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历史探索:视角、思路与史学研究

全球历史探索:视角、思路与史学研究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野、思路与史学研究一、史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决于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知识的积累状况,即科学文化水平,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研究,不能停留在第一、第二步,因为这不是其最终目的,不能实现史学研究的任务。只有实现这三步,才能完成史学研究的目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全球历史探索:视角、思路与史学研究

视野、思路与史学研究

一、史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取决于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知识的积累状况,即科学文化水平,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要通过多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来实现。

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史学研究对象,主要的不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而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运动中已经成为过去的那一部分。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历史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人类历史长河是由过去、现在和将来连接起来的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人们要真正认识现在,预见未来,就不能不认识过去,认识过去就要研究历史。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历史是人类过去一切实践的总汇,荟萃了人类的智慧。史学研究就是通过记载人类的实践活动,发掘提炼出丰富的历史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历史,深入认识历史上各国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兴衰治乱,各国各民族之间为什么会出现战争与和平、富裕与贫穷,世界历史进程为什么会出现曲折多变、前进与倒退交错,等等,从中总结丰富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观察和思考国内外的重大问题,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难题,都将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尤其应该看到,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个世纪,也是提供历史智慧最多的世纪。对它的研究更将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见,史学研究的作用在于,第一,深刻认识过去和它与现在的联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第二,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提高对社会发展的预测能力和治理能力;第三,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史观和方法论,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第四,培养人们自身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总之,史学研究,是人们认识生活,积累知识,增长聪明智慧和才干的重要源泉,是各国各民族寻求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重大问题的重要源泉。

史学能否永远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呢?回答是肯定的。史学研究,同其他学科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开拓前进的过程,认识人类社会的过去这个客观事物,是永远不会完结的。因为,中国和世界都是发展中的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会不断提高,促使人们站在新的认识高度去思考今天中国和世界的由来及其与过去的联系,这就要求史学研究不断深化,对已认识过的历史进行再认识,对已评价过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再评价,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扩展新的研究视野,打开新的研究局面。这样,人们就能不断克服历史认识中的片面、表层、偏颇和谬误,使历史认识不断扩展、全面、深化和更新,从而使史学永远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那么,史学研究怎样才能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呢?对此我们要先弄清楚史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学科,它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历史科学是一门具体的综合的社会科学。具体性表现为:一切历史都是具体的存在,一切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思潮、组织都存在于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环境,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历史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事件,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历史人物,每个事件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个性。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构成的各国各民族历史当然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面貌。这就要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具体分析,没有具体分析,取消了历史的具体内容,抹煞了各国各事件的个性和彼此的差异性,就没有历史科学。这是史学的一大特性。

史学又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综合性表现为:历史是过去人类社会各方面(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科学文化、意识形态等)的活动。唯物史观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历史内容,即人类历史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第一个基本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相互间的生产关系是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第二个基本方面是反映人们相互关系的家庭和各种社会联系,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们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成为阶级社会历史的突出内容。第三个基本方面是人们社会意识的发展。这三个基本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人类历史的整体,只有对它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对历史进行综合研究,是史学的又一大特性。对史学进行科学研究,应该达到的基本目标,可以表现为三个大的阶段性要求。

第一,弄清基本历史事实。按照历史顺序包括对史料的收集、校订,史实的考证等具体问题的研究。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需要认真下工夫,才能取得成果,但对整个史学研究来说,还只是基础性工作。

第二,找出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这里讲的联系主要是历史的纵横联系。纵向联系指时间上的,即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及它与前后事件的关系,世界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发展及其演变;横向联系指地域上的,即这个国家(地区)发生的事件与其他国家(地区)同时发生的事件的关系,或牵涉各国(地区)的事件的相互联系。只有弄清了历史事件前后左右的联系,才能认识各个事件的共性和特性,揭示历史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和结果。这是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一步。

