。当学生从小习惯于中华民族的礼仪,也就种下了爱国的种子,不管他走到哪里,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表现出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

我们认为,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举手投足、言谈话语、内心体验开始,引导学生从口、手、眼、心等感官做起,帮助学生通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深化道德认识、丰富道德实践、确立道德信念,是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另外,我们要以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和爱家乡为基础,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感受到父母可爱、教师可爱、同学可亲,在这充满爱的氛围中生活,才会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些情感体验是孕育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的良种和沃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