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服务环境的构成和特点

图书馆服务环境的构成和特点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图书馆的物理环境包括以下方面。促进图书馆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认知。环境知觉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系列心理加工,从而达到识别、认识、理解、记忆和使用环境的目的。空间认知依赖于环境知觉,人们借着各种感官捕捉环境特征,通过观察获取某一信息,以及环境有关的特定联系。因此图书馆环境的创设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规范性,使之成为图书馆行为习惯的指引、规范和倡导。

图书馆服务环境的构成和特点

(一)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图书馆是儿童阅读成长过程最重要的地点之一,所以图书馆环境的优劣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深的影响力。图书馆的环境对儿童起到很强的感染作用,也是儿童成长阶段最重要的精神条件之一,对增进儿童的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的环境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儿童是图书馆里的重要角色,所以图书馆的环境设计首先必须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喜好。还有就是在设计时要讲求科学技能,遵守科学设计的原则。由于只有经过科学设计的环境才更符合儿童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的要求。

图书馆是儿童启蒙教育的开始,孩子在图书馆学会很多基础性的知识,认知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孩子的教育生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的环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显得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儿童在图书馆的学习心态和适应能力,所以为图书馆设计一个科学公道的环境非常重要。

(二)服务环境

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环境是指公共图书馆(包括少儿图书馆)为满足图书馆获知增智、愉悦阅读、锻炼心智,培养图书馆阅读意识、阅读习惯,提高图书馆信息素养所创设的一切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它是由建筑设施、文献资源、设备、儿童、家长及相关读者图书馆员、人文环境等各种要素所组成。

智利圣地亚哥公共图书馆馆长()onzalo()yarzun认为:“作为公共场所的少儿图书馆,是少年儿童娱乐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和探索;父母和孩子可以彼此交流与了解。它是一个少年儿童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交流的私密空间;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远离课程压力,一起阅读的地方。”[3]在这个多功能的、互动的、充满灵性和智慧的空间里,孩子们可以自由获取书籍,体验新技术,参与各种活动,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专业服务、舒适的环境以及专为孩子们设计的基础设施。

(三)服务环境的构成

图书馆服务环境由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指独立于人以外的客观条件,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图书馆的物理环境包括以下方面。

(1)图书馆馆舍内环境。馆舍内环境包括图书馆建筑、空间环境、文献资源、馆藏设备、阅读设备、玩具、教具、活动道具、文化内饰等,它们是开展图书馆服务所必须具备的,对图书馆服务有决定性的影响。

(2)图书馆馆舍外环境。图书馆馆舍外环境指图书馆建筑之外的广场、周边绿化等,这些环境一般是读者进入图书馆前所接触的,或者是在图书馆阅读时可以观察到的,它们间接影响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另一个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图书馆管理者通过办馆理念、管理水平与管理风格所营造的图书馆人文氛围。良好的人文氛围可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准、展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气质。图书馆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环境因素。

(1)图书馆管理。包括管理理念、规章制度、管理决策能力和执行力等。(2)图书馆文化。主要指图书馆人文氛围,图书馆员的精神面貌及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关系。(3)图书馆职业伦理和图书馆员职业素养。主要指图书馆行业的职业理念、对从业人员行为操守的规定,图书馆员对待工作和读者服务的职业态度以及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4)图书馆员与图书馆读者、家长、相关社会行业及人士等关系的建设

(四)创设图书馆服务环境的重要性

服务环境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基础,不同场所的特质赋予人不同的特质及约束。图书馆成长的过程是健康性格、良好素质、健全心智形成的过程,塑造安全、健康、方便、舒适、富有文化情境的育人环境,意义巨大。由于图书馆对于环境比成年人更加敏感,更加难于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因此良好的服务环境对于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1)促进图书馆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认知。环境知觉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系列心理加工,从而达到识别、认识、理解、记忆和使用环境的目的。空间认知依赖于环境知觉,人们借着各种感官捕捉环境特征,通过观察获取某一信息,以及环境有关的特定联系。[4]

俗话说:“三岁看老”,说的是人的性格在0一5岁这一时期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它对图书馆的思维、性格、认知乃至每一个细胞都会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最早的感官记忆常常会埋藏在人们的脑海中,即使在成年后,这些儿时的记忆仍会偶然浮现在脑海中。令人愉悦的公共图书馆环境能够加深图书馆对图书馆的感知,开启其图书馆意识、诱发其利用图书馆的热情和阅读的兴趣,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对图书馆服务环境的创设促进图书馆对图书馆这一特定环境的特定知觉和特定认知。

(2)启迪图书馆图书馆意识。图书馆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环境的特定创设,作为图书馆认知发展的一种刺激条件,可以增进图书馆对图书馆的认知度,激发图书馆对公共图书馆的向往,提高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自觉性,使图书馆认识到此种环境的特性、规则及与其他环境的区别,从而感知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善用图书馆。

(3)激发图书馆阅读兴趣,培养图书馆阅读能力。环境对图书馆阅读意识、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锻炼,尤其是婴儿童早期各种阅读能力的启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不仅要着眼于为现在未成年读者服务,更要着眼于肩负起培养未来未成年读者的重任,即不仅为现在读者服务,也要为潜在读者服务。

(4)规范图书馆行为举止。环境心理学认为,环境可以对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制约、引导。对环境的设计、装饰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客观行为与主观意愿以及环境功能的发挥。图书馆正是意识形态、价值观、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图书馆在浓浓的人文气息中、在温馨亲和的氛围中、在舒适整洁的环境中、在健康益智的书香环境中成长,其心理、行为必能得到正确的干预和修正,从而正常地形成和发挥,达到最理想的行为状态。

