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争论:西方兵圣的传世经典

战争论:西方兵圣的传世经典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争论》是其中的前3卷,后7卷为战史著作。克劳塞维茨被公认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兵学大师”、西方“兵圣”。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战争论》传入我国。1903年我国开始研究《战争论》,并作为某些学校的军事教材印发。据初步统计,迄今为止《战争论》的中文译本已有11种之多,对《战争论》的研究著述则不计其数。克劳塞维茨的名著《战争论》,是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战争论:西方兵圣的传世经典

19世纪资产阶级经典军事理论著作。作者克劳塞维茨(1780~1831),普鲁士将军、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生前致力于军事理论和战争史研究,著书立说。死后,其遗孀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战争论》是其中的前3卷,后7卷为战史著作。此书问世以来,再版20多次,译成多种译本,广为流传,被推崇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代表作,西方国家奉为军事经典、军事院校的教科书、军人的必读书。克劳塞维茨被公认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兵学大师”、西方“兵圣”。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对《战争论》非常重视,对克劳塞维茨及其著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恩格斯认为,克劳塞维茨在军事方面是“世界公认的权威人士”,是普鲁士军事学术界的“第一流人物”;《战争论》的“哲理推究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列宁在1915年读了《战争论》,并作了长达一万多字的摘录和批注。列宁称赞克劳塞维茨是“造诣极高的军事问题著作家”“熟谙军事问题的作家”“伟大的军事著作家”“非常有名的战争哲学战争史的著作家”。认为克劳塞维茨“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的观点,是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战争得出的科学结论,是“至理名言”。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泛地运用克劳塞维茨的观点分析战争,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战争论》传入我国。1903年我国开始研究《战争论》,并作为某些学校的军事教材印发。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及和平时期,《战争论》被许多著名军事人物作为重要的军事理论书籍进行研究和借鉴。据初步统计,迄今为止《战争论》的中文译本已有11种之多,对《战争论》的研究著述则不计其数。

《战争论》中德文版

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3月读了《战争论》,还组织过一个“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从毛泽东著作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赞同和肯定了《战争论》的许多观点,并运用其中的一些观点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自1984年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就把《战争论》列入我军高级干部加强军事理论学习的书目

那么,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赞誉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还得从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造诣和《战争论》所蕴含的军事思想谈起。(www.xing528.com)

克劳塞维茨出身于普鲁士马格德附近布尔格镇一个退役军官的家庭,他从小受到军旅生活的熏陶,12岁就投身军营,接受传统军事教育和严格训练。克劳塞维茨的前期军事生涯,正是在“战神”拿破仑几乎踏平整个欧洲的年月。他以犀利的军事眼光,目睹了这位军事巨人的兴衰。从1793年至1795年的几年间,克劳塞维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几十次战斗,领略了当时战争的各种现象。进攻和防御、胜利和失利的实践和体验,使他认清了老式横队战术的落后性,炮兵的巨大威力,积极防御的坚强有力以及军队的武德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等,从而为这位军事理论大师的成长垫铺了肥壤沃土。自1795年普鲁士与法国媾和以后,克劳塞维茨和他所在的军队度过了十多年的和平生活。在这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读了大量的战史和其他军事著作。他广泛的学识和敏锐的思维,开始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注意。1801年,团指挥官荐送克劳塞维茨到柏林普通军校深造,他比周围的人都善于利用时间,不仅潜心钻研军事理论,而且孜孜不倦地攻读数学逻辑学地理和历史等学科。在军校上学的三年,使他不仅有了潜心钻研军事理论的良好知识环境,而且结识了当时出色的军事理论家——该校校长沙恩霍斯特。在沙恩霍斯特的帮助、提携和影响下,他很快成长为最优秀的军官。毕业后,经沙恩霍斯特荐举,克劳塞维茨担任了普鲁士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不久,又得到了国王的赏识,并给予正式的任命。这样,克劳塞维茨便跻身于上层社会。他是一位颇为能干的副官,既充当亲王的总督,又是随从官,处处表现得彬彬有礼,才智出众,办事干练,深得上下人心。同时,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愤从事军事科学的研究,并进一步丰富了其他方面的知识,尤其提高了文学方面的素养。

1806年10月,普法战争失败后,克劳塞维茨成了拿破仑的俘虏。在法国,克劳塞维茨一边过着高贵的战俘生活,一边饱餐巴黎的文化艺术,并研究了拿破仑的用兵方略。十个月后,他重新回到普鲁士。从1807年11月至1808年3月,克劳塞维茨根据自己的这段实践和所见所闻,写了一份长达14页的备忘录——《关于普鲁士未来反法战争行动》,对以后战争作了新的预测和探索。1808年,普鲁士军队实行大改组,克劳塞维茨聘任为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在对部队体制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参加了一些重大的军事演习,使他对部队的体制、编制、作战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1810年,克劳塞维茨被晋升为少校,并担任了柏林军官学校的战略学和战术学教官。这样,他又有机会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作理论上的概括。

1812年6月,拿破仑发动了大规模的侵俄战争。战争前夕,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鲁士与拿破仑结成同盟而辞去军职。之后投奔俄国,参加反抗拿破仑的战争,在俄军中任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斯摩棱斯克争夺战和博罗季诺会战等。1814年春,随着拿破仑被击败和欧洲军事形势的改变,他重新回到普鲁士军队。1815年调任为布吕歇尔军团第3军参谋长,参加了利尼会战,同年秋升任莱茵军团参谋长,开始从事总结对拿破仑作战的经验,着手战争理论的研究。1815年3月,被调任有职无权的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晋升为将军。从此,在任职的12年当中,他致力于军事理论、军事历史的研究,撰写了许多军事著作,后来由他的夫人整理出版了共10卷的《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其中的1~3卷,就是有名的《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聪颖过人,经历丰富,善于思考和总结经验教训,他先后经历过两个国家的军队领导工作,既具有最基层的士兵感受,也具有在皇室高官身边工作的经验,他既当过战略战术教员,也当过军事院校校长,使其看问题既具有宏观的气吞山河之战略气势,也具微观的下层官兵之眼力,这些主客观原因,使他能够写出极具有科学价值及实用价值的军事巨著。

克劳塞维茨的名著《战争论》,是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全书共8篇124章,约69万字。第1卷为第1至第4篇,题为“论战争的性质”“论战争理论”“战略概论”“战斗”;第2卷为第5、第6篇,题为“军队”“防御”;第3卷为第7、第8篇,题为“进攻(草稿)”“战争计划(草稿)”。书中,作者运用辩证的方法对战争的定义、目的、手段,军事艺术的划分,战略要素,战争中的攻防和会战的地位、特点等作了系统阐述,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见解,蕴含了非常丰富而又深刻的军事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