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的评语:作文技巧与心灵沟通的平台

教师的评语:作文技巧与心灵沟通的平台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们要擅写评语,将作文教学评语成为向学生传递作文技巧和心灵沟通的平台。所以,教师可采用一些委婉的建议性的评语。其时“小子”才十二三岁,无论他如何天资聪颖,教师的评语还是有点言过其实的。但是,谁又敢否认,正是教师那激奋人心的评语,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少年茅盾成为后来的一代文豪呢。

教师的评语:作文技巧与心灵沟通的平台

作文的评改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元,但是都无法取代教师的传统评改。这种方式依然是最有效、学生最在意的方式。教师的作文评改,主要是以作文评语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学生拿到作文本,都非常关注教师写了些什么。细腻敏感的中学生们,会通过评语来揣摩老师对他的感情,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欣赏还是冷漠。教师们要擅写评语,将作文教学评语成为向学生传递作文技巧和心灵沟通的平台。

(一)评语宜具体易懂,忌抽象笼统

教师的评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表述:生活气息不浓,描写不细腻,中心不突出,层次不清楚。这些套话,概括性太强,学生听起来会不疼不痒,不知道老师具体在说什么,所以往往会不予理睬。如果教师的评语能更具体一些,提示性更强一些,就会大大增强其操作性。如,“你的房间太令人向往了,可是我们没有机会亲自去观赏,你能不能把房间里的摆设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再详细一些介绍给我们呢?”“真没想到你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妈妈,能把她其他方面的事情也介绍一件给我们听吗?我们特别想对你的妈妈再多一些了解。”

(二)评语宜启发探讨,忌武断批驳

有些学生的作文确实存着很大的问题,这其中有水平问题,也有态度问题,这时候批作文的老师往往按捺不住,在作文的后面会生气地写上:“字数不够,补齐!”“书写差,重写!”“一看就是编的!”“题目不好,换一个!”“结尾气势不够!”当学生们面对这样的评语时,往往连同老师生气的目光和写评语时愤怒的表情一起读了出来。有的学生就会乖乖改过来,也有一些会觉得老师过于武断,反而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应付了事。学生或多或少与教师有一定的代沟,但他们又期望能够多与教师沟通、探讨,能和教师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除非学生的作文有明显的问题,否则教师不应轻易下断语,如果教师采取探讨性的方式,以“朋友”的身份在评语中既尊重学生又客观评价,学生在心理上就容易接受。所以,教师可采用一些委婉的建议性的评语。况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也不能保证自己评语的正确性和权威性。这也只是你的一家之言,同一篇文章,老师不同,反应评价可能会差很多,教师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评判学生作文,让学生全接受,这也不科学。

如果教师将评语改成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如果换上这个词,你认为会不会更好些?”“你能修改一下结尾,使它显得更有韵味吗?”“这次作文有几个错别字,下次能避免吗?”“想一想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题目?”“如果用一首与本文有关的歌词开头,你感觉如何?”

(三)评语宜欣赏激励,忌大删大改

一些教师平时改作文,都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力求做到“精批细改”:修改错别字,调整语句,甚至大段删减,大段添加。一篇作文改下来,变得面目全非,其中罗列了大大小小的毛病,加上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如果学生看到作文本上“满堂红”,那么学生一定会产生紧张情绪和挫败感。

学生的作文大多凝聚了自己创作的心血,学生渴望交流,渴望得到肯定和赞赏,尤其容易产生自卑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地给予赏识和鼓励。所以,教师写作文评语时一定要饱含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赏识和鼓励,从每次作文中看到希望,从而激发写作积极性,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位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班上有个学生因为来自偏远的农村,生活较困难,这让她在城区学校里十分自卑。有一次在写作文《我》时,她写道:“我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与城里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显得太丢人了,总觉得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教师读后感触很深,为了让她尽快自信、自强起来,于是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飞进了我的丛林,我怜爱她的自卑和娇弱,我欣赏她的诚实和坦率,我更珍爱她渐丰羽翼。老师相信,这只丑小鸭终会成为茂密丛林中一只骄傲的白天鹅。”从那以后,这位同学爱上了写作,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后来还以优异的成绩被重点高中免试录取。事实证明,教师充满爱的情感抚慰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源泉。[2]

