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三课教育口才的技巧

提高三课教育口才的技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讲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表达技巧。下面就课堂讲授中几个主要的环节分别加以阐述。(一)开讲的言语技巧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堂课也要有妙言妙语的开头。

提高三课教育口才的技巧

课堂讲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表达技巧。下面就课堂讲授中几个主要的环节分别加以阐述。

(一)开讲的言语技巧

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堂课也要有妙言妙语的开头。好的“开讲"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罪犯的注意力,也像桥梁一样,连接着警察与罪犯的情感通道。开讲的言语要有诱发性、渲染性与挑战性,力求练达而雅趣,“情信而辞巧"。具体而言,“开讲"的言语技巧主要有5点。

1.开门见山法

即对所讲的内容的标题进行解释以导入新课。这是课堂讲授中最常用的开讲方式,它简便易行、开门见山,能迅速切中主题。如数学课上有位警察在讲“黄金比率”这一节时是这样开讲的:“学员们!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当我们看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的主持人一般不站在舞台正中央或台角,而是站在偏左或偏右的三分之一处?这是因为他们巧妙地应用了“黄金比率”。“黄金比率”不仅是艺术家创作遵循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如门窗、书本、课桌的比例也都符合“黄金比率”的尺寸。学员们,“黄金比率”具有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2.新旧联系法

即从回顾已学的旧知识着手,再引入新课,做到“温故而知新”。警察运用这种方法开讲时,一般通过提问、练习、讲述等方式进行。新旧联系法要求警察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旧”的基础上入“新”。

3.设问质疑法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课堂讲授中,警察以提问设疑的方式开讲,可以调动罪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登堂入室,探取“所以然"的秘密。开讲时设问的方式有很多:如直问或曲问、宽问或窄问、明问或暗问,等等。

4.讨论入题法

即在开讲时将教学中出现的模糊问题提出来让罪犯讨论。讨论的话题要能够展开,而且警察要适当引导。

5.朗诵移情法

因为良好的朗诵可以创造出强烈的气氛,因此很多警察善用此法。上课时,警察并不匆匆开口,而是用亲切友爱的目光扫视全场,与罪犯达成心理相容,然后再声情并茂地朗诵。要么是朗诵一段或一篇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文章,要么是朗诵文章中的精彩片段以导入新课,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开讲,还要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及警察自身的特点而有所取舍、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

(二)设置“课眼”的言语技巧

正如报纸上有“报眼”,文章有“文眼”,诗歌有“诗眼”,戏剧有“戏眼”一样,课堂上讲课也有“课眼”。所谓“课眼”也就是一堂课的核心与高潮,是警察教与罪犯学的“着力点”。为了形成“课眼”,警察的言语表达既要有深度,又要出新意。下面介绍几种形成“课眼"的言语技巧。

1.真情外露

警察讲课时,必须使自己的言语表达充满感情,充分利用情感的感染性、移情性的特征,“以我的情趣注于物,以物的姿态注于我”(朱光潜语),为罪犯创设一个学习新知识、探索疑难问题的情绪场。至动情处更要辞恳情切、兴致勃勃。这样,才能使一堂课真正出现高潮,形成‘课眼’”。

例如,19世纪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有描写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说的一段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然后,他在谈到法国语言时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牢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小说中作为教师的主人公满怀悲愤,感情澎湃,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的每一句话在这种情绪氛围中均得以升华。

2.亮丽畅快(www.xing528.com)

警察讲课时说话的速度要快慢适宜。过快,听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罪犯难以接受;太慢,慢慢悠悠,一步一摇,罪犯精力涣散。但在形成“课眼”时可以快嘴联珠,一气呵成,以造成强烈的语势。这样,既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主题,又给罪犯形成强烈的吸引力,让他们得到美的感受。

3.幽默含蓄

幽默是讲授型口才中的“味精”。讲课中恰当运用含蓄幽默的语言,可使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会引起轻松愉快的心理共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4.绘声绘色

讲授中的口语表达要精选词句。语言精彩才能拨动罪犯心灵的琴弦,打开他们心灵的门扉。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是语言精彩的重要表现,它可以为罪犯描绘出一幅立体直观的画面,把课堂讲授推向高潮。

5.巧用辞格

讲授中充分运用修辞手法,巧妙使用“艺术词藻”,可以起到塑造形象、创造气氛、推进高潮的作用。修辞格种类很多,有的是语言形式的修辞,如排比,对偶、回文等;有的是语义内容的修辞,如比喻、夸张、双关等。例如一位警察在给罪犯讲述语言时,有这么一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美的语言是热情的语言、文雅的语言、礼貌的语言。在日常生活甲,语言的美与不美,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社会效果。美的语言表现在热情地招呼,真诚的鼓励,彬彬有礼的谈吐,从而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与此相反,冷漠、生硬、粗俗甚至蛮横无理,则会使对方丧失信心,精神沮丧。所以,语言的美与不美,必然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社会效果。”这段话比较恰当地运用了排比、对比、夸张等修辞格,把语言美与不美的两种社会效果鲜明地显示出来,很有说服力。

(三)“收课”的言语技巧

“收课”即讲授的结尾。高明的结尾犹如讲授过程的“凤尾”部分,可使整个讲授在归纳中升华,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在朗诵中产生共鸣,在描述中余音袅袅。下面介绍“收课”言语技巧中的几种方式。

1.归纳小结

这是讲授者最常使用的一种“收课”方式。经过详尽的讲述、精彩的分析和严密的论证后,罪犯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所学内容,讲授过程已近尾声。此时,警察要能以寥寥数语,巧妙小结,就可以使知识在罪犯大脑中得以巩固。总结的语言要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才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2.开拓延展

警察通过讲授结尾时的言语表达引导罪犯进行由此及彼地思考,举一反三地运用,目的是将课堂讲授的成果延伸到课外的学习与实践中去。

3.复述评点

这种方式是由警察或罪犯复述所学内容,然后由警察对所学内容或罪犯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评点。这样既有利于罪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有助于他们分清新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还可以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与不足,以便及时改正。

4.释疑圆场

即针对开讲时提出的疑问、设下的“伏笔”释疑总结,巧打圆场。这种方式可先后照应,首尾连接,将整个讲授过程变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此外,还有朗诵结尾、自由结束、介绍下节、作业练习等等收课方式,不再一一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