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蕲春县丁氏宗族源流概述:探寻家族历史与传承

蕲春县丁氏宗族源流概述:探寻家族历史与传承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蕲春县丁氏宗族始祖丁山,系明代建国功臣丁普郎之子。孝感《丁氏宗谱》称为“丁玉”。还有江苏淮安、扬州、安徽天长县等地的《丁氏宗谱》,都称是丁普郎的后人。蕲春县《丁氏宗谱》记载:丁普郎之子名山,从江西南昌迁居到蕲春县易家河。以丁山公为蕲春县丁氏祖宗的第一世,则以下分别为:第二世仁辅、和辅的后人无记载。必胶,生卒年无记载,死后,葬茅山丁家垅;娶妻陈氏,有子二人,名溶、源。

蕲春县丁氏宗族源流概述:探寻家族历史与传承

蕲春县丁氏宗族始祖丁山,系明代建国功臣丁普郎之子。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八月十五日,丁普郎带领军士,以火攻陈友谅建在鄱阳湖中的水寨。水寨被烧毁,普郎亦被火烧死。

二十四史》中《明史》133卷记载:“丁普郎初为陈友谅将,守小孤山,同傅友德来降,授行枢密院同知,数有功。及援南昌,大战鄱阳湖,自辰至午,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执兵作斗状,敌惊为神。时七月己丑也。追赠济阳郡公。”其事迹亦载《续资治通鉴》及《英烈传》。

对于丁普郎的后人,不同的《丁氏宗谱》,有不同的记载。

江西省临江府清江县(今樟树市)的《丁氏宗谱》称:“普郎公配卜氏,诰封夫人,生三子,名元一、元二、元三。元一,字福山,配徐氏,例赠夫人,生子铭五,世袭侯爵,徙家扬州高邮州沛城西村(属今淮安市金湖县)。元二,字如山,配朱氏,其子孙移居淮右、清河、五河等县。元三,字卢山,配邹氏,仍居原籍江西梓里(今江西上饶市广丰县洋口镇梓里村)。”该谱序还引用了明代大学士宋濂的一首诗《火烧木寨古风》。其最后两句云:“立国英雄汗马多,至今惟把丁公数。”

湖北黄陂县《丁氏宗谱》记载:普郎公三子,名秀一、秀庸、隆义。秀一、秀庸由江西临江府清江县迁到饶州(治在鄱阳县),又由饶州迁来黄陂。隆义有五子。长子兴一,迁居孝感。孝感《丁氏宗谱》称为“丁玉”。次子兴二,居黄陂。三子兴三、四子兴四留在江西饶州。五子兴五,原住麻城县中和乡,后迁至黄冈县慕义乡柳子港(今属武汉市新洲区)。

还有江苏淮安、扬州、安徽天长县等地的《丁氏宗谱》,都称是丁普郎的后人。为什么丁普郎的后人分散到各地呢? 这除了在那个社会里,丁氏宗族的后人,想提高宗族的社会地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那就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皇朝之后,传皇位的问题。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封了二十多个番王。这些番王各有封地,还拥有军队,少的三千人,多的一万九千人。如驻守北方的晋王朱枫、燕王朱棣、宁王朱权掌握军更多。朱棣拥兵10万,朱权有甲士8万,革车六千乘。这就为后来的叛乱留下了祸根。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称建文帝。建文帝为了巩固皇权,削减番王兵力,遭到诸番王(叔父)的反对。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七月从燕京(今北京)起兵,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他先扫平居庸关怀来密云、蓟州、遵化、永平(卢龙)等外围州县,除掉后顾之忧,然后挥师南下,经过四年的攻伐,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六月十三日,攻下南京城。皇宫中起火,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朱棣当上皇帝(公元1403)以后,便大肆杀戮拥戴建文皇帝的文臣武将。像齐泰、黄子澄等,都是整族整族的杀掉,株连到许多人,许多村庄杀得成了废墟。大臣方孝孺不肯为朱棣写禅位诏书。朱棣说要杀他九族,他说杀十族又何妨呢? 结果,杀掉九族外,又把他的门人弟子抓拢来算作一族杀掉。仅此一项,杀掉了870多人。这次清洗,共杀几万人,遭受流放监禁的人更多。在此情况下,丁普郎的子孙,为朱明王朝的公侯子弟,不可能不受到政治上的压抑与危害,他们从南昌向外地逃避,是情理之中的事。

