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派乡发展现状及进展,贺派”傣语意为“坝头”

贺派乡发展现状及进展,贺派”傣语意为“坝头”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派”傣语意为“坝头”,贺派乡是1973年由耿宣区划出而建,乡以驻贺派村而得名。班卖村“直过民族”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安装班卖村芒克组、另楞组、田头组、回汉组,贺派村芒款组太阳能路灯151盏。启动了高速公路贺派段进场施工便道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完成6个村民小组250户农户143.21亩征地工作,确保了高速公路贺派段施工便道建设顺利推进;投资2…276万元,加快推进贺派、芒底、芒抗、水平4个村共9…

贺派乡发展现状及进展,贺派”傣语意为“坝头”

【综述】 “贺派”傣语意为“坝头”,贺派乡是1973年由耿宣区(现耿马镇)划出而建,乡以驻贺派村而得名。乡政府驻地距离县城10公里,总面积为251.7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9…543亩,有林地面积15…851.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1.13%。全乡地形分为山地、山麓坝两类,地势西高东低,山区半山区面积约占70%。最高海拔2…977米,最低海拔980米,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全年气候温和,日照长,霜期短,无霜期为350天,年平均气温为18.5℃,年平均降雨量为1…303.6毫米,小气候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全乡总人口6…808户18176人,其中农业人口4…067户15…063人。全乡境内居住着傣、佤、拉祜、景颇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2%,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2%,傣族占32.1%,拉祜族人口占12.8%,其他少数民族占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7‰。辖区总耕地面积65…048亩,其中:水田18…107亩,旱地46…878亩。人均占有耕地3.57亩。

全乡现有党委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40个,有党员734人,其中:女党员155人,占党员总数的21.12%;少数民族党员616人,占党员总数的83.92%。

经济发展】 2018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6…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82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45…500万元的102.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83元,比上年增长10.02%。

【产业发展】 围绕做大“糖、茶、果、菜”等传统主导产业,不断巩固壮大全乡11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562吨,人均有粮361公斤。加大甘蔗全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甘蔗单产,2017…/…2018榨季,全乡甘蔗工业产量达25.5万吨,同比增加4.53万吨,实现产值10…965万元;重视抓实烤烟产业,2018年全乡共完成烤烟种植1…352亩,完成烤烟收购3…434担,上等烟比例达73.33%,收购均价27.69元,实现产值475.48万元。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核桃坚果石斛茶叶、菠萝、咖啡柑橘蔬菜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全乡大牲畜存栏4…475头,生猪存栏15…250头,羊存栏313只,禽类存栏45…043只。全年大牲畜出栏3…356头,生猪出栏33…831头,羊出栏159只,禽类出栏35…644只。全年累计肉类总产2…026吨,禽蛋35吨,畜牧总产值3…508万元。农机利用率不断提高,全乡共有大小农用拖拉机1…08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42台、小型拖拉机476台、其他微型动力耕整机366台。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超额完成雨季造林任务,新植坚果6…183亩。

扶贫工作】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聚焦住房、收入、医疗教育等核心问题,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通过“三评四定”、逐户走访、核查信息、完善台账,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户,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全乡建立并严格执行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扶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和脱贫责任清单,绘制了脱贫攻坚路线图,调整完善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实行目标倒逼、挂图作战。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农危改工作,全乡共改造危房1…369户,其中:四类重点对象132户,非四类重点对象60户;完成旧房改造1…177户,其中:石棉瓦顶改造768户、彩钢瓦顶改造1户,对408户大砖房、土木结构房屋实施了墙体防渗水、防风化处理,全乡农危改工作在全县率先全部实施完成。积极动员贫困户发展甘蔗、茶叶、烤烟、畜牧等产业,为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打牢基础,全乡蔗农中贫困户占15.6%,烟农中贫困户占26.3%,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覆盖贫困户110户,优先选聘了71名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100%覆盖,积极动员贫困人口中的青壮年就近务工和外出务工,通过发展产业和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收入。累计发放产业扶持资金313.5万元,向2个贫困村发放产业互助金200万元,争取民宗产业扶持资金20万元,贫困村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入股企业分红或在村理事会的监督下把扶持资金借贷给群众用于发展种植、养殖业等方式,有力地助推贫困人口发展产业脱贫。严格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认真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抓实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乡50名重大病人和180名慢性病人均得到有效救治。建立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依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加大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力度,帮助更多特殊困难人群解决困难和问题。全乡803户3…18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脱贫764户3…078人,贫困人口减少至39户10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2%。并迎接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

