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汇率风险的有效策略

管理汇率风险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授权范围内,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主管部门基于银行战略、宏观形势、汇率风险计量结果,结合限额,关注指标体系的值域,判断汇率风险现状并对其进行归口管理。为防止过度承担汇率风险,商业银行根据汇率风险偏好设定限额指标及其阈值。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一种重要的市场风险,对汇率风险的不当管理会使商业银行遭受意想不到的巨大损失。

管理汇率风险的有效策略

汇率风险管理是从管理全行汇率风险的角度出发,识别、计量、监测、管控和报告全行汇率风险的过程。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政策一般较为稳健,通过严格管控汇率风险敞口,将汇率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原则上不主动承担额外汇率风险。

在授权范围内,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主管部门基于银行战略、宏观形势、汇率风险计量结果,结合限额,关注指标体系的值域,判断汇率风险现状并对其进行归口管理。

(一)设置汇率风险限额体系

汇率风险限额体系是指限额设定和分配的层次。为防止过度承担汇率风险,商业银行根据汇率风险偏好设定限额指标及其阈值。商业银行一般自上而下分配限额,按币种、风险类型或业务类型等分别设定,由各境内外经营机构及部门内分管科室执行。汇率风险的主管部门每年回顾汇率风险限额指标体系及其阈值区间,按需调整。

(二)表内调节

表内调节主要是指,遵循来源与运用相匹配的原则灵活配置外币资产负债业务。具体措施主要有:合理制订年度资产负债计划;灵活调节持有的外汇敞口及投融资业务组合规模;适时进行外汇利润资本金结售汇;制定FTP汇率风险调整政策;及时跟进股权投资配股融资等权益性资产负债项目的进展,就其存在的汇率风险提出应对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表外对冲

表外对冲主要是运用表外衍生工具避免新增外汇敞口,以及防范当前外汇敞口因汇率变动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表外对冲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运用货币互换或外汇掉期避免外汇敞口产生。在某币种资金运用和来源因期限错配引起临时性资金缺口时,在可预期的未来有确定资产到期的前提下,可通过时点、规模对应的货币互换来应对当期的资金供需缺口。

第二,运用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防范当前已经存在的外汇敞口因汇率变化而可能带来的汇率风险。在上述工具到期前,应当重新审视当前汇率风险状况,视情况考虑是否叙作。

参考资料

管理系统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错币种融资为例

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除运用常规工具外,还要靠先进的信息系统。汇率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建设,可为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提升协作效率,改善风险管理效果。这里以错币种融资业务为例,介绍系统化建设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错币种融资业务指主要缓释品币种与融资业务币种不一致的各类业务,包括错币种质押(保证金)、错币种内(外)保外(内)贷等。以内保外贷为例,该业务由“内保”和“外贷”两部分组成,常见流程如图4-17所示。(www.xing528.com)

图4-17 内保外贷业务流程

当担保币种与融资币种不一致时,汇率变化将直接影响担保对于债务敞口的覆盖。当本币贬值时,本币保函的外币价值下降,导致外币债务敞口无法被覆盖。在新增敞口追偿过程中,客户或许又会因为履约能力下降无法履行追偿义务,最终造成垫款。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增大,汇率波动引起内保外贷业务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并被银行格外重视。

分析错币种融资风险事件爆发的原因,除汇率波动增大外,业务环节复杂、涉及主体多和业务广也是重要原因。尤其是传统风控手段缺乏制度层、操作层和市场信息层的高效传导,仅仅依靠风险监测和报告很难掌控全局,不能及时且充分地揭示风险。为解决上述痼疾,招商银行对客业务市场风险估值与预警系统(以下简称对客业务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对客业务预警系统采用自上而下的统筹设计,直接对接行内信贷业务管理系统,并对各系统中所有对客业务头寸内嵌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全面主动的监测和预警,覆盖上百个业务品种。系统上线后,总行统一计量敞口、盯市估值、发布预警、督办落实,彻底改变过去基于一线人工识别、逐级汇报的管理模式。实际运作中,对客业务预警系统强化了风险缓释措施的督办管理,总分行可主动查看并采取措施缓释风险。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同时会发送给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形成有益补充。

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可以大幅改善对于错币种融资等业务的汇率风险管控效果。在汇市大幅波动期间,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使保证金催缴工作有序进行,最终化解了新增风险,经受住了考验。

本章小结

流动性风险管理、银行账簿市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重要约束条件。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三项基本经营目标,其中流动性是保障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石。流动性风险底线的保障高于任何其他目标,因为底线一旦被突破,出现的将不仅是银行盈亏的问题,更是关乎银行生存的问题。

LPR改革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结构产生重大改变,管制利率敞口转变为负债敏感性且规模大幅缩小,市场利率敞口快速扩大,风险敞口方向也从负债敏感性调整为资产敏感性,对应的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应从以利率风险总敞口为主要管理目标,调整为以市场利率敞口为主要管理目标,以总敞口为辅助目标的管理模式。

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一种重要的市场风险,对汇率风险的不当管理会使商业银行遭受意想不到的巨大损失。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业务的发展,外币业务规模逐渐扩大,加之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汇率风险越来越不容忽视。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完善系统化建设的基础上,增强审慎风险管理文化,综合运用表内调节、表外对冲和限额管理等多种工具,使汇率风险处于平稳可控水平,同时应不断丰富产品与渠道,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好的避险服务。

[1]如无特别说明,后续所称的利率风险主要指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2]商业银行的权益经济价值,是银行资产负债未来的现金流按照无风险利率水平进行折现后汇总的净现值。从利率风险来看,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将改变折现率水平,进而影响净现值,最终影响股东的权益经济价值。

[3]净利息收入角度关注利率变化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观察的时间周期为1年。权益经济价值角度关注利率变化对银行净现值的影响,观察周期跨越最长业务剩余期限。

[4]delta的含义是期权价值对于相关资产价值变动的敏感度。若delta值为0.7,则相关资产价值增加1元就会使期权价值增加0.7元。delta表示期权被行使的可能性,衡量和反映实际的风险敞口。通常来说,价内期权的delta值比价外期权的delta值高。例如,本金为100万元的卖出期权,delta值为0.7,相乘后得到调整后期权头寸为70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