蕲春县《丁氏宗谱》记载:丁普郎之子名山,从江西南昌迁居到蕲春县易家河(在今漕河的蕲河西岸)。这大约是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或永乐二年的事。据江西樟树《丁氏宗谱》记载:丁普郎有三个儿子,名福山、如山、卢山,都带有“山”字。那么,从南昌来到蕲春易家河的山公,也可能为了隐晦其名,把上面的一个什么字去掉了,只用了一个“山”字。他出身官宦之家,一不会做工,二不会种田,只能凭自身的文化知识,教儿童们读书识字,获取生活费用。谱中说他“以训蒙为业”,这是很合理的。他娶李氏,有子三人,名仁辅、和辅、三辅。他死后,葬易家河何人宅边的褡连坪。后人于民国八年给他新建石碑。

以丁山公为蕲春县丁氏祖宗的第一世,则以下分别为:

第二世

仁辅、和辅的后人无记载。三辅娶何氏,有子二人,名得一、得七。

第三世

得一的后人无记载。得七有子二人,名太一、太二。得七死后葬易家河石林。

第四世

太一后人无记载。太二娶雷氏,有子一人,名正六。太二死后,同雷氏合葬于易家河褡连坪祖坟地。

第五世

正六,娶黄氏,有子三人,名世景、世昌、世旭。正六死后,葬易家河祖坟地。

第六世

世景和世旭的后人,均无记载。世昌有子一人,名思聪。世昌死后,葬易家河褡连坪。

第七世

思聪,娶谢氏,有子四人,名友德、友仁、友刚、友义。此时距丁山公迁来易家河,大约有160多年了,公元1563年前后,明神宗万历年问,社会比较安定,思聪家道昌兴,在易家河围禁五处,“家有百余”。此时,丁氏人口分居在易家河附近有多个村点。至今,易家河西南仍有村庄名丁家老塆,住着丁姓后裔。思聪死后,与谢氏合葬于易家河何氏宅对面杨家墩。

第八世

丁友德从易家河分居,迁移到永福乡(今彭思镇一带)陈家桥长塘塆居住。娶黄孺人,有子四人,长子必胜,次子必胶,三子必隆,四子必明。女三人,长女和次女,均适叶姓;三女适张姓。友德年寿八十,死后,葬长塘塆西面夏家堰下边,有碑。此处,友德买了一块坟山,四角以窖石为界,封树禁伐。

丁友仁,生卒年及婚配无记载,有子二人,名必朝、必万。

丁友刚,生卒年等俱无记载。

丁友义,随长兄友德迁至陈家桥,死后,葬长塘后山。

第九世

必胜,生卒年无记载,死后,葬五岳山叶姓宅边;娶妻张氏,有子五人,名濂、淮、清、洪、洲。

必胶,生卒年无记载,死后,葬茅山丁家垅;娶妻陈氏,有子二人,名溶、源。

必隆,生卒年无记载,葬地亦不详;娶妻陈氏,死后,葬韦源口谢正刚山,面向江对岸岚头矶。有子一人,名涌。(注:韦源口属牯牛洲乡,原属蕲春县,1951年,划属大冶县)。

