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文学写作新教学模型的关键措施

实施文学写作新教学模型的关键措施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努力拓宽“文学欣赏与写作”的“课堂空间”更新文学文本,采用“发现式教学法”,目的在于让课堂内有效的教学使学生把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人文素质,让学生在课堂外获取学习的主动和自由。

实施文学写作新教学模型的关键措施

根据前文对新教学模型的理解和构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侧重于培养文理师范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措施:

1.编写高质量的、体现教学新理念、新模型的“换代”教材

首先依据教学新理念精选了100篇时代感强、能引发当代大学情感共鸣和理性思考的文学精品作为“欣赏与写作”的新教学文本。这100篇文学精品既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延伸,又能做大学文理师范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基础范文。在具体的教学中,上述大部分新教学文本还制作成了80多张教学幻灯片,并配以8张教学光盘,使教学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展示新形态。我们以这些新教学文本作教学、研究对象编写的关于“文学写作”新教材被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写作教程》采用;“文学欣赏”中有关小说散文鉴赏等教材被大学生素质教育教材《文艺鉴赏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采用。

2.实施“归纳发现式教学法”

在“文学欣赏与写作”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审美鉴赏活动(教师亲自诵读)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到文学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教师投入自己的情感充分传达自己对作品的立意、人物、情境的体验,学生受到教师发自生命情感体验的讲解而受到感染,受到作品蕴涵的生活哲理历史哲理的启迪,他们联想自己的经历,在作品的人物命运里“发现自己”,获得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在这种设身处地的体验中,教师适宜地提出了一些有关作品立意、有关作品艺术特征的讨论题,学生们在热烈讨论中,发表了许多他们对生活、对自身的创造性理解。在赏析陈建功全国获奖小说《飘逝的花头巾》时,那个“女主人公用自己逆境成才的经历使陷入空虚无聊的男主人公重新振作,而当男主人公重新振作后女主人公却走向了堕落”的故事,引发了文理师范生们的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们在这两个男女大学生命运错位中深刻地谈出了如果个人的“小我”不融入“大我”,不能把个人的努力与民族的振兴结合,那么就会在生活和学习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课堂上这种用“个案教学”的方式深入讨论当代大学生形象和命运的话题较好地体现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学生们还在这种共鸣和争论的气氛中领略了这篇作品精彩的文学叙述技巧,在鉴赏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认识文学写作规律。这种从审美对象的个别特征开始来把握生活和艺术的普遍规律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境界。这种从审美个别开始走向生活和艺术的概括的“归纳发现式教学法”,在选准、选好了教学文本的时候,在教师确实是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教学时,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激情能够迅速地被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性的把握和写作技巧的领会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与传统的文学教学中的“讲读教学法”是很不相同的两种教学境界。

3.努力拓宽“文学欣赏与写作”的“课堂空间”

更新文学文本,采用“发现式教学法”,目的在于让课堂内有效的教学使学生把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人文素质,让学生在课堂外获取学习的主动和自由。为了拓宽课堂空间,我们热心、细致地指导“太阳谷文学社”和“学生朗诵艺术团”的社团活动。“太阳谷文学社”经常开展文学写作征文竞赛,定期编辑、印刷自己的文学刊物;“学生朗诵艺术团”则定期举办文学作品朗诵会,特别是结合“散文诗学会”的活动举行散文诗朗诵会。创作和朗诵文学作品,可以切实地体验文学语言的愉悦,可以利用人的“语音激活效应”来开发人的各种潜能。培养人的语言能力在相当的程度上就是培养人本身。当这些课外的学生文学社团的创作、朗诵活动有效开展时,学生们学会了欣赏优美的文学语言,学会了用普通话流利地诵读文学作品,由此提高了欣赏文学和创作文学的水平,提高了自己的语言交际和教师职业语言的表达技能。这就将文学艺术教育培养文理师范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工作具体化和扩大化了。

4.针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特长进行“手把手”的帮教(www.xing528.com)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专家把人类创造的知识分为四类:一、二类是关于事实、现象和自然规律方面的知识,它们可以通过特定的编纂方式和编码技术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三、四两类是关于技能、诀窍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是一种“难以表述”的知识。一、二类的知识可以让计算机及有关软件来承担,而三、四类有关创造技能的知识常常需要“一对一”,甚至“手把手”的帮教来传授。文学欣赏和文学写作能力的培养属于三、四类的知识传授。课堂内外的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和个别辅导。我们把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的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工作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学生有爱好散文、爱好小小说、爱好诗等方面的兴趣,有发展这方面研究的素质,或者发现理科师范生有爱好文学、艺术,爱好影视文学等方面的特长时,我们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向他们提供自己看过的文学专业书籍,和他们共同欣赏和讨论一些有定评的影视精品,让他们参加老师的文学课题研究,用论文达到发表水平的要求来指导他们的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这一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老师的细心辅导下有较大的提高。

创造条件来引导、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培育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研究能力,虽然占用了我们不少的科研时间和休息时间,但我们认为这些工作都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分内的职责,都是我们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模型要求下的重要教学环节,我们教学改革的实效正是要通过这个重要环节来得到显示。

5.扩展文学写作新教学模型的内涵

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和个别辅导使部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发展,但如何让大部分的文理师范生都能获益于这种新教学模型?我们将三、四类“难以表述的有关创新技能知识”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转换为一、二类的知识程序来进行大规模的教学。在“文学欣赏与写作”的网页上,我们不断地给出新的经过各种检验的文学精品,每篇文学精品的后面附上我们对它们的鉴赏和分析;在每个模块和单元的教学中,我们集中列出一大批在一般图书馆难以汇集的教学参考资料;给出一批这个领域里目前可进行的研究课题供学生们做毕业论文、学年论文以及自己的课外研究论文时选用。我们还准备将学生已做过的论文全部上网。学生们在网上可以随意点他们想欣赏的文学作品,可以集中查阅大量的课外的阅读资料,可以选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展开研究……在这种新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能力的发挥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实现。

“文学欣赏与写作”在教学新理念、新模型的指导和影响下,正以新的教学风貌吸引了许多文理师范生。这门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学艺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的热情。理科师范生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消遣而看小说、看影视,他们开始学会为深刻地理解生活、开发自己的“双脑”、让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结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而欣赏文学。文科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得到培育和发展。“写作就是创造”的观念得到巩固和张扬,学习创作、提高修养、发表作品、展示才华,已蔚成风气。通过细致地欣赏文艺作品,改变自己的气质和修养;通过文学创作来锻炼自己的才能、培育自己的创新素质,已成为“文学欣赏与写作”课教与学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新式的教学文本、体验式的教学过程、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构成的新教学模型,改变了传统的“文学欣赏与写作”的教学现状。这个新教学模型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双脑教育”和“双主体教学原则”等现代教育理论基础上。现代师范生要协调、发展自己的“左脑和右脑、大脑和小脑、人脑电脑”,使自己的综合素质以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开发;另一方面,这个新教学模型又扣紧文学的审美特征和文学教学的本质特征,它以具体的培养人对文学语言、文学形象的感受能力来内化师范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一代创新型教师的基本形象。因此,它符合目前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达到一定创新教育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度,与党中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吻合的。新教学模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改革措施可以丰富大学文科教学改革的成果,对文科的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如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史及文学概论等),对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和作文教学改革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