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律责任: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定义和形式

法律责任: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定义和形式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法定义务而应该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主要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类。行政处罚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定义和形式

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法定义务而应该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主要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类。

(一)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民事违法、违约行为或根据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不利民事法律后果。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十一种:

(1)停止侵害。适用于侵权行为正在进行或仍在延续中,受害人可依法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其侵害行为。

(2)排除妨碍。不法行为人实施的侵害行为使受害人无法行使或不能正常行使自己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的,受害人有权请求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或存在着侵害他人人身或者财产的可能,他人有权要求行为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不法行为人非法占有财产,权利人有权要求其返还。

(5)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状态。

(6)修理、重作、更换。是指将被损害的财产通过修理、重新制作或者更换损坏的部分,使财产恢复到原有正常状态。

(7)继续履行。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或不当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合同当事人有权要求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人承担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的责任。

(8)赔偿损失。是指行为人因违反合同或者侵权行为而给他人造成损害,应以其财产赔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

(9)支付违约金。是指行为人因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向权利人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违约的惩罚。

(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是指行为人因其侵害了公民或者法人的人格名誉而应承担的,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消除不良后果、将受害人的名誉恢复到未受侵害时的状态。

(11)赔礼道歉。是指违法行为人向受害人公开认错、表示歉意的责任形式,既可由加害人向受害人口头表示,也可以由加害人以写道歉书的形式进行。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所应承受的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单位对其依行政程序所给予的制裁。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1.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给予的法律制裁。行政处罚分为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和执照)、财产罚(罚款、没收财物)和声誉罚(警告)等多种形式。

行政处罚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行政主体在法律特定的行政管辖权内,对尚未构成犯罪的有一般违法行为的管理相对人(被管理的组织或自然人),依法所做的一种制裁。制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权利。

2.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由行政主体基于行政隶属关系依法做出。它具有强烈的约束力,管理相对人不服,行政主体可以强制执行。但因其不受司法审查,故被处分人不服行政处分,可以申请复核或者申诉。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对处分的执行。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因提出复核、申诉而被加重处分。情节严重的还有双开处罚,开除党籍,开除职务。(www.xing528.com)

(三)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所应承受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刑事法律给予的制裁后果,是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责任形式。

刑事责任主要通过刑罚而实现,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

1.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1)管制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相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属于刑罚中最轻的一种。公安机关在本人住所地执行。时间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3年。

(2)拘役

拘役是一种短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由法院根据刑法对犯罪情节与危害后果较轻的人判处的刑罚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一般在拘役所执行。时间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1年。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对大部分犯罪人普遍适用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25年,由司法机关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强制执行。

(4)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也即没有期限的徒刑,是对罪行较重的人终身监禁的刑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在服刑期间表现好或有立功表现等,刑法规定可获得减刑,减刑后的最少服刑期不得少于13年,由司法机关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

(5)死刑

对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判处剥夺生命的极刑。死刑的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对罪行特别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被缓期2年期间执行人故意犯罪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如果表现较好,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2.附加刑,是补充、辅助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附加刑可以附加于主刑之后作为主刑的补充,同主刑一起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包括:

(1)罚金,是强制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2)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的具体政治权利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4)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

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