必明,生卒葬,都无记载,娶章氏,死后,葬茅山丁家垅。有子一人,名澄,徙家英山县。

必朝,生卒葬,俱无记载,娶配亦无记载,有子一人,名湛,徙居武昌县(今鄂州市)樊口。

必万,生卒葬,俱无记载,随兄必朝至武昌县樊口。(注:今鄂州市樊口、汀祖、莲花山均有丁姓子孙,并建有宗谱)。

第十世

濂,生殁无记载,死后,葬红珠咀;娶叶氏,死后,葬于丈夫墓侧。

淮,生殁葬,均无记载;娶阮氏,复娶陶氏,死后,葬葛藤塆。其山地购为坟山,窖石为界,上齐山腰,下至山脚,横至西头堑埂,下齐山脚。有子一人,名棠。

清,生殁无记载,娶妻胡氏,夫妻俱葬长毛咀。有子四人,名桂、梓、栏、概。

洪,生殁无记载,死后,葬陈家桥蓼水咀叶姓屋后山,坟地四界,在墓碑中有注。娶蔡氏,死后,葬于丈夫墓侧。有子四人,名榔、权、焉、木。

洲,生殁葬俱无记载,娶王氏,死后,葬彭思桥张姓门前山咀,有碑。有子三人,名栋、槟、柳。

溶,生殁无记载,徙家茅山,死后,葬茅山丁家垅。娶刘氏,死后,葬于丈夫墓侧。有子二人,名松、相。

源,生殁无记载,徙家茅山,死后,葬茅山丁家垅。娶张氏,死后,葬于丈夫墓侧。有子二人,名樽、桥。

涌,生殁无记载,死后,葬五岳山叶姓屋边伯父必胜墓左。娶刘氏,死后,葬夫墓侧。有子一人,名桔。

湛,生殁无记载,死后,葬茅山;娶吴氏,死后,亦葬茅山。有子一人,名楷。

第十一世

棠,未见记载。

桂、梓、栏、概,均未见记载。

榔,字良榜,娶刘氏。死后,葬五岳山西坳叶人屋左,有子五人,名继禹、继周、继柽、继宣、继位。

权,字良度,娶陈氏。死后,葬蓼水咀,有子四人,名继楚、继汉、继晋、继秦。

焉,字良平,娶郑氏,死后,葬蓼水咀,有子三人,名继泰、继来、继表。

木,字良栋,娶叶氏,继娶涂氏,死后,葬夏家堰,有子四人,名继英、继韶、继序、继宗。

栋,娶余氏,有子三人,名继方、继万、继力。

槟,娶叶氏,有子一人,名继文。

柳,娶程氏,有子二人,名继绪、继续。

松,字良楫,娶应氏,死后,葬丁家垅学堂塆。有二子,名继荣、继华。(www.xing528.com)

相,字良衡,娶夏氏,死后,合葬丁家垅学堂塆,有子二人,名继春、继满。

樽,娶李氏,死后,合葬丁家垅学堂塆,有子二人,名继富、继贵。

桥,字良济,娶倪氏,死后,俱葬丁家垅学堂塆,有子一人,名继法。

桔,娶张氏,死后,合葬丁家咀和尚山,有子四人,名继道、继学、继梁、继唐。

楷,先世必朝迁居武昌,楷因归家祭祖,卒死,遂葬茅山,其夫人死后,葬武昌城南五里处山地。有子一人,名继云。

第十二世

自丁山公传至第十二代人,有据可考的已发展到男性34人,时问约在明代天启年问,公元1621—1627年前后,分居在易家河及永福乡陈家桥、茅山、丁家垅、丁家老屋、丁家咀、彭思桥、五岳山等地。居住在丁家老屋的丁省吾,名守三,字希明,号省吾,派号继宗。他是木公的第四子,进士出身,天启三年(1623)特授四川省华阳县知县。他晚年创修《丁氏宗谱》。谱未修成,身先谢世,由其子名一麟,字仁符,承其父志,完成首修《丁氏宗谱》。这次修谱,议定字辈排行顺序为:“继一可启大发,忠良定国兴仁,天朝原自有道,宗序理宜载明,承祚永期集善,光先本在书声”。第十二世为“继”字辈,以下历代,按字辈排列。继宗有二子,名一朝、一麟。一麟为太学生。

第十三世

“一”字辈,计有72人(未计配偶及女性,以下同),居住点扩大到田家园丝茅坦、石马畈、刘家冲等地。一训迁移到浠水县白羊山邓家畈居住。

第十四世

“可”字辈,计有107人,居住点扩大到学堂岗、小烂泥滩、茅凹、马家大塆、子港口、杨公冲等地。可宗迁家到青山乡(今株林、狮子一带)陈家坝,可久于清顺治二年迁家到崇居乡(今青石、刘河一带)荆竹冲,后为丁家塆。

第十五世

“启”字辈,计有133人,居住点扩大到栗树咀、铙钹树、杨公冲、彭家垅。启福从永福乡徙家到崇居乡大垴下祝家埠范家冲。可久的儿子“启”字辈有六人,居崇居乡荆竹冲丁家塆。启儒居武昌县(今鄂州市)城南五里的五里桥。启昆从永福乡迁移至青山乡陈家坝。后人又从陈家坝迁居英山县石头咀(今英山石镇)。启鹏迁居河南省。

第十六世

“大”字辈,计有205人,生年因长房与晚房不同,同辈人的跨度较大,长房的“大”字辈出生在明天启五年至清康熙三年之问,晚房的“大”字辈出生在清康熙九年至二十四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黄柏城、长毛咀、丁字山、蕲州城及东门外。大志由大冶迁家到罗田县王家冲,大起由陈家坝迁居崇居乡丁家老屋,大诚、大杰、大胜都居住在陈家坝。