(5)影响图书馆心智发展。公共图书馆创设适合图书馆生理特征、心理特点、认知程度、行为习惯的环境,对图书馆的心智发展能起到一种熏陶、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图书馆环境的创设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规范性,使之成为图书馆行为习惯的指引、规范和倡导。积极向上、健康环保的物理环境,和谐温馨、理念健康的人文环境必将为图书馆心智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创设图书馆服务环境的基本要求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图书馆阅读、学习、获取知识的场所,还是图书馆成长必不可少的乐园,是图书馆温馨的“家”,是图书馆探索科学、获知增智的“王国”。(www.xing528.com)

“任何一栋公共建筑,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精神需求,即文化内涵要求。”[5]

环境是一种“隐性的课程”[6],是教育的延伸。基于这点,公共图书馆在创设图书馆服务环境时承载着教育、启迪、探索等多重使命,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在设计时应站在图书馆角度、用图书馆的语言、图书馆的手法、图书馆的材料,依据图书馆的生活特质、成长规律,运用科学、实用、·艺术、技术等手段,处理好图书馆的生理、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出符合图书馆探索、游戏、学习、成长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由快乐的精神家园。

1.人性化要求

公共图书馆在设计、布局和创设图书馆服务环境时,一切应从关注图书馆出发,以满足图书馆需求为中心,把图书馆的需求作为设计的重要参数,强调图书馆处于公共图书馆环境、使用公共图书馆各类专用设备时的舒适性、适用性、健康性、安全性。强调环境对于图书馆身心的影响,对图书馆安全的重要,对图书馆的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激发图书馆的求知欲。在了解图书馆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特点、文化层次以及喜欢的色彩、偏爱的造型、爱好等基础上,运用科技、艺术等手段营造适宜、舒适、雅致的文化阅读环境。使图书馆在享受空间环境的方便、舒适、安全和效率的同时,心智、人性得以正常成长、释放与满足,使其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善。

在处理管理功能和读者使用功能上,首先强调图书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便利性、合理性、科学性;其次才满足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便利性。

在图书馆服务空间创设上,强调引入“三统一大”(即统一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一体化空间)模式设计理念,以开放式服务格局为图书馆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内部采用无固定、软隔断,以最大的灵活性实现借阅藏管一体化及一区多功能的阅读服务及活动实践区。在结构和布局上应遵循“紧凑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阅读区、活动实践区和读者群将空间细分,最大限度地方便不同年龄段未成年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可通过家具的配置或不同色彩的搭配等手段来表现不同区域、不同的服务功能。

设备配置、系统导向及环境标识上均应充分考虑图书馆身高、残障人士特殊性、阅读障碍儿童情况、图书馆对颜色喜好等特性。

图书馆服务环境创设要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功能的增加、图书馆需求的变化对内部功能设置、布局、使用进行调整。按照不同的阅读区域、活动实践区域设计不同的情景环境,满足图书馆好奇、好动、色彩敏感等特点。

2.安全性要求

安全是公共图书馆办馆的重中之重,是图书馆到图书馆获取知识、愉悦阅读的重要保障。根据图书馆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点,公共图书馆在创设环境时应充分考虑图书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安全因素。安全性包括馆舍安全、空间布局安全、文献资源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活动安全、图书馆心理安全、公共关系安全等方面。通过各项安全措施达到办馆安全,最终达到未成年读者在利用公共图书馆、享用阅读时的身心安全。

馆舍安全强调的是公共图书馆建筑要严格遵守相关建筑规范标准及建筑物各项安全指标。做好交通组织工作,馆内要处理好人流、物流、文献流三者的流向关系;馆外要处理好人流与车流的关系。解决好消防安全疏散标识及疏散组织。

设备安全指图书馆使用的各类设备、教具、道具、玩具等要满足绝对的安全性能,避免及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保障图书馆所使用的教具、玩具洁净、安全;设备、设施及图书馆所能触及的建筑物阳角应避免尖利、坚硬,尽量采用柔软的、防撞的物体包裹或覆盖。

活动安全指开展图书馆活动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各种不安全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公共关系安全是指公共图书馆要树立公关意识和加强公关管理,促使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各界保持一种良好、安全、和谐的关系。要正确理解、慎重对待、良好处理与未成年读者、家长、教育工作者等服务群体的关系。运用公关手段介入舆论,引导舆论,改善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发展环境。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保持与媒体良好互利、理解、包容的关系。

文献资源安全是指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内容应该健康、适合图书馆特点,具备多样性和趣味性。

办馆安全是在各种办馆因素安全的基础上完成的。安全的馆舍、严谨的办馆制度、完善的管理体系、合格的馆员、健康的读物、安全的用电、周密的阅读活动计划、完美的实施结果、安全的服务设施、设备是保障公共图书馆安全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3.生态性要求

树立环保节能的绿色理念,尽量采用自然光自然通风、引入自然绿色,减少人工机械通风和人工光源。保持噪音量小、通风好、空气清新的状态。环境空间设计的形式风格要体现与环境的融合性,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适度采用高新技术,慎重处理节能技术的应用及高投入、高维护成本之间的问题。

4.全面性要求

环境创设既要考虑物质环境创设又要考虑人文环境创设;既考虑物理建筑体内的环境创设,还考虑建筑体外的环境创设;既要考虑馆内、外环境创设,还要考虑设备、设施建设;既要考虑硬件建设,更要考虑图书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及服务质量、服务品牌等软件建设,使之成为一个统一、协调、完整的整体;既要考虑健全图书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要求,更要考虑未成年残障人士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要求;既要考虑图书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要求,还要考虑与图书馆相关群体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