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协奏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

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协奏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唱片中的《二泉映月》是由周维编配并主奏,中国交响乐团协奏的版本。

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协奏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

一、民族乐器交响乐队协奏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

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协奏,是一种配置上十分独特,但出现频率并不算低的音乐类型。这种音乐类型能够利用交响乐团厚重、大气的管弦音色作为支撑,发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色。由于交响乐团的音色的频率范围宽广,且频谱比较均匀,因此在与音量上能够匹配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筝等进行配合时,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这种中西混合的乐队搭配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相关的录音作品在音响艺术上也会表现出一种混搭式的特点。但是,在整体上究竟是向着交响乐队更宽大、厚重、突出和谐感的方向发展,还是向着民族乐器注重声音个性、讲究细节质感的方向发展,抑或是引入某些流行音乐的音响艺术思维,让乐器在空间、音色和音量的表现上更具现代色彩,是每个录音师在创作时面临的重要选择。

二、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协奏录音作品分析示例

(一)华彦钧《二泉映月》(二胡和交响乐队版)

以下两个版本的《二泉映月》在配器形式上很接近,但在录音创作思维上截然不同,从而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音响艺术特征。

1.华彦钧:二泉映月(二胡和交响乐团,周维编配版)

演奏:周维(二胡)、中国交响乐团

指挥:李心草

录音师:李大康

录音地点:北京音乐厅

录音时间:2006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天弦唱片 TX-XRCD 004封面如图4-12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4.12

图4-12 周维和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二泉映月》唱片封面

《金色庆典》是中国交响乐团在其建团50周年之际录制的一张纪念专辑,为此专门聘请了李大康老师负责录音。该唱片曾经获得由广东电台城市之声与21HiFi影音专业网站联合评选的“2006年度十大发烧唱片”称号。

该唱片中的《二泉映月》是由周维编配并主奏,中国交响乐团协奏的版本。周维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在李大康老师的把控下,这款录音中的整个交响乐团的定位远近适中,宽度较大,声部间的融合度很好。在交响乐团的映衬下,主奏二胡的体积显得较为瘦小,音量也偏小,这与人们印象中的二胡形态比较接近。另外,无论是交响乐团还是主奏二胡,其音色都与乐器原始的音色较为接近,音乐厅自然混响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感觉出,这是一个以现场演奏效果作为审美理想的录音作品,录音师的创作观念是要尽可能模仿乐队在音乐厅中演奏时的风貌。尽管这仍然是一种“假定性真实”,但它确实能给人带来一种“类真实”的美感。

2.华彦钧:二泉映月(二胡和交响乐团,杨立青编配版)

演奏:闵惠芬(二胡)、中国电影交响乐团

指挥:刘炬

录音师:李小沛

录音地点:中央电视台音乐录音棚

录音时间:2006年,格式:ADD立体声

CD编号:天弦唱片 TX-XR24 01封面如图4-13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4.13

图4-13 闵惠芬和中国电影交响乐团演奏的《二泉映月》唱片封面

闵惠芬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二胡巨匠”,这张题为《天弦》的唱片是她和身为指挥家的儿子刘炬(中央芭蕾舞团常任指挥)的首次合作,也是一次非常亲密的二胡与交响乐团的东西方对话。有意思的是,这张唱片也入选了“2006年度十大发烧唱片”。但是,尽管这里的《二泉映月》与之前那张《金色庆典》中的同一曲目在配器上非常类似,二者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音响艺术表现。

为《天弦》这张唱片录音的是中央电视台总录音师、国家一级录音师李小沛。他在录音时,具有一些独特的创作理念。他强调:在录音师面前,任何音乐素材实际上都是音响的素材,录音师需要打破传统的舞台观念,为音箱播放进行创作,而不是为模仿舞台效果进行创作。对于中国民族音乐,他认为由于民乐中的乐器比西洋乐器更讲求个性,因此必须使用多支点话筒对乐器进行拾音,从而拾取乐器不同方位的声音,并在后期制作中创作出一种只有录音作品才能展现的独特音响。因此,音响艺术创作带给音乐的,是一种新的内容,会对音乐产生增殖效应。(www.xing528.com)

