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园区的稳定发展期:1991~2007年的探索与成果

科技园区的稳定发展期:1991~2007年的探索与成果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07年底,世界上的科技园区已经接近1300多个。这一时期,科技园区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产业聚集和技术引领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发展中国家发展科技园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1991年,印度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科技园。实际上,班加罗尔能够成为印度科技园区的发轫地,是有其现实原因的。目前,整个园区建设已经投入了400亿美元的巨资,但基础建设仍未完成。

科技园区的稳定发展期:1991~2007年的探索与成果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进入了难得的快速发展期。冷战结束,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和平发展环境。虽然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发动了几次局部区域战争,但根本上是以获取资源为目的,相对地,意识形态上的斗争“由明转暗”。这一时期,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沟通、交互和推动作用;新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金融领域持续创新,虽然后期来看是一把巨大的双刃剑,但在这一时期无疑缔造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帝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弹药”;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全球研发理念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科技园区在这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产业、技术、人才和资本聚集地”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推动力。

截至2007年底,世界上的科技园区已经接近1300多个。这一时期,科技园区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产业聚集和技术引领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发展中国家发展科技园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世界科技园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理念、管理、技术及产业上的不同,园区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这种差距既有国与国之间的,也有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园区之间的。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科技园区主要有印度的班加罗尔[35]科技园、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等。

1991年,印度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科技园。如今,班加罗尔已经成为印度的计算机软件王国,享有“印度硅谷”“印度信息技术行业的麦加”等称号。实际上,班加罗尔能够成为印度科技园区的发轫地,是有其现实原因的。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由于有着凉爽宜人的高原气候、科学的城市规划和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加之便利的交通位置,班加罗尔对于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印度太空研发机构、国家航空实验室、国家软件科技中心等重要的研发机构都设在此地,有成千上万的工程师来到这里,为班加罗尔发展软件产业提供了足够的智力支持。还有一层更为实际的原因,这则是印度与地球另一边的美国硅谷正好有12小时接续的时差。白天在美国进行的软件开发,晚上则可以不耽搁一分钟地在印度继续开发。反之亦然。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和印度低廉的人工成本对于视时间如生命的软件开发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于是,美国硅谷及其他园区的软件开发公司及后台服务商,纷纷在这里设立机构,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得以迅速成长。在园区的开发上,班加罗尔并不保守,当地积极欢迎外资的介入。我们曾经访问过TCS软件园[36],园区大部分研发用房由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腾飞公司来投资建设和管理,出租给入驻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班加罗尔在世界软件行业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全世界大约有75家最顶尖的软件研发企业,其中近30个在班加罗尔,而全球500强中有160多家企业由印度供应其跨区域运营软件。(www.xing528.com)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有着较为雄厚的电信制造业基础,但是在全球产业链条的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上的低端。自1995年起,马来西亚政府就提出打造“多媒体超级走廊”,全产业链条发展电信产业,包括芯片设计、制造以及企业外包各个环节,甚至涵盖数码电影等涉及的所有的软、硬件服务和衍生产品。该“走廊”是一个超级大的科技园区,占地750平方公里,长50公里,宽15公里,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南郊雪邦国际机场一直延伸至市区内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双子塔)。尤其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给马来西亚政府敲响了警钟,更加坚定了他们要在电信制造产业上占据高端优势地位。马来西亚的前首相马哈蒂尔[37]是该园区的总设计师,并强硬地推动园区筹备和建设。园区计划2020年建成,由于园区开发建设的时间跨度达到了惊人的25年,光是设计论证园区建设计划,就让两百多人的工作团队坚持了两年多才完成。虽然有政府的强力推动,但是马来西亚作为后起园区的推动者,也积极吸取了世界科技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设立市场化的开发主体——多媒体走廊发展公司(MDC),用来操盘整个园区开发建设。目前,整个园区建设已经投入了400亿美元的巨资,但基础建设仍未完成。同时,周边竞争对手的园区建设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多媒体超级走廊”对高端企业和技术的吸引力,这里面就包括新加坡的“智慧岛”和菲律宾的“智能城”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