【基础设施】 依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东西部协作”项目、华能澜沧江集团对口支援“直过民族”发展项目等,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全乡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交通部门投资2…006万元,完成了班卖村下寨、翁勐等10个村民小组道路硬化工程,启动了芒底村芒佑、芒嘎弄等16个村民小组硬板路建设,全乡入户道路实现硬化的村民小组达84%。班卖村“直过民族”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安装班卖村芒克组、另楞组、田头组、回汉组,贺派村芒款组太阳能路灯151盏。启动了高速公路贺派段进场施工便道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完成6个村民小组250户农户143.21亩征地工作,确保了高速公路贺派段施工便道建设顺利推进;投资2…276万元,加快推进贺派、芒底、芒抗、水平4个村共9…619亩土地整形任务,农田综合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高;投资203万元完成班卖村6.7公里烟水工程。争取投资58万元,铺设管道12.5公里,实施了芒伟、安顺、芒岗新寨片区等7个村民小组人饮管道的提升建设,确保了群众人饮安全。启动实施乡镇供水工程1项,新建拦河坝一座,钢管安装4.2公里,过滤、沉清、清水池一座,计划投资220万元,为贺派乡小城镇饮水保障打好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以前要落实的自然村15条、建制村17条、乡镇8条具体指标,全面摸清家底。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1073”的总体安排,即:1个示范乡(贺派乡),10个示范村,73个示范自然村,编制了乡村两级实施方案,规划了整乡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和方向。在全面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决定集中打造泽安、芒抗、者卖等10个发展较全面、基础较好的示范村。认真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各级干部主动与家乡取得联系,全乡共登记出生地或成长地公职人员116名。围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规划理念,干部和群众一道共同谋划村庄建设发展的方向和思路,群众参与规划、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全面激发,2018年,全乡需进行规划的64个自然村规划“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已全部规划完成,正全力进行乡级审核及上图工作。

【人居环境提升】 大力推进泽安易地扶贫搬迁点相关配套设施完善、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积极把泽安新村打造成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泽安安置点作为典型被列入2018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年度报告》。实施完成了乡泼水广场“山水坝头”假山景观,建设了68个生态停车位,完成公共用地绿化14…780平方米,配套建设了休闲凉亭、步道、路灯等,在广场周边和森林公园营造传统文化和感恩文化氛围,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切实提升城镇品位和公共服务功能。认真落实街长、河长、湖长、库长、路长、山长“六制”,在城市全面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在农村全面开展“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定期组织清理居民小区、集贸市场、河槽沟渠、村寨出入口、公路沿线等地域的积存垃圾和其他废弃物,加大水源地保护,全面开展了12.2万亩天然林禁伐工作。加大“两违”整治力度,扎实开展“大棚房”专项整治行动,全乡已拆除“两违”建筑121处,拆除面积14…043平方米。在各村民小组建造垃圾池累计达149个,公厕95个,建有卫生厕所的农户1…431户,占全乡农户总数的35.1%。

社会事业】 巩固提升“两基”成果,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乡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投入营养改善计划175.9万元,受益学生2…157人。扎实开展好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基层收诊“双向专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进顺利,全乡农村医疗保险应参保17…522人,已参保17…155人,参保率97.9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11…635人,已参保11…404人,参保率98.01%,缴费率98.10%。开展城乡低保精准实施工作,2018年符合低保政策人数为927户1…202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32万余元、高龄补贴173人11.4万元、五保户供养金37.68万元、大病医疗救助700人57万余元、临时救助537户2…150人66.2万 元、优 抚 金108人79万余元,救济粮15吨。累计建成自然村活动室60个,建成自然村(村民小组)活动场所52个。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个,实现7个村(社区)全覆盖,全乡广播电视收视覆盖率为100%。(www.xing528.com)

精神文明】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先后对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食品药品监管全面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扎实有效。整合派出所、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及各村综治力量,进一步壮大综治工作队伍,全面推进信访维稳网格化管理,认真落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开展,组建了专门工作专班,全力加大政策宣传及摸排工作,加强对易产生黑恶势力的重点区域和人群的监督管理,筑牢预防黑恶势力犯罪的防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2018年,全乡共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8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4…500多份,粘贴宣传标语16条、宣传页280余张,展出宣传图片96幅,为310余名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24起,调处24起,调处率100%。

【自身建设】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和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注重从政治上观大局、辨形势、看问题,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并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强化行政成本和效率意识,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答复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25件,答复率达100%。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杨志春(彝族

人大主席:田源(佤族)

乡  长:杨萍(女)

(何嘉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