第三,说明历史事件历史运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了解各个时代的全貌,揭示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这是史学研究的最高层次,也是史学成为科学的决定性一步,使史学真正发挥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研究,不能停留在第一、第二步,因为这不是其最终目的,不能实现史学研究的任务。只有实现这三步,才能完成史学研究的目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提高史学研究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对史学的认识水平认识能力,而这种认识水平认识能力决定于正确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无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理论思维的重要作用做了透辟分析:“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辩证法才为自然界中出现的发展过程,为各种普遍的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向另一个研究领域过渡,提供了模式,从而提供了说明方法。”[1]“没有理论思维,的确无法使自然界中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二者之间的既有的联系。”[2]这些论述对史学研究也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要有正确的理论思维能力,就要学习辩证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二、视野开阔是开创史学研究新局面的关键

从科学的高度进行史学研究,是有很大难度的。那些认为史学就是一些具体历史知识,就是一个一个历史故事的看法,是一种误解,是对史学的浅薄认识。科学的史学研究,视野开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视野,指看问题的角度,就是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这个角度可以是很小的,小到自己的家庭、学校或小地区,也可以是很大的,大到全国、全世界甚至宇宙。角度不同,看事物的结果也不同,可以是事物的全部、整体,也可以是局部、部分;可以是事物的本质,也可以是一些表象。任何人,不管承认不承认,自觉不自觉,看问题,研究事情,都有自己的视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视野开阔,才能看得全面、深刻。英国大科学家法拉第只上过两年小学,小时卖报当学徒,由于求知欲望强烈,22岁时当上大化学家戴维的实验助手,他跟随戴维到欧洲大陆国家参观访问,大大扩展了眼界,开阔了视野,为其奠定了电磁学的实验基础,因而,有人说欧洲是法拉第的大学。观察一座山脉,只有站到山巅之上才能看清它的走向。认识复杂的历史事件,也应尽量站到时代的高度,才能洞悉它产生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获得对国内国际重大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抛弃个人恩怨,排除感情用事,站到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高度,把握时代的特征,拓展观察整个事态演变的视野。史学研究,如果只看到局部、部分、表象,其历史认识就往往狭隘、偏颇、表面和谬误。视野不开阔,容易固步自封,抱残守阙,排斥新的或相异的东西,在学问上难有大的突破。视野开阔,就会感到知识不足,需要不断充实提高,吸取各种新知识新见解,使历史认识不断扩展、全面、深化和更新。在研究中碰到困难时就可找到新的途径,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提出新见解,即,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由于视野开阔,往往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视野开阔不开阔,不是指研究的事物本身的大小,而是指观察事物的角度。研究的问题有大有小,但看问题的角度要大,站的要高。看小事物,也要站在大角度,愈是大事物,愈要大角度,才可能看清楚事物的本来面貌。

史学研究,具体对象有大有小,大事物又是由很多小事物组成。因此,要做微观研究,即研究历史上存在的具体的人、事、地、物等,对这些局部、细部研究的愈细致、周全、准确,就愈能正确认识由这些局部、细部构成的历史大厦。没有具体的可靠的史料的基础,就不可能构筑成功汇通古今中外的世界通史巨著。还要做宏观研究,即研究历史事件特别是那些牵动面大、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必须从广阔视野、历史全局去考察历史的内在联系,认识寓于历史事实之中,隐于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的本质。如果只对历史事件孤立地进行研究,而不从更大角度、更大范围观察它,不从自身的发展以及它和周围世界的联系上观察它,那对个别事件也无法取得真正科学的认识。一切关于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论判断,都是宏观考察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对于人类历史进行宏观考察的科学结晶。

微观研究,宏观研究,对于史学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论对小事物做微观研究,还是对大事物做宏观研究,都要视野开阔,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的《资本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光辉著作,都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典范。郭沫若的古史研究就是两者结合的范例。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金文甲骨文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研究,通过对先秦时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的剖析,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从无阶级的原始社会经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证实了中国历史具有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共性,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只搞微观研究,不做宏观研究,就不能完成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而不做微观研究,则宏观研究没有基础,只能是空中楼阁。譬如,要认识武汉,靠步行只能看到武汉的很小部分,上黄鹤楼和龟山电视塔就比步行能看到武汉的更大范围,坐汽车火车轮船也可看到武汉很大部分,但这些都难看清武汉全貌和它的战略地位,如果从飞机从卫星上看武汉就大不一样了。因此,认识武汉,既要步行和坐汽车到一些重要的地方即武汉的局部细部去观察,又要坐飞机考察武汉三镇的全貌。总之,只有坚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史学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应当指出的是,宏观研究决不是只有研究世界通史或世界某个断代史才能进行。历史是多层次的,所谓全局、整体,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整个世界史,某个断代史,可以看作全局、整体,某一国别史、某一地区史、某个专门史,甚至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可以作为全局、整体看待。放开视野,纵观全局,从一个大角度来观察这个细部,从整体看这个局部,考察它的产生发展和结局,认识它在世界全局中的地位作用。(www.xing528.com)

