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元前607年,宋郑交战,华元免罚担任城池监修

公元前607年,宋郑交战,华元免罚担任城池监修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607年,宋国与郑国交战,统帅华元指挥不力,遭到重创,被敌生擒。归国后的华元并没有受到惩罚,反倒被委以监修城池的重任。其中第一、三首是国民的刁难,第二首是华元试图辩解。当国家面对外族入侵时,百姓也会与朝廷站在一起积极抵御外侮。

公元前607年,宋郑交战,华元免罚担任城池监修

二、认知与教育功能

1.讴歌正义

中国古代社会,人民虽然反对战争渴望和平,但是一旦到了保家卫国的关键时刻,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捐躯沙场,或是“箪食壶浆”以欢迎正义之师。在中国古代民歌中,就有一首很著名的对歌,其主题是嘲笑一位从战场上被俘赎回的败军之将,叫做《宋城者讴》:

(一)

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二)

牛则有皮,犀兕(音寺)尚多,弃甲则那!

(三)

纵其有皮,丹漆若何!

这位败将名叫华元,是春秋时候宋国人。中国最早的编年史《春秋》在其传中,记录下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公元前607年,宋国与郑国交战,统帅华元指挥不力,遭到重创,被敌生擒。宋国人用兵车百辆、良马百匹赎回了华元。归国后的华元并没有受到惩罚,反倒被委以监修城池的重任。上面这首民歌就是他在监督国民修葺城墙时,相互之间对唱的歌谣。其中第一、三首是国民的刁难,第二首是华元试图辩解。民工一开始唱道:“看他那个样子哟,瞪着眼珠,大腹便便,谁知道原来是个丢盔弃甲的败仗将军!看他那个样子哟,满脸络腮胡须,看上去挺神气的样子,原来是逃兵一个!”

华元听到了大家的嘲弄,心中非常委屈与窝火,但没有下令严惩造谣者,只是叫随车的侍卫意味深长地答唱道:“有牛就有制甲用的皮,在山野里那些皮可以制甲的犀牛还很多,丢掉一些铠甲又算得了什么呢!”意思是说,宋国虽然战败,并未失地,国本尚在,仍可卷土重来。

大家并不买他的帐,接着对唱道:“纵使有皮,那些涂甲用的红漆又打哪里来呢!”意思是说,不管打仗胜负如何,伤害的总是百姓的生命及财物,为将者只图东山再起,却不管人民的得失。《春秋》接着记载到,华元听了这些歌谣,心中惭愧,因为国民“口众我寡”,只能怏怏而退。好在华元虽是败将,却不是庸将,他并没有假公济私,迫害那些唱歌者,反倒在国民的嘲讽中知耻后勇。后来楚国侵略宋国,保卫宋都,多亏华元的顽强防守,宋国才逃过一劫,这也成就了他“能屈能伸”的良将风范。当然老百姓对华元当时的讽刺是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渴望国家能够富国强兵。

当国家面对外族入侵时,百姓也会与朝廷站在一起积极抵御外侮。就像《哥舒歌》唱的那样: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首民歌称赞的是由哥舒翰领导的唐朝军队击退吐蕃贵族对陇西的侵袭所立下的赫赫战功。这件事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哥舒翰虽然是突厥人,但效忠唐朝,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时任陇右节度使。民歌里所说的“牧马”就是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他们时常趁秋季南下牧马之际,窥探边境,劫掠内地。唐军此役的大胜确保了边疆的安定。(www.xing528.com)

又如,唐代敦煌地区传唱着一首叫《生查子》的歌曲: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这首歌创作于中晚唐。那时的唐政府已经由盛转衰,国力大减,而敦煌地处西域,为北方游牧民族与唐政府争夺之地。居住在敦煌的百姓心中向往大唐,所以经常投身反抗异族侵略,效忠朝廷的征战中。龙泉剑,落雁弓,金花箭都是神兵利器,有志于建功立业的男儿都会按剑待发,驱除鞑虏,为国尽忠,以图日后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2.渴望安乐

数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下层民众无时无刻不渴望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汉书·五行志》里记载着一首《小麦谣》,其中将千百年来农民的所苦与所乐完全勾勒出来: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这首歌写在汉代。当时汉朝同西边的羌人打仗,发兵很多,田地荒芜,妇女被迫下田照管。庄稼来不及收只能枯死在地里。那些官吏不用耕作,也不用上前线,却能锦衣玉食,出入乘车,丝毫不顾人民死活。人民敢怒不敢言,只是鼓动喉咙,却不敢发出声来。从中国历史上看,贫富极其不均,阶级矛盾严重激化,人们就离铤而走险,揭竿而起的日子就不远了。

其实有一些封建君王在处理人民温饱问题上做得还不错,社会经济在这些时期能够平稳的发展。就像《郑白渠歌》传唱的那样: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如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跃入釜。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郑、白二渠分别是指关中平原上的郑国渠和白渠。两条渠开挖的时间有先后,郑国渠早在战国时就已开通,是由韩国水工郑国(人名)给秦国开凿的一条灌溉渠;而白渠是汉武帝时期由大臣白公建议开凿的一条水道,它是在郑国渠的基础上扩修的。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使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大受裨益。人民得到切实的好处,都歌颂这次兴修水利的功绩。歌词的大意是说:哪里种田最好?当然是郑、白二渠边上的池阳和谷口。当时参加挖渠的人非常多,大伙举着铁锹(即“臿”)云集起来;最后完工时,大家都翘首企盼放水的那一刻,就像等待及时雨降临大地。渠凿好了,水流无处不到,大家田宅四周,灶前屋后都布满水网。以前泾河里的泥沙太多,一石(音“但”,计量单位)水里少说有几斗沙,本来百无一用,现在却成了耕种的绝好土壤。大家用水来灌溉,用淤泥来肥田,庄稼可以长得更好。有了这样的灌溉渠,京城一带千百万人口都可以靠它养活了。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老百姓渴望安定生活的心情有时也会付诸美好的梦境来获得实现,比如南朝时有一首《读曲歌》唱道: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这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式“卖火柴的姑娘”类型的民歌。它表现的是一个女子渴望美好生活的迫切心情。为了可以多享受一些梦里的幸福,她幻想着一夜能够像一年那样漫长,因为在她醒来后,残酷的现实是不允许她享有这种幸福的。所以,任何惊醒她美梦的事物总是那么煞风景,天亮打鸣的公鸡,还有天亮时啼叫的乌鸦,只有把它们赶走才不用提心吊胆地睡上一觉。不过,自然规律是不可能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一年只天亮一次的愿望永远不可能实现。我们可以想象,那位女子在梦里看到了什么,也许是幸福婚姻,甜蜜爱情;或者是丈夫打仗归来的喜悦,抑或是粮食丰收带来的欣慰。总之,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剥夺走下层民众对美好前景的憧憬和向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