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阅读的重要性与影响:针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探讨

科学阅读的重要性与影响:针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探讨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6月,《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发布,用立法的形式推动阅读、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目前,我国关于科学阅读的研究方兴未艾,科学阅读对青少年科学素质形成和提升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根基,对其加强科学阅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对科学阅读予以重视,令科学阅读与人文阅读齐驱并进,融会贯通,珠联璧合,会使学生受益无穷。

科学阅读的重要性与影响:针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探讨

2017年6月,《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发布,用立法的形式推动阅读、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这不仅表明我国党和政府对阅读工作的重视,更是强调了阅读对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素质的基础性作用。就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而言,科普工作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而阅读是科学工作和活动的基石,是一切科普工作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普遍的形式。

科学阅读是指科学素养形成的阅读行为,科学阅读是指具备内容上传播真正的科学知识、方式和功能上有益于构建和提升科学能力、行为上反映科学态度的阅读活动。科学阅读作为阅读的特殊形态,除具备阅读的所有特征外,还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科学阅读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反复的阅读实践活动,青少年进行科学阅读时,除了自身的热爱和努力之外,更需要专业教师的引领和家庭的支持。科学阅读是有明确目的的阅读活动,其内涵融合并升华了“科学地阅读”与“科学课阅读”。

目前,我国关于科学阅读的研究方兴未艾,科学阅读对青少年科学素质形成和提升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根基,对其加强科学阅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为什么要进行科学阅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回顾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从而明确学生的科学阅读应该从哪里开始。人类条件反射之外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尤以知识性认知为主。按照美国学者米勒的观点,公众科学素养由相互关联的3个部分组成: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构成的要素,因此科学阅读要从科学知识入手,阅读与科学知识直接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科学阅读活动,实现知识、理论向具体实践活动的转化,使知识和理论得到传播(图1-5);同时,读者会根据实践活动的需要,选择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开展阅读活动。

图1-5 知识、理论,科学阅读和实践活动三者关系图

现如今,我们重视物质阅读、人文阅读、哲学阅读、文学阅读,偏偏忽略了科学阅读。老师推荐的书单中科学类的读物寥寥无几,10本书中可能有一两本是科学类的或者自然类的;平时的阅读课,热衷人文阅读的指导、分享,却很少看到科学阅读的踪迹,连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也是近年才开始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1.科学阅读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

科学阅读包括阅读科学家传记、科学现象、科学原理、科学故事、科学小说等。学生阅读这些书籍,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信息,经过想象、思考以后,对自然现象、宇宙奥秘、科学研究、技术革新、社会进步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建立宏大的宇宙观、科学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历史观,激发学生为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进行科学探索的意识,这与人文阅读的意义殊途同归。如果教师对科学阅读予以重视,令科学阅读与人文阅读齐驱并进,融会贯通,珠联璧合,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如台湾2001年出版的阿西莫夫的科学随笔《暴龙的处方》,在封底印有这样几行宣传文字:“从阿莫夫身上,我们学到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如果我们小时候读的科学课本能写得像阿西莫夫的文章一样,今天或许就不会有‘科学盲’或‘科技恐惧症’的问题了。”

2.科学阅读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人类从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到现代的载人飞船升空,直到智能机器人走进各行各业,每一步的路程体现的都是技术的革新,科学的探索。科学发展、社会进步靠的都是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热情,把科学之思融入科学阅读中,是在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而奠基。物理学家费曼说:“凡是我们读到的东西,我们都尽量把它转化成某种现实,从这里我学到一种本领——凡我所读的内容,我总设法通过某种转换,弄明白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到底在说什么。”读《居里夫人传》,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大英百科全书》科学与人文完美交融,图文并茂地为孩子呈现浮动于纸上的斑斓大世界,给孩子深刻的思想启迪;《万物运转的秘密》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介绍了数百种机械运转的原理,将孩子带入一个迷人的物理世界,在阅读中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增进对物理科学探究的兴趣;《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海底平原、海底森林、海底墓场、珍珠世界等奇妙的海底世界,促进孩子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向往;《寂静的春天》中卡森引起的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关于春天、关于大自然、关于环境的战争,读起来触目惊心,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一本本科学读物把孩子带入神秘莫测的科学世界,在阅读中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深入探究。

3.科学阅读培养学生理性思维(www.xing528.com)

尹传红说:“具体到科学阅读,我想大体可有消遣性、实用性和思考性3种。这里侧重要谈的是后一种,即以发掘理趣、传扬理趣为其要旨的思考性阅读。”在人文阅读中,读诗歌会被其悠远的意境所震撼,读散文会被其优美的语言所感染,读小说会被其曲折的人物命运所感动、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或想象或体悟或动情,都是感性思维的体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诗《使至塞上》中的名句:浩瀚的沙漠,渺渺孤烟消失在天的尽头,无尽的黄河水上一轮浑圆昏黄的落日。诗人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在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中得到熏陶和安顿,这是文学的解读。那这2句诗为什么能流传千古、令人如此钟爱它呢?从科学阅读的角度讲,主要是视觉上的冲击:大漠与孤烟即面与线的相交,长河与落日则是方与圆的并存,这样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文学阅读培养感性思维,个体生命自我完善,使得社会充满温情;科学阅读寻万物之本、溯创造之源、攀科学之峰,培养的是学生的理性之道,给学生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呈现的是自然规律,让学生在真实、形象、直观的世界里,静下心来思考事物的本质,其理性思维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科学阅读还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从更多途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借助科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借助科学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借助科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产生需要,促使他们由原来的潜概念向科学概念推进。