第十七世

“发”字辈,计有213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出生在康熙元年至康熙三十五年之问,晚房的出生在康熙三十五年至乾隆十八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叱湖尾、茅凹白虎咀、下灵山鹅公咀、蕲州东门外雷家潭、崇居乡火炉铺、袁家塆、陈家坝丁家湾等地。发科于雍正年问,从丁家咀迁至丁家港。其子忠琮、忠琦在此繁衍子孙,使该地成为丁姓一百多人口的村庄,数百年不衰。发位徙家到广济县(今武穴市)林东乡下伍。发郧徙家到广济县林东乡柳树塆。发礼由崇居乡丁家塆徙家到陕西省双竹园居住。

第十八世

“忠”字辈,计有314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在康熙四十五年至康熙六十年之问,晚房的在雍正元年至乾隆十八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白水畈、董家冲、萧家塆、莲花庵、苦竹畈、朱家垅、马家冲、茶境、西湖咀、荆竹冲、七里桥、油铺塆、乌石咀、柘树咀等地。还有:忠君,字炳南,号龙峰,生于雍正七年,好学能文,才德兼优,人称“儒宗”,迁居走马海螺地。忠已迁居安平乡菩堤坝上段岭鸭儿塘。忠举、忠惠兄弟迁居大同乡大桴冲土楮坳。忠朝字登庸,生于乾隆十年,迁居桐子河松树塆。

“忠”字辈的外迁人口较多。忠夏,生于雍正八年,携子六人,迁居黄梅县濯港镇。忠秋字以实,迁往郧阳府竹山县定居。忠国、忠恕、忠惠、忠焕迁往郧县鲍家店大柏沟定居。忠朝迁往广济县乌林港居住。忠尧字盛唐,生于乾隆十年,迁往广济县林东乡司家坳居住。忠颀字超义、忠顼字超礼,迁往广济县林东乡柳树塆居住。忠纯字天锡,迁往广济县林东乡居住。忠兴字祯祥,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忠旺生于雍正元年,兄弟二人迁往陕西省平利县龙门洞居住,其后人良、定两代都居此地,第三代无考。忠艮字克山,迁往郧阳府竹山县田家坝梅溪高家坡居住。忠武字崇胜,迁往陕西省振安县猴儿沟。忠坤字秉坤、忠章字有典,迁往陕西白河县蔡家沟居住。忠良生于乾隆十六年,同弟忠诰、忠信由崇居乡迁往陕西山阳居住。忠珩字国相,生于乾隆六年,迁往陕西西安府直隶商州地花里夜村保九甲居住。忠赐(发礼之子)夫妇从陕西回到湖北安陆,再迁到英山县石头咀居住。忠祥(发显之子),生于康熙三十年,从罗田县迁往安徽省霍山凉亭坳居住。忠文迁往均州(今丹江口)人和乡水田畈左家沟居住。忠心及其二子迁往均州吴家沟居住。

第十九世

“良”字辈,计有533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在康熙五十年至乾隆三年之问,晚房的在乾隆十八年至嘉庆十六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学堂岗杨树塆、丁家咀松树咀、乌石咀龙骨林、菩堤坝彭家塘、青山乡涂家咀、黄泥塘、走马岭、蕲州东门外两路口等地。忠玠之子良宰、良贤、良相、良功、良名五人迁往黄土岭一带居住。良瑜迁移到陕西西安府山阳县居住。良珠远贸未归。良禹携四子定利、定亨、定贞、定吉迁往均州五图山黄竹园居住,此后无记载。良仪幼年随母杨太儒人迁往英山县石头咀。三子定波、定山、定珠迁移到英山县石头咀定居。

第二十世

“定”字辈,计有658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在雍正十年至乾隆四十九之问,晚房的在乾隆五十年至道光二十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韦源口(原属蕲春县管辖)、姚家垅、陈家林、白虎咀、陈家垅等地。定志迁往陕西省上尽县南河麻沟口、定岩迁往江西鄱阳县大畈刘庄。定宽、定调、定裕、定柔、定惠、定泽、定恩七人,居黄梅县。

第二十一世

“国”字辈,计有868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在乾隆八年至乾隆三十七年之问,即公元1743—1772年之问;晚房的在乾隆四十年至咸丰八年之问,即公元1775—1858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赵家畈、道士袱(原属蕲春县管辖)、大塘塆、崇居乡陈家塆等地。国明、国睿、国智居黄土岭。国柱生于乾隆二十二年,和其弟国美、国旭、国林,另有国楹、国福居住广济县林东乡马口桥石空咀。国长迁安徽省建平县西乡埠杨家堡居住,有子二人,名兴昌、兴汉。国礼、国义、国信居住陕西省白河县。

