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渭县建制沿革考:史料纠错,揭示成立之始

通渭县建制沿革考:史料纠错,揭示成立之始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渭县建制沿革考今通渭县地置县,始自西汉。原有的几部通渭地方志,如明万历知县事巴西刘世纶《重修通渭县志》,清乾隆二十六年张志达撰《乾隆通渭县志》[1],光绪十九年知县事湘阴高蔚霞《通渭新志》等,对建制沿革的记载均有错误。今通渭县居何戎,史无记载。平襄,可能取平定襄戎之意,此为通渭县地置县之始。唯天水郡辖有显亲县,治所在今秦安县西北,接近通渭,平襄县地可能由显亲县辖。以是知今通渭县隋属陇西郡长川县。

通渭县建制沿革考:史料纠错,揭示成立之始

通渭县建制沿革考

今通渭县地置县,始自西汉。而通渭这个名称,是北宋才出现的。

原有的几部通渭地方志,如明万历知县事巴西刘世纶《重修通渭县志》,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张志达撰《乾隆通渭县志》[1]光绪十九年(1893年)知县事湘阴高蔚霞《通渭新志》等,对建制沿革的记载均有错误。其中有关宋代的记载几乎全错,而且是辗转相因,以讹传讹,有必要重新考订。

今通渭境内先后在碧玉乡李家坪、鸡川乡堡子坪、寺子川乡温家园等地出土有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陶器、石器等文物。说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通渭这块地方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但那是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和部落联盟的活动时期,而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国家出现以后的事。

我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夏、商、西周三代,今甘肃境内大片地区为羌族所居,通渭这块地方也不例外。春秋时期所称的西戎,实际上是羌族,其支系很多。据《汉书·西羌传》,陇坻以西为西戎所居,“渭首有狄、img125、邽、冀之戎”。今通渭县居何戎,史无记载。据《汉书·地理志》平襄县颜师古注引北凉学者阚骃曰:“故襄戎邑也。”知春秋时期通渭这块地方为襄戎居地。

进入战国时期秦国益向西发展。献公元年(前384年),兵临渭首,灭狄img126戎。秦国势力达到洮水之滨。至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置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2]。襄戎地属陇西郡所辖。

秦亡汉兴。据《史记·高祖本纪》载,汉二年(前205年)始占陇西、北地、上郡。至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从陇西郡分置天水郡,辖县16,平襄为附郭首县,为天水郡治。平襄,可能取平定襄戎之意,此为通渭县地置县之始。

汉平襄城,旧说在今通渭城东30华里之碧玉镇。碧玉古称“闭门关”,是牛谷河(亦名华川水)流经的一个石峡谷口,峰峦叠嶂,形势险要。河北岸阶地有一古城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破砖碎瓦,证明确是汉城,但地域狭窄,城址很小,不宜在此设郡城。近年经县文化馆何钰调查研究,确认西汉天水郡治平襄城故址在今通渭城区。1949年以来,县城内外出土有大量的汉砖、瓦及陶片;东门外出土有典型汉代蒜头壶及西汉四铢、半两铜钱;城西郊有汉墓遗存,还在今县委大院掘出王莽时烧铸钱币的窑群及“大泉五十”、“小泉直一”钱范残片和钱币等。就地形而言,现通渭城地处牛谷河中游开阔地带,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余,东峡口和碧玉为天然屏障,故宜于在此设郡城。另据《水经注》渭水条载:“渭水自黑水峡至岑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则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东北流径平襄故城南,故襄戎邑也。”按:温溪即今由通渭城西南汇入牛谷河之温泉水(又名汤池河)。根据上述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可定论汉平襄城在今通渭城,而不在碧玉。

王莽篡汉,乱改地名。改天水郡为“镇戎”郡,改平襄县为“平相”县。

25年,刘秀建立东汉,郡县仍旧。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郡治冀县。平襄为汉阳郡辖县之一。

三国时期今甘肃大部分地区为曹魏所有。《三国志》无地理志。据《晋书·地理志》,平襄县属曹魏广魏郡,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更广魏郡为略阳郡(治今秦安陇城镇),平襄县属略阳郡。晋末大乱,归属无定。十六国前赵、前秦时,平襄县犹存。西秦时平襄县两次见于记载。《晋书·乞伏国仁载记》: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西秦建国,次年,“讨鲜卑越质叱黎于平襄,大破之,获其子诘归”。太元十三年,国仁死,其弟乞伏乾归立。次年,西秦“陇西太守越质诘归以平襄叛,自称建国将军、右贤王。乾归击败之,诘归东奔陇山(今通渭陇山镇),既而拥众来降。乾归妻以宗女,署立义将军”。当时鲜卑族的越质氏住在平襄,其酋长曾任西秦陇西太守。此后平襄县废。