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小学时代有两册三十二篇作文,其间老师的评语对茅盾先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对《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一篇评道:“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对《秦始皇高祖隋文帝论》大加称赞:“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亦可高无罪矣。”对《文不爱钱武不惜死论》一文的评语,主要针对文字功夫来讲:“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概。”(www.xing528.com)

这样热情洋溢的批语,能不激动人心吗?其时“小子”才十二三岁,无论他如何天资聪颖,教师的评语还是有点言过其实的。但是,谁又敢否认,正是教师那激奋人心的评语,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少年茅盾成为后来的一代文豪呢。

(四)评语宜幽默风趣,忌枯燥无味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幽默是教师的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风格,甚至是一种教学智慧。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学生写自己拾到一万元钱归还失主,事迹被登报表扬的事。这位老师就有点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但又怕万一猜错了伤了学生的自尊。于是老师在评语中智慧地写道:“你拾金不昧的行为值得大家学习,能否拿来那张报纸让老师把你的先进事迹向同学们宣读呢?”这学生第二天找老师说,这故事是自己编造的。

一则文明得体的幽默性批语,往往能使学生在忍俊不禁中惊醒、感悟,激励他们努力写好作文。如学生在文章过渡部分常用“完了”“接着”引起下文,批语可以这样写:“‘完了’‘接着’,‘接着’‘完了’,何时能用完了?”还有的同学作文中错别字多,批注可以这样写:“你这篇文章从文章到构思都不错,就是错别字太‘猖狂’。”再有,学生作文重内容轻标点的现象司空见惯,可下这样的批语:“你太偏爱‘,’了,就不怕‘。!?’生气吗?一碗水可要端平!”这样的批语语气委婉、内容风趣、耐人寻味,学生透过批语得到了老师善意的批评,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老师那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因此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指导。[3]

(五)评语宜以情动人,忌冷漠待之

呐喊·自序》中写道:“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一个学生也是如此,得到表扬,他会努力再进步;得到批评,会激起他的斗志。学生最怕的是老师冷漠待之,这对学生来讲,是最大的伤害。如果老师的作文评语只是一个“阅”,或只打一个分数,这就表明教师对学生不关注的态度,同样,学生可能也是看一眼就放桌格里了,作文评价的作用根本就起不到。

学生对老师的评语,最关心的不一定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他会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扶持,还是冷漠、厌弃。孩子多么希望从评语中看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啊!所以教师的评语要以情动人,以己心去发现他心,让学生在评语中感觉到老师用心关注他,用情欣赏他,用爱温暖他。

有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有一次批阅学生周记,是让学生写的课外记叙文的练笔:写“教室风景线”。读到一位女生的日记,语言平平,内容平平,实在没什么特色.就随意批了一句:“愿你成为最美的风景。”本来是疲惫与麻木时的应付,没想到日记本发下后,学生却感动不已,回家后跟妈妈说:“真高兴啊,老师说我会成为最美的风景。”她满脸洋溢着幸福:“妈妈,我成绩提高是一道风景,我人缘好又是一道风景,我关心集体常做好事也是一道风景,我性格开朗还是一道风景……”一口气说出了五六道风景。此后,该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高涨,作文水平也渐次提高。家长会上她妈妈怀着感激跟我讲了这件事,我非常惭愧。本来不经意的一句批语却让孩子如获至宝,带来了训导多少次都无法得到的效果。

对学生作文,教师要本着宽容而不失原则,赏识而不虚美的态度。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不足;既要看到现有水平,又要看到以后的发展,从而做出适当的评价。

作文评语是师生交流的隐性平台,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阵地教师一定守好。作文是最富有人性的,通过作文,教师可以看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有太多太多的疑问和困惑,有太多太多的理想和欲望,他们太需要老师的释疑解难、关心爱护以及教育引导。作文应站在“人性化教育”的最前沿。富有“人文关怀”的作文评语是师生感情沟通的第一渠道。沟通,就意味着走进学生的心灵,而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无疑才是成功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