影响视野开阔的,是各种局限性。首先是时代的局限性和认识上的局限性。一个时代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什么境界,决定了人们的视野所能达到的境界。人们认识的世界范围,决定了视野开阔的程度。研究世界史或世界的某个断代史,视野应该是整个世界。希腊的希罗多德写的《历史》,在他看来就是当时的世界历史,司马迁写的《史记》也是他当时所知道的世界的历史。比起同时代的史学家来,他们的视野是比较广阔的,但他们写的毕竟不是当时的整个世界。希罗多德的世界,除了他所在的希腊及爱琴海诸岛,还包括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叙利亚、巴比伦、伊朗、里海沿岸及部分内地、地中海中部的南意大利和西西里,这就是他所知道的世界。司马迁的世界(即“天下”)除秦汉时期中国疆域所及的地区之外,东边包括朝鲜,西边包括大宛、大夏、安息和条支,即今中亚、伊朗、叙利亚一带。由于他们并未看到当时世界的全部,因此不可能写出真正的世界史。这是时代局限性和认识局限性所带来的。此外,还有阶级的、种族的局限性。希罗多德和司马迁写的世界史都有主体或中心,有附从或外围,前者以希腊,尤其是雅典为主体、中心,希腊以外被一概视为异帮蛮族,是附从、外围;后者以汉天子统治的中国为主体、中心,以外都是蛮夷、附从、外围,应接受中国教化。这就是阶级的、种族的局限性的结果。在中世纪的欧洲,史学依附于基督教神学,僧侣史学家的基督教世界实际上就是基督教的欧洲,在他们的著作中,世界和欧洲几乎是同义语,他们并非对基督教世界以外的世界完全无知,但他们却加以否定,这是阶级和种族偏见所致。到了近代,这种欧洲中心论仍然支配着西方史学。生活在19世纪的黑格尔,他知道全世界,知道中国、印度、伊朗、埃及,但他认为只有所谓希腊精神,才真正是世界历史的开始,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将中国、印度置于世界历史之外,视波斯、埃及为向世界历史的过渡。从此,欧洲中心论成为一种自成体系的史学理论。在西方颇有影响的“剑桥三史”(《剑桥上古史》、《剑桥中世纪史》、《剑桥近代史》)的作者,不过是把祖先关于世界历史的种族、阶级偏见承袭下来,以巨大篇幅来宣扬欧洲这个主体、中心,反映了向外扩张的西方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只有克服各种局限性,才能视野开阔。今天,时代局限性已越来越小,资本主义已将世界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通运输及通讯手段的现代化,已使世界各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为缩小,整个世界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阶级的种族的偏见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也还存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来说,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历史,同时,扎扎实实地掌握有关材料,广泛吸收有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见解,就可以克服认识上的局限,开阔视野,打开史学研究的新局面。

三、正确思路是打开史学研究大门的钥匙

史学研究,是很艰苦的脑力劳动,不仅要掌握大量材料,还要对材料进行整理、思考、钻研,找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对所研究问题的看法,最后得出符合客观事物的结论,并写成论著。在研究工作中,开始接触的都是一条条零碎的孤立的材料,看不到什么联系,似乎都是不连贯的偶然现象,必须通过思考、钻研,找到材料的内在联系,才能看到历史事件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如果找不到材料之间的联系,在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面前,研究工作是无法进行的。

