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资源调查与兵要地图测量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资源调查与兵要地图测量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源调查继甲午战争之后,日俄战争又一次给日军带来公开收集东北地区情报的良机。战争期间,日军组织了各种谍报活动,直接关系到中国的主要有资源调查和兵要地图测量。据研究,早在日俄战争前,为争夺鸭绿江流域的森林资源,日本就与俄国展开明争暗斗。要及时购买到大量合格的马匹就需要事先调查,因此,委员会边调查边购买,整个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共购马两万两千多头,有效满足了战场需要。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资源调查与兵要地图测量

资源调查

甲午战争之后,日俄战争又一次给日军带来公开收集东北地区情报的良机。战争期间,日军组织了各种谍报活动,直接关系到中国的主要有资源调查和兵要地图测量。

日军对东北的资源调查在日俄开战伊始即已展开,在现存史料中,不乏金矿等矿产的报告[246]。战争期间,为了有效利用各地的物资,负责日军后勤供给的总兵站辽东兵站指示散布于占领地的军政署调查员调查当地物资状况,同时还要求就地收集政治财经、文化教育等基础情报。兵站根据各地的报告,结合书面资料,于1906年编成《满洲要览全》,对“满洲”进行了全方位概述。《要览》的第4章“殖产兴业”由农业、蚕业、矿业、盐业林业、牧业、渔业构成,记述了各业的基本概况,如“林业”一节,介绍了山林的形态、森林分布地域、伐木状况、木材的运销、税制、销售鸭绿江木材的公司。《要览》可视为日军侵占东北后最早形成的物资资源报告。

森林等被日本视为其在中国东北的所谓“三大利权”。据研究,早在日俄战争前,为争夺鸭绿江流域的森林资源,日本就与俄国展开明争暗斗。“日俄战争的发端,鸭绿江上游地区的森林资源争夺战好像是主要原因之一。”[247]

日俄开战前一年的1903年2月,日本陆军就预想到日俄谈判失败而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开始加快建设京釜铁路。为了确保后方兵站的运输,战争爆发后,日军先后在朝鲜境内修筑了军用铁道京义线、马山浦线,在中国境内修筑了安奉线(安东至奉天)、新民线(新民府至奉天),这些都需要巨量木材,如仅京义线就需要枕木80万根,桥梁木材数十万根,另外建兵房等也需要木材。此时“被盯上的正是鸭绿江木材”[248]。因此,开战后日军迅速控制了占领地区的木材。为确保供应,开拓木材来源,军方多次组织调查,如1905年3月组织调查组,委托林学学士今川唯市带队进入鸭绿江上游长白山内寻找最有森林资源价值并且最有开采希望的林区,调查树种、树龄、开采与运出方法、加工地及其方法等,同时侦察中朝边境的地势和民情[249]

1905年8月,参谋本部次长长冈外史从韩国至安东地区调查,在给参谋总长山县的报告中,长冈特地提出了木材问题:“必须迅速采取适当方法确保其根本。否则,他日被俄国、清国人士占有此富源,则必后悔。”10月,陆军大臣寺内致信外务大臣要求政府取得长白山一带森林开采权[250]。日本政府积极展开外交,以与清政府合办的形式在安东开办“军用木材厂”,实际由日方把持,生产木材供军用。尽管后来日军在开采等方面的积极性降低,但出于将来备战的目的,一直没有放松对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系统调查。

马匹作为重要战争资源,也属于调查对象。在日俄战争陆上战场,马匹是唯一的机动力量,因而需求量巨大,战地所需各种用途的马匹是平时的五倍,其中辎重挽驮用马所需最多,是平时的47倍以上,加上战时损耗率达20.6%,更需要大量补充[251]。战争爆发后的1904年8月,日军就因前线缺少马匹而在当地购买,9月政府专门成立直属内阁的“临时马制调查委员会”以解决军需马匹问题,10月军方派遣马匹购买委员来中国东北,根据“战地马匹购买委员派遣要领”购马。要及时购买到大量合格的马匹就需要事先调查,因此,委员会边调查边购买,整个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共购马两万两千多头,有效满足了战场需要。(www.xing528.com)

临时测图部及其活动

与物资调查相比,日军的陆地测量活动组织得更为严密,规模更大。日俄开战前,尽管战前做了大量准备,日军还是面临战地地图缺乏或粗糙过旧的问题,为此参谋本部从陆地测量部抽调人员,于5月成立“临时测图部”,统一指挥测量工作。

临时测图部总部设于辽阳,下设经纬班、三个地形测图班,对本溪湖、抚顺、奉天、新民厅、柳家岗一线日军占领地区展开测绘。随着战线扩大,测绘员严重不足,参谋本部于同年7月紧急招募三百多人,经半年速成教育后派至中国,归临时测图部领导,大大强化了测图力量。这支庞大的测绘队伍以东北南部地区尤其是辽东半岛一带为中心,以两万或五万分之一的比例测绘“辽东半岛五万分之一图”和“东亚五万分之一图”,进展十分迅速。

日军在战争期间还测绘了三十万分之一军用地图,但沈阳以北极其粗糙。战时的突击测量造成了测量比例不统一、测量地分散等问题,如对昌图以南,测绘的比例是五万分之一,对南满铁道沿线的主要城市测绘的又是两万分之一或一万分之一局部图。鉴于以上状况,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测量范围,战后,参谋本部决定保留临时测图部,留下113人继续在东北和蒙古地区秘密测量。

在陆地测量的同时,水路部从1905年起对辽东半岛沿海进行了测量,一直活动到1907年。

依靠以上各种规模的调查,日军获得了中国东三省的资源物产和兵要地图等情报,为日俄战争后的进一步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