第二十二世

“兴”字辈,计有868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在乾隆六十年至道光十七年之问,即公元1795—1837年之问;晚房的在道光十八年至光绪十八年之问,即公元1838—1892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石板滩、长陂塘、团龙山、范家垅茅凹等地。兴礼生于咸丰二年,迁到安徽省溪丁都上湖村。兴吉生于同治四年,迁至安徽省南陵县仙人桥。兴荣(国富长子),迁至安徽省霍山县西乡团山河。兴金、兴冬远出无下落。

第二十三世

“仁”字辈,计有665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在嘉庆十二年至同治八年之问,即公元1807—1869年之问,晚房的在光绪二年至民国二十九年之问,即公元1876—1940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桃树坳、角儿垴、牯牛洲西塞山等地。仁祥携六子迁往江西九江马回岭。

第二十四世

“天”字辈,计有664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在咸丰五年至宣统二年之问,即公元1855—1910年之问,晚房的在民国二年(1912)至1996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上丁塆、燕子河、石板滩等地。天荫及四子朝天、朝地、朝人、朝和于咸丰年问迁往安徽省南陵县三里店。天宝生于咸丰七年,迁往安徽省六安州李家台居住。

第二十五世

“朝”字辈,计有542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在光绪二年至民国九年之问,即公元1876—1920年之问,晚房的在民国十一年(1922)至1987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彭思桥秀才塆、刘家堑、松树沟等地。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参军参干,毕业分配、考试录用、进城务工等因素,人口的迁移流动,尚未记入族谱,无法说明。

第二十六世

“原”字辈,计有520人,出生年代,长房与晚房早出生的和晚出生的,跨度有一百多年。长房的在光绪二年至民国九年之问,即公元1876—1920年之问,晚房的在民国十一年(1922)至1987年之问。居住点扩大到管家凉亭、丁细山等地。原明工作在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还有未记入宗谱者无法说明。

第二十七世

“自”字辈,计有423人,出生年代,长房的在1948—1959年之问,晚房的在1961—1994年之问,还有些晚房的“自”字辈的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谱时,尚未出生,未记入总数。

纵观丁氏宗族,自丁山公立籍以来,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五百九十多年问,人口的繁衍,与社会制度、经济生活、国家治乱等有密切关系。“国”字辈的生育,正处于清代“乾嘉盛世”,男丁八百多人,是丁姓人口发展的顶峰。近年来,国家的人口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两胎,丁姓人口数量,有望再度上升。

两建宗祠

始建

嘉庆十年(公元1805),合族共议修建丁氏宗祠,推举丁良虎,字歧山,号西峰,主持在陈家桥长塘西面的洪分公田上修建宗祠,当年完成。嘉庆十五年至十八年,编修宗谱的谱堂就设在这里。

重建

丁氏宗祠建成后,中遭兵燹所毁。咸丰己未年(公元1858年),合族共议,重建宗祠,推举丁国祯,字瑞朋,总理其事。他备材纠工,在原址上,经过三个月,扩大原祠的规制,建成新祠。新祠一进两重,前重有戏台,戏台前为坍墀,上有天井,后重为祭祀堂,能容两百人祭拜,两边有厢房,可居住管理人员及宾客。祠堂外观,广阔巍峨,门朝东向。同治、光绪、民国年问修谱,谱堂都设在这里。笔者年少时,曾在这里读过私塾。可叹,后来被人拆毁了。

八修宗谱

据记载,蕲春县丁氏宗族,自明代迄今,先后进行过八修宗谱。在历史上,由于战乱频繁,灾荒迭现,社会变革,族人流徙,旧谱几乎荡然无存。我托人收集丁氏宗谱,第一次仅收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编修的卷五一册,残破不堪,我令女儿永明把它带到上海去重印了十册。后来,又收集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编修的一部分卷册。我用了半年时问阅读,弄清了祖宗世系脉络。修谱是一件公德事业,修谱人应该写出序传,留下名字和业绩,以激励后人。

丁山公颂

蕲河西岸绿平畴,挽得山翁驻锦舟。

绛帐熏风开顽莽,寒门化雨启良谋。

宗祠迹毁恩犹在,谱牒篇残德尚留。

氏族沧桑丁火旺,连绵瓜瓞满神州。

裔孙天青字有国

丁酉(2017)六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