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营内容设计与党支部建制管理

运营内容设计与党支部建制管理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支部建制完整,制度规范,依法依规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管理。

运营内容设计与党支部建制管理

园区运营主体在完成园区日常运营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关注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园区服务体系的搭建

1.政策服务方面。园区运营主体要高度熟悉所在区域的产业及财税政策,帮助入园企业申请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税收奖励,以及各类专项支持政策。

2.人才服务方面。既要了解入园企业在高端人才方面的需求,也要关注企业对蓝领员工的需求,通过搭建招聘平台、组织专场招聘、专场职业培训等方式,同时园区与专业对口高校建立合作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为入园企业提供人力支持。

3.科技金融方面。了解园区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企业所处阶段,除了银行的常规服务外,联系科技担保、科技租赁、科技小贷、知识产权商用等机构和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与产业基金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荐园区孵化的优质企业参与项目路演。

4.第三方服务方面。遴选一批资质优良、服务出色的财务、税收、法律、知识产权服务及人力资源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使之成为园区的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园区背书下的企业服务。

5.区域落地方面。与工商税务消防、城管执法、交通等多个部门建立绿色通道,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企业联合组织的设立

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成熟园区的经验,组织入园企业组建联合社团组织,包括企业联合党支部、园区业主大会及委员会,各类体育文艺社会团体。

1.企业联合党支部。这是结合我国国情,为解决中小企业以及按照我国党建要求尚不能进行党的组织组建的问题,由园区运营主体向当地负责党建的部门申请,统一设立的为入园企业的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服务的非公党建平台。党支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接受区域所在党的上级组织的领导,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正常开展各项党建活动。党支部建制完整,制度规范,依法依规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管理。实际运行过程中,园区通过党的组织管理,会进一步凝聚园区内高端人才,对于了解园区实际情况、维护园区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2.园区业主大会及委员会。业主大会是入园企业的自治管理机构,大会设立业主委员会作为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经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大会的宗旨是服务业主、服务园区,维护业主权益,丰富园区人文内涵,提升园区物业价值,为园区企业腾飞和员工成长创造宜业宜家的和谐环境。业主大会由园区运营主体来主导设立,每年对园区运营进行服务评估、按照业权分摊园区管理费用,形成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各类社会团体。园区的企业员工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上具有较大的趋同性,在社会交往生活方式上的需求也很大,园区应该建立体育、文艺为主题的各类兴趣组织,定期组织联合比赛,提高园区整体的认同感;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组织青年联谊、文化艺术鉴赏等各类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

(三)园区企业的入驻与淘汰

园区运营重要的一环就是吸引优质的企业入驻园区,同时对于发展已到“天花板”、行业选择方向错误、日常经营困难,尤其是被市场淘汰的企业,要做到及时清理调整。

1.建立企业选择标准。根据园区产业定位,结合对产业的未来判断,征求相关专业机构和专家意见,形成园区独立的企业选择标准,设计产业发展阶段划分、企业发展所属阶段、产品市场占比、财务经营状况、知识产权和高端人才储备等多项评价指标,科学筛选申请入园的企业。

2.建立企业淘汰机制。通过建立入园企业阶段考核、不同阶段产业发展分析、分阶段签署入园企业服务协议等多种机制,利用制度和规范,逐步建立起“能进能出、适时调整”的园区企业动态淘汰机制。避免“僵尸企业”出现后不能及时清出园区,导致园区土地、厂房及固定资产闲置的不利局面。

(四)行业标准的酝酿与制定(www.xing528.com)

园区运营主体要联合推动龙头企业,与园区同行一道,加强对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园区企业产品的行业标准,并力争参与国家甚至国际标准的制定,为夺取产品的市场话语权抢得先机。

园区要积极邀请政府分管及业务指导部门、专业机构、行业专家来园区,进行行业标准制定的系统培训,让园区企业清楚行业标准的重要性、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细节处理、企业产品距离行业龙头的差距分析、科技技术含量的测算、市场预期的处理等多项内容。