南北朝时期,今甘肃地区前期为北魏所有,后期为西魏、北周相继割据。据《魏书·地形志下》,北魏秦州领有天水、略阳、汉阳三郡。略阳辖安戎、绵诸、陇城、清水、阿阳五县,找不到平襄的痕迹。唯天水郡辖有显亲县,治所在今秦安县西北,接近通渭,平襄县地可能由显亲县辖。由今通渭鸡川乡流向秦安汇入葫芦河的一条水,现仍叫显亲河(更名为显清河),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西魏时在今秦安县置北秦州。据《周书·文帝纪》,西魏废帝三年正月,改北秦州为交州,领安阳一郡,辖县二:一为安阳县,治今秦安县北;一为乌水县,治今秦安县西北,北周因之。平襄县地属安阳郡。《甘肃通志稿·舆地三》载:西魏废平襄,属北秦州安阳郡,北周因之。平襄非西魏所废,地属北秦州即交州则是可信的。《通志稿》未言属哪一县,摆开地图来查对,交州乌水县治今秦安西北,接近通渭,因此,西魏、北周时平襄县地当属安阳郡乌水县。

隋朝开国,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为州。据《隋书·地理志上》,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交州为纪州,改安阳为长川县,大业初州废,又废乌水县入长川县,隶陇西郡。以是知今通渭县隋属陇西郡长川县。

武德元年唐朝开国,又改郡为州,陇西郡复为渭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年)随着统一形势的发展,划全国为十道,陇坻以西为陇右道,渭州属陇右道。而清乾隆、光绪两《通渭志》皆谓平襄故地“唐武德元年属渭州,天宝元年属陇西”,均误!

据《元和郡县图志》卷39,渭州州境东西266里,南北386里,辖襄武、渭源、陇西、彰县四县,州治襄武,即今陇西县[3]。而陇西县治在今武山县境,如以州治襄武为中心,东西各一半,向东有128里,只能达今通渭西南部的榜罗和什川,管不到通渭。查《旧唐书·地理志》,陇右道秦州陇城县下明明记载“贞观三年,省长川县并入”。以是知平襄故地并入秦州陇城县,根本不属渭州,应予驳正。旧志其所以错,是因为隋朝长川县属渭州,而不知唐朝时长川县并入秦州陇城县所致。(www.xing528.com)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西面的吐蕃王国乘虚而入,代宗宝应二年,渭州、秦州均被吐蕃占领。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曾一度光复,但由于藩镇割据,不久演为五代十国,吐蕃王国瓦解,甘肃大片地区为分散的吐蕃部族所居住。通渭至今保存下来的榜罗镇、者达堡等地名,是吐蕃遗留下来的名称。

宋朝开国,以秦州为据点,逐渐向西发展。现存的三部通渭旧志均载:“宋皇祐四年始置通渭县,属古渭寨。熙宁五年改为安远寨,属安远军。”错。有关宋朝的历史、地理著作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杨仲良《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元丰九域志》等书,均有详细记载。

