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运用中的玉龙角色及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促进效果

教学运用中的玉龙角色及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促进效果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玉龙在教学上可以起到三个作用。其三,学习龙的相关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能很好地起到多学科共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的作用。图4-5河南濮阳蚌塑“龙虎”墓请就两条龙的形制、功用,谈一谈你对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运用中的玉龙角色及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促进效果

钱镠铁券多在唐末和宋初这两段历史的教学中使用。通过它来介绍藩镇割据破坏统一的危害,确实有很好的效果。

案例一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玄宗后期为了边地管理,特设节度使,给予武将很大的统治权,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安史之乱后,河北、山西一带的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这种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基本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唐亡以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也是藩镇割据的延续。藩镇割据的问题对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唐代的藩镇既有土地,又有人口,又有甲兵,又有财赋,它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的产物,而是诸多社会矛盾和各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要想解释清楚,还需要对以上四大要素逐一分析。

材料三

钱镠铁券中记载的钱镠的职务非常复杂:“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其中中央与地方的职务混淆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展现了唐末藩镇割据的乱象。

(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唐朝藩镇割据现象形成原因的认识,注意用材料中的术语。

(2)你能分得清钱镠铁券上的头衔都是什么职务吗?这些头衔意味着什么,对唐朝的政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案例二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钱镠,朕闻:铭邓骘之勋,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则知褒德策勋,古今一致。顷者,董昌僭伪,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染齐人。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灵。其机也氛祲清,其化也疲羸泰。拯于于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钱塘成金汤之固,政有经矣。志奖王室,绩冠侯藩,溢于旂常,流在丹素。虽钟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顾功,抑有异数。是用锡其金板,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维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钱镠铁券上的铭文

材料二

镠在杭州垂四十年,穷奢极贵。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镠学书,好吟咏……镠虽季年荒恣,然自唐朝,于梁室,庄宗中兴以来,每来扬帆越海,贡奉无阙,故中朝亦以此善之。

……

自唐末乱离,海内分割,荆、湖、江、浙,各据一方,翼子贻孙,多历年所。夫如是者何也?盖值诸夏多艰,王风不竞故也。洎皇宋之抚运也,因朗、陵之肇乱,命王师以遄征,一矢不亡,二方俱服。遂使瑶琨筱簜,咸遵作贡之文;江、汉、濉、漳,尽鼓朝宗之浪。夫如是者何也?盖属大统有归,人寰允洽故也。惟钱氏之守杭、越,逾八十年,盖事大勤王之节,与荆楚、湖湘不侔矣。

—《旧五代史

材料三

钱氏兼有两浙几百年,其人比诸国,号为怯弱,而俗喜淫侈,偷生工巧,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凡一簿所负,唱其多少,量为笞数,以次唱而笞之,少者犹积数十,多者至笞百余,人尤不胜其苦。又多掠得岭海商贾宝货。当五代时,常贡奉中国不绝……

盖其兴也,非有功德渐积之勤,而黥髡盗贩,倔起于王侯,而人亦乐为之传欤?考钱氏之始终,非有德泽施其一方,百年之际,虐用其人甚矣,其动于气象者,岂非其孽欤?是时四海分裂,不胜其暴,又岂皆然欤?是皆无所得而推欤?术者之言,不中者多,而中者少,而人特喜道其中者欤?

—《新五代史》

请结合自己的论点使用史料,谈谈你对钱镠如何评价。

附 录

学习与使用文物过程中,大家往往会感到文物数量很多,种类复杂,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入手。(www.xing528.com)

目前国内的文物展览很多,许多著名的文物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如何确定文物的价值,仍是大家都很感兴趣却又众说纷纭的话题。文物有许多价值衡量标准,比如官方的一级、二级、三级文物,又如民间俗称的“国宝”。这两者一个太专业,一个太通俗,在我们利用和学习文物时,使用起来多有不便。这里附上一份官方文件,方便大家理解文物的价值。这些文件是21世纪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几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由权威机构颁布,涵盖文物门类甚广,收录的基本上都是各个时期文物精品中的精品。学习和了解中国文物,可以先从这些精品入门,其效果事半功倍!

第一批64件禁止出国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续表

续表

(本表据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整理。)

第二批37件禁止出国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续表

(本表据2012年6月1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整理。)

第三批94件禁止出国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本表据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