(五)园区环境的维护与提升

这里讲的是园区的硬件系统与自然环境。园区建成投入使用后,原有的基础设施及硬件的维护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除了对基础设施的定期巡查与及时维护外,还需要为入园企业提供足够快速的互联网系统、便捷的交通泊位及指示系统、安全可靠的消防系统以及高效贴心的物业服务。要结合园区人均绿色GDP的测算,不断优化园区的电力、用水及能源使用系统。

园区自然景观的设计和维护也非常关键,它通常是一个园区最直观的考核方面。自然景观的设计上,要结合属地自然特性,在水系设计、植被类别、慢行系统、微景观布局等方面,有特色地进行统筹,增加亭廊、座椅、雕塑小品园艺花卉等,还可安排适合户外观演活动的广场等公共空间,保证景观的舒适度和体现宜游宜业的概念。根据园区运营时间的变化,及时调整园区的自然景观,保证园区永远处于一个崭新清新的自然环境中。

(六)园区配套的设计与引进

园区配套包括住宿、餐饮及生活和交流空间等。要在园区运营过程中分析企业和员工的需求,设计合理数量的青年公寓,联合政府地产开发机构,为企业高端人才的住房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园区要提供足够数量的餐饮场所,城郊的园区基本要求是80%的用餐需求能够在园区内部得到解决,城内的园区提供50%~60%的用餐即可。引入的餐饮供应商类别也应有统一的筹划,既要有大众需求,也要有小众服务。同时,重点抓好食品质量、产品价格及服务水平的监督和不断调整;园区运营主体要认真研究产业特点、区域特色和未来服务趋势,在园区内引入、建立温馨方便的交流场所,为企业员工提供婴幼儿短托服务,提供便利的生活购物服务,尤其在服务点的设计上,要做到距离适中,提取方便。可以按照就业人口零售商业建筑面积800~1000平方米/1000人为园区配建。人均0.8~1平方米的商业配套中,散点式分布的便利店、超市、小店铺应该成为园区零售商业的主导模式,占到85%~90%,即人均0.68~0.9平方米。

园区就业员工大于5万人,可设置一处2000~4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设施,可结合园区中心绿地和商业服务中心底层设置(集中式布局)。园区员工人数小于5万,可在各产业用地中结合企业员工餐厅设置咖啡书吧,可共用座椅区,根据实际条件按照每千人(就业总人数)10~20平方米估算规模(分散式布局)。

(七)园区品牌的设计与提升

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其品牌影响力占据重要比例。塑造园区品牌,一是保证硬件上的先进完善,根据产业发展阶段不断进行更新;二是保证服务质量的高端化,入园企业能够享受到不同于其他园区的服务;三是主动丰富园区品牌的内涵,通过设计园区独有的品牌活动、行业标准制定、高端人才和优秀案例推广等多种方式,提高品牌影响力。

要不断塑造社会关注热点,科学合理包装园区明星企业,有步骤、有方法地宣传园区内的明星企业家、科学家,提高园区引领本行业发展的地位;要提高园区的公益形象,联合园区企业,共同举办公益活动;要提高园区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社团组织的活动,展示良好形象。

(八)园区信用体系的建设

信用体系的建设是近几年的重点,企业要发展,园区要发展,信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首先从信用基础、信用服务和信用应用三方面入手,打造“三位一体”信用园区。信用基础包括信用知识推广、信用文化建设、组织体系以及信用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信用服务包括信用托管、信用档案、征信报告以及信用评级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信用应用包括支持企业信用贷款、企业发债以及信用的其他创新型服务。

其次,要联合征信机构进园区,通过报告、辅导、个案诊断等多种方式,一对一地对入园企业进行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建立企业信用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于不符合信用体系要求的企业,须要求其撤出园区。对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园区可在其与资本市场对接、产品推广等方面,提供更高等级的信用品牌背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