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3]列宁也讲过:“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4]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只有找到了材料的内在联系,掌握了材料的全部总和,材料才具有生命力。一切科学都应这样对待材料,史学尤其应该这样。史学的特性(即具体性、综合性),要求历史认识不能抽象、教条、一刀切,而要从大量占有材料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引出结论;要求研究问题时不要简单、片面,不搞形而上学,要全面系统地考察问题,弄清历史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对研究工作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有无一个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路。思路,指思考问题的线索。这个线索大体上包括:主题是什么,怎样提出问题、论证问题,得出什么结论,结构(框架)怎样安排,以至每个部分的具体思路。这个思路成为研究问题的总的设想和具体设计,它可以写成文字,也可以存在于头脑中。研究成果就是循着这个思路深入研究后的结果。

对任何问题(无论大小)的研究,都必须有一个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路,讲课、作报告、写文章、著书等都必须有一个好的思路作为基本线索。这个思路是在阅读材料、研究问题和艰苦写作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读、讲、写、议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一个好的思路都要经历一个由不成形到成形,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清晰到清晰的过程。有了思路,研究工作就有了方向,就能有序的进行。没有正确的思路,就无法掌握材料,驾御材料,弄清材料的联系和全部总和,就不可能在科研上取得成就。研究具体问题,要有思路,写文章,更要有完整的思路,不然,问题研究不清楚,文章也写不出来。有些人占有很多材料,可以说很有学问,由于缺乏思路或思路不清,一生始终没有什么著述,最多起一个活字典的作用。思路反映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它又对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培养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史学研究中,思路通过促进人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来保证研究成果的取得。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首先是感觉,感觉是意识的初级形式,史学研究首先接触的是一条一条孤立存在的材料,它们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是一些偶然现象,彼此没有什么联系,这些现象就是感觉,人们对外界的反映不仅采取感觉的形式,而且采取思维的形式,思维是意识的高级形态。思维这种反映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的反映的本质特点。思维通过概念、范畴、规律等反映材料之间的联系,深刻地反映外部世界的各种物质运动的过程,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思维反映的已不是个别事物的形象,而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固有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它远较感觉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思维这种高级的意识,是在感觉材料的基础上并对后者进行了抽象和概括而产生和形成的。

从认识论角度看,思路帮助人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人们在研究中,首先接触各种材料,都属于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认识的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人们通过感性认识,只能把握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和规律。因此,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必须上升到理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和综合的过程。理性认识已经不是个别事物的印象,而是沿着思考的线索,综合了许多事物或各个方面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作用,舍弃了次要的东西,从中抽出事物的共同本质和事物运动的规律。这就是说,沿着确定的思路,通过深入系统的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可见,有无正确思路的指引,决定着感性认识能否上升为理性认识。

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首先必须占有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感性材料,然后经过思考作用,进行逻辑的加工。所谓逻辑加工就是毛泽东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事物的现象表现着本质,个别之中有一般。感性材料既然是现象和个别东西的反映,那么,它也就包含着本质和一般的东西。但是,感性材料中所反映的东西,都是真象和假象、本质东西和非本质东西混杂在一起的,是事物的各个片面和表面的联系。因此,必须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对感性材料作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这就要去伪存真,发现事物的真象,不为各种假象所蒙蔽;要去粗取精,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不要粗枝大叶,为非本质的东西所迷惑;必须由此及彼,把孤立的材料连贯起来,发现其“来龙去脉”,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满足于片面的、零碎的了解而看不到事物的全体;必须由表及里,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探索其内部联系,不要浮光掠影,不求甚解,停留在事物的外表。

指导对材料进行思索和逻辑加工的方法,培养认识能力训练思路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只有辩证的思维,才能做到对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出客观事物固有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规律性。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一文中对辩证逻辑做了精彩的概括,对培养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正确思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这是第一。第二,辩证逻辑要求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像黑格尔有时所说的)、变化中来考察事物。……第三,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第四,辩证逻辑教导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5]总之,要有正确思路,必须善于思索,善于使用思想器官。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只要掌握了要研究的问题的大量材料,认真阅读有关经典著作和论述,学习有关论著,运用辩证逻辑方法,认真反复地思考,一定会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形成正确思路,指导研究工作的深入,取得积极的成果。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4]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页。

[5]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