在这种创作理念的指引下,这张唱片中的《二泉映月》表现出了一些独特的音响艺术特征:二胡的体积远比我们印象中的二胡要大,它作为主奏乐器,其音量也远超出了现实中二胡与交响乐队的平衡状态。二胡的音色是一种经过近距离话筒拾音并“渲染”之后的产物,其中频非常饱满,琴箱振动特别突出,质感强烈,但明显缺失了真实二胡特有的弓弦摩擦声。由于整个录音是在录音棚中完成的,因此后期使用了大量的人工混响来进行音乐空间构造方面的处理,这使得包括二胡在内的整个乐队不是融合在一个统一的空间当中,而是比较零散地分布在空间当中的各个位置,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出二胡与交响乐队中的某些乐器具有不同的空间特性。这种处理方式,让该录音在某种程度上与流行音乐的音响艺术特征产生了共性。

总之,这张唱片中的音响艺术效果,并非以音乐厅现场演奏作为审美理想的产物,而是更多地强调了录音师对作品音响艺术的创造作用。因此,这张唱片毫无疑问具有高质量的音响。但是,对于其音响艺术水准的评判,不同的听众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更偏好现场演出感觉的听众,可能会觉得该唱片与自己的“假定性真实”观念相去甚远,其音响艺术效果略显怪异;而将扬声器作为一种新声源形式(而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播放设备)的听众,比如某些发烧友,可能认为唱片的音响艺术具有超出想象的美感。

笔者以为,对于李大康老师和李小沛老师创作的这两张唱片,我们无法评价二者孰优孰劣,只能认为它们是不同的录音创作观念指导下的不同结果。如果这种创作观念能够与听众自身的审美理想相吻合,就能带来相当强烈的音响艺术美感,反之亦然。因此,音乐音响艺术是有其个性的,这也是它作为音乐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必然结果。

(二)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草原英雄小姐妹》

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草原英雄小姐妹

演奏:刘德海(琵琶)、波士顿交响乐团

指挥:小泽征尔

录音时间:1979年,格式:ADD立体声

CD编号:Philips 470 353-2封面如图4-14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4.14

图4-14 Philips公司录制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唱片封面

琵琶与交响乐队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由著名作曲家吴祖强、王燕樵及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创作,1976年首演。这部作品在1979年被波士顿交响乐团列为演出曲目,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中西方音乐融汇创新的代表作。

这张唱片是日本著名指挥小泽征尔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在1979年首次访华的现场录音,其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由刘德海先生亲自演奏琵琶,在音乐的表现性上可谓极具权威。但是,从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表现上来看,却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使用了交响乐队的录音作品,其整体空间比较干涩,乐队的音色过于单薄,尽管定位非常清晰,但融合度和温暖感都比较欠缺,使乐队显得比较零散。但在另一方面,琵琶的整体音响艺术表现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定位、瞬态特征还是音色控制都基本令人满意。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录音师受制于现场环境,对乐队更多地使用了辅助话筒的信号,而主话筒的位置也略微有些近。同时,Philips公司强调的清晰、质感和细节表现的录音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录音的丰满度和温暖感所有损失。不过,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录音师对琵琶与交响乐团这样的中西搭配式的作品把握不到位造成的结果。从录音的结果分析,录音师似乎在有意识地使交响乐团的音响效果接近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从而打破琵琶与交响乐团在音色特征上的“隔离”,但在这两种乐团的很多音响特性并不相同的前提下,这种处理方式反而让交响乐团的一些传统优势未能得以发挥,从而在整体上影响了整部作品的音响艺术美感。

[思考与研讨题]

1.中国民族音乐录音作品如何分类?常见的乐器有哪些?

2.针对中国民族音乐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何?

3.民族器乐独奏录音作品在音响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4.大型音乐厅对于琵琶、古琴之类的民族器乐独奏录音是否合适?为什么?

5.针对民族管弦乐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是怎样的?和交响乐录音作品相比,民族管弦乐录音作品如何展现自己的个性?

6.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协奏录音作品在音响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录音师面对这种形式的演出时,有哪些音响艺术上的处理方式?

[延伸阅读]

1.赵志安,陈镇华.中国音乐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易有伍.雨果唱片的故事[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