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思维过程与思想方法教学

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思维过程与思想方法教学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物理思想与思维方法教育,是实现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根据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本人的实践探索经验,笔者认为学生学科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其物理思维品质的培养,而物理思想与思维方法教育恰恰是培养优良思维品质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思维过程与思想方法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科学思想与方法教育为核心。变教为导,变学为思,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科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科能力。

1.“思维过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思维过程教学”,即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物理结论教学,更要重视探索结论的过程教学。第一,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每一项重大物理成果的取得,常常是科学方法上获得一定突破与创新的结果。要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采用什么方法研究探索问题,使学生充分领略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追寻物理学家的足迹和道路,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魅力,洞察科学研究方法的奥妙。第二,加强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教材着力于陈述性知识的表述,而对于解决问题进行的观察、实验、想象、分析、推理、归纳等实践活动和知识建立中的思维活动过程等程序性知识强调不够,这正是教学中必须加强的关键所在,也是落实思想方法教育的关键。第三,要展示教师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起到引导作用。第四,要进行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实践,尝试成功,克服定势,才能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2.物理思想与思维方法教育,是实现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根据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本人的实践探索经验,笔者认为学生学科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其物理思维品质的培养,而物理思想与思维方法教育恰恰是培养优良思维品质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在新课、实验、习题和复习教学中,必须坚持物理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教育。物理科学思想与思维方法应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是感性思维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等;二是理性思维方法,包括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具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理想化、模型化、等效、对称、可逆、整体、隔离、虚设等方法。

3.运用“举错辨误法”[3]教学,从多侧面强化思维品质的培养(www.xing528.com)

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出发,运用“举错辨误法”教学。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的与物理学习有关的“图式”,不论其正确与否,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特别是错误“图式”的消除不可能靠简单地抛弃,只能靠转换、改造旧“图式”,通过“同化与顺应”来建立新“图式”。在建立正确概念的同时,必须想办法纠正或消除其错误认识。设置陷阱,诱使发错,让学生从反面或错误中受到启迪,多侧面、广角度、全方位理解的基础知识,培养其优良思维品质。通过显示错误、改造“图式”,暴露错误、重塑“图式”,诱使出错、加工“图式”,转换思维、发展“图式”等四种途径,使学生展开思维,识错纠误,从而否定和改造旧的“图式”,补充和发展已有“图式”,建立和创造新的“图式”。

4.建立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

教学中要着力通过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示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做系统化的梳理,建立所学知识的网络结构,为学科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5.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会学生自学是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要构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抓好“三自”“三有”教学,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对问题的解答力求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和多题一解”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引导学生猜测知识的发展前景,对物理概念、规律、现象和方法等从不同角度甚至超范围或反方向的角度提出问题;教学中经常注意知识前后联系及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多寻找知识、方法和事物间的联系,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