《长编》卷三太祖建隆三年六月辛卯条:“秦州夕阳镇,古伏羌县之地也。……自渭而北则属诸戎,自渭而南则为吾有。”同年,伏羌地方的吐蕃族首领尚波于率众来归。《九域志》卷三,建隆二年筑伏羌寨,熙宁三年升为伏羌城(宋代城与县并列,直属州府),“真宗天禧二年置安远寨”(原属通渭,1949年后划归甘谷县,仍名安远),属秦州。宋朝在西北没有设置过安远军(军为州、府一级的行政区)。仁宗“皇祐四年以渭州地置古渭寨,神宗熙宁升为通远军”。治所在今陇西城。《长编》、《九域志》及《宋史·地理志》均有相同的记载。何以称“古渭”?按:唐宝应二年渭州陷蕃后曾移置于平凉,宋代因之,称新渭州,把原来的渭州称古渭州。宋朝除沿渭河西进外,又循散渡河向西开辟路线以通古渭州。神宗时更锐意向西攻取,《长编》缺了英宗治平四年至神宗熙宁二年的纪事,但《长编纪事本末》保存了这段史料。英宗治平四年知青涧城宋将种谔未经朝廷许可,擅自夺西夏绥州城(今陕西绥德),时英宗已死,神宗初立,恐引起西夏大举进犯,急调韩琦为“陕西沿边四路经略安抚使”,主持西边军政,措置防务。琦到任后,于熙宁元年给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杨家将第三代)下了一道檄文,命令他进筑大甘谷口寨(原名筚篥城)。文广受命后“即饬诸将,声言城喷珠寨,率众至其处,日已暮,乃急趋筚篥城,屯列既定,迟明,虏骑大至,知不可犯而去”。大甘谷口寨筑城后,同年七月乙亥赐名“甘谷城”,领陇阳、大甘、吹藏、陇诺、尖竿五堡(见《九域志》),与伏羌城并列,属秦州。其城址在今通渭襄南镇南散渡河出峡口,地当散渡河与其支流虎狼沟交汇处的开阔地带,现在村名杨家城子下,古城址即在该村正北一里处,现名街道里。其位置处于南去安远寨、西去通渭寨、东北去鸡川寨的交通点上。现城址北有营房州,西北有营旗墩、大墩台等古地名保存。据《万历通渭志》记载,全县编户16里(相当于现在的乡)中有“甘谷上、甘谷下”两个里(后简称为甘上里、甘下里,一直沿至民国初年),即以甘谷城为中心而划定的。熙宁元年,韩琦又牒秦凤路于甘谷城西80里的擦珠谷筑一大堡,十二月堡成,赐名通渭寨,下辖七麻一堡(名称至今保存)。通渭之名是宋神宗熙宁元年才出现的。几部旧县志均载:“汉城川古城,在县西八十里”,是把宋代的通渭寨误认为汉代的平襄古城。1984年5月中旬,作者调查,通渭寨遗址在今什川乡八里湾李家坪,保存尚完好,城为三角形,北半部筑在半山坡上,三角形顶端筑成要塞,城外有三重壕堑,南半城在平地,城墙外是一条40米的深沟,即擦珠谷水,是散渡河一条支流,城内现住有六七户农民,宋代陶瓷瓦片俯拾即是,有典型的耀州窑宋豆绿瓷片。确系宋代通渭寨无疑。

宋神宗熙宁五年,宋将王韶攻取熙州、河州等地,建置熙河路,古渭寨升为通远军,通渭寨划归熙河路通远军所辖。何时置通渭县,《长编》、《九域志》等无记载。元末仓促修成的《宋史·地理志七》巩州条载:“崇宁五年,通渭县复为寨,未详何年以寨为县。”不甚明了。依据宋朝宫廷档案分门别类编辑的《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四:“通渭县,崇宁五年以寨升为县。”则通渭寨升为通渭县,是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的事。

1127年金人南侵,原北宋陕西五路绝大部分地域被金人占领。当时,金在今通渭境内置鸡川、甘谷、通渭3县。清光绪县志载:“金正隆中复为县,移置鸡川,属巩州”。错!据《金史·地理志》载,凤翔路秦州辖县8:成纪、冶坊、甘谷、清水、鸡川、陇城、治平、西宁(今会宁县)。贞祐四年十月,升西宁县为西宁州,以甘谷、鸡川、治平3县隶焉。由此可知,甘谷和鸡川两县,金代前期属秦州,后期属西宁州辖,通渭县则属临洮路巩州(治今陇西)。

元朝至元七年,鸡川并入秦安县,属秦州。通渭县仍存。废甘谷县,在秦州伏羌城置伏羌县(今甘谷),与通渭县同属巩昌路(《元史·地理志》)。通渭县治何时由今什川古城沟移治今城区,史无明文记载,据明万历四十四年《重修通渭县志·建置二》:“县城自洪武二年即建旧址”,“县署在前街……元末毁于兵燹”的记载来推断,移治当在至元七年并省鸡川、甘谷两县之时。

明太祖洪武二年总兵徐达西征至巩昌府,时通渭为元主簿杨忠所据。徐遣万户董褆招杨降,同年,于旧址扩建城池,并于洪武四年重建县署,隶属巩昌府。

清初因袭明制。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地震,城北笔架山崩,城覆,县署移治西关。雍正八年,县治移平凉苑马寺属安定监(今马营),同时割安定监归通渭。乾隆四年在旧城址筑新城(即今县城)。乾隆十三年,城成还治。

中华民国二年3月,废府设道,通渭县属陇南道,旋改渭川道。中华民国十六年,废道设行政区,通渭县属渭川行政区。中华民国三十年改渭川行政区为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延至1949年。1949年8月6日通渭解放,属天水专区。1955年下半年,改属定西专区至今。

【注释】

[1]以上两志均为手抄本,存甘肃省图书馆

[2]《水经注》卷2《河水注》。

[3]《元和郡县图志》:北魏孝庄帝永安三年于陇西郡置渭州,治襄武(今陇西县)。隋初因之,大业三年改为陇西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