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末辞赋的抒情化与小品化:中国分体学史抛光

汉末辞赋的抒情化与小品化:中国分体学史抛光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时期,虽然也曾出现过像张衡《二京赋》那样的宏篇钜制,但体制短小、抒情言志、刺世疾邪的作品,成为这一时期赋文学的主流。赋的小品化和抒情化是相联系的。赋家诗人化与赋的诗境化、诗艺化,是这一时期赋的最基本的特征。东汉中后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是张衡、蔡邕、赵壹等人。

汉末辞赋的抒情化与小品化:中国分体学史抛光

一、抒情化与小品化:汉末辞赋的走向

东汉中叶以后,汉赋进入抒情化、小品化的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也曾出现过像张衡《二京赋》那样的宏篇钜制,但体制短小、抒情言志、刺世疾邪的作品,成为这一时期赋文学的主流。

这类文人的失志之赋或言情之赋在汉代其实始终存在。贾谊司马迁等人的骚体赋和东方朔扬雄等人的俳谐赋皆属此类。东汉中后期以后,汉王朝急剧走向衰落,思想的控制愈见松弛,老庄玄学开始抬头。汉灵帝不识时务,在宦官的怂恿下大兴鸿都门学,招能为辞赋者为其歌功颂德,以致“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或“无行趋势之徒”麕集鸿都门下,“均待以不次之位”。对此,蔡邕上书予以揭露和批评:“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能焉。”而今“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谕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后汉书·蔡邕传》)。蔡邕自己,颇有辞赋。可见他所反对的,只是以辞赋趋奉权贵、娱乐主上的行为。正直的士大夫既然已有了新的价值观念,辞赋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形式自然会相应发生变化。(www.xing528.com)

赋的小品化和抒情化是相联系的。作为描绘性文体武帝以来的散体大赋以歌颂帝国的富强、声威为主,赋家从各方面细密地描状山川、宫室、城池、物产和帝王的狩猎、巡游、舞乐,赋篇的体制自然可以无限地扩大。当时的赋家生活在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也有时间和心情作这种知识和想象的编织。东汉中叶以来的赋却是以抒情为主。这时的作家,目睹社会黑暗,传统的道德信念动摇;又因政治迫害加剧,文人的忧惧、愤懑与日俱增。作家内心郁积的情感亟待喷发,直抒胸臆显然较叙述性、描绘性手法更为相宜,赋因此大大缩短了体制,成为抒情性的小品。兼之东汉后期文人诗歌有所发展,当时的赋家又大多是诗人,这也为诗歌向赋域的渗透提供了必备的条件。赋家诗人化与赋的诗境化、诗艺化,是这一时期赋的最基本的特征。

东汉中后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是张衡、蔡邕、赵壹等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