(二)科学阅读需要阅读什么内容

科学阅读内容是科学阅读作用得以发挥的基础,在科学素质方面,科学阅读内容是基础中的基础。科学阅读内容是普通阅读内容的一部分,呈现给读者的信息是科学知识,这是科学阅读区别于其他阅读的基本特征。科学知识以科学阅读内容作为载体,通过科学阅读活动实现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阅读内容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科学阅读的效果,并潜在地影响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阅读内容具有历史性,历史性是科学阅读内容的属性之一。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科学的进步经常建立在不断否定前人观点之上”。科学技术总是不断地向前推进,人类对科学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深化,相应地,科学知识在内容上不断更新——或新的理论(科学知识)产生,或未解之谜得到解答,或较早的科学结论被重新解释或被推翻,在领域内出现新的学科、不同学科进一步融合等,因此现有的科学知识只能是科学技术在某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局限性,导致科学阅读内容同样存在历史局限性。这是科学阅读内容的基本属性,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阅读传播的科学知识不仅对于当下的读者是有裨益的,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靶子”或参考和依据。

科学阅读内容具有复杂性。科学阅读内容的复杂性表现在涉及的题材纷繁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科学知识的解释多样。就题材而言,科学阅读内容涵盖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为例,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而就生命科学而言,还分为生命的起源、生态系统遗传学生物进化等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结论。就表现形式而言,科学阅读内容可能是传统纸质媒体的材料,如最熟悉的教科书、科普书籍、报刊等,也可能是新媒体的电子材料,如网络期刊、科普机构的网站、某一领域的论坛、个人的博客、公众号等公开发表的文章、媒体的报道、音视频资料等。科学阅读内容的来源多样,同样增加了科学阅读内容的复杂性。作者的学科背景、研究方向以及使用的语言、词汇、文体结构等个体因素都影响科学阅读内容的质量、可信度、可读性以及应用性,这要求读者提高对科学阅读内容的界定能力和辨析能力。同时,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背景的读者对科学阅读内容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要求科学阅读内容的创作者在完成作品前要考虑面对的读者群,从内容的形式、体裁,到语言和文字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从内容本身、内容的创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看,科学阅读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三)如何进行科学阅读

科学阅读对于提升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首先,要泛读,即广泛阅读,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大量阅读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还要阅读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博采人家之长,拓展思路和视野;其次,要通读,即从头到尾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最后,要精读,即细读多思,反复研究,反复琢磨,边评价边分析,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品味,才能愈研愈精,愈研愈深,学以致用。另外,还有跟读、速读、略读、再读、写读、选读等阅读方法,但总的原则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阅读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必须带着良好的理解来进行,才能事半功倍。

2014年起,中国科协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会同社会各方面,大力推动实施了“互联网+科普”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3年多来,科普中国已经汇聚了大量的优质数字化科普资源。科普中国校园e站是依托科普中国的优质科技教育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新阵地。对于广大科技辅导员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来说,用好科普中国校园e站,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科学阅读的重要契机。后面的章节会详细介绍校园内外如何利用好科普中国校园e站,使大量的优质数字化资源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阅读,扩大科学知识面,从而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阅读的方式,指在进行科学阅读时采用的形式和方法。科学阅读的方式是读者通过科学阅读内容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有意识地由间接经验转向实践以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构建科学能力的思维过程,即培养自身发现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的连贯思维过程。仍以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为例,青少年通过科学阅读的方式逐渐形成科学探究(识别科学议题、设计探究方案和做出科学解释)和工程实践(界定问题、技术设计、评估解决方案)的意识,这是培养科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构建科学素质体系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形式上,科学阅读方式与普通的阅读方式无异,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求阅读的方式与之相适应,阅读的方式与阅读内容的载体(纸质、电子)形式密切相关。随着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形式的阅读方式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限制,使读者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搜索信息,其特点在于“认知节奏快、瞬间传播、终端共享”。纸质形式和电子形式的科学阅读可以相互促进,电子形式的阅读方式完善了纸质阅读存在的弊端,将读者带入主动获取科学阅读内容的新时代;电子形式的阅读方式也存在弊端——大量的低效、无关信息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只有善加利用,才能体会到电子形式带来的益处。因此,掌握一定的科学阅读方法,实现不同阅读形式的优势互补尤为必要。

科学阅读的方法是依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中外学者在这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徐杰(2011)提出针对小学生的科学阅读方法,有比较性阅读、求解性阅读、质疑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4种方法。Britt(1999)等人提出的文档模式(Documents Model)专门用来帮助读者从海量内容中整合有效信息。他们又提出了直击目标模式(Goal-Directed Model)科学阅读,即阅读科学文献(内容),评估科学文献(内容),对文献提供的科学解释、存在争议的观点和参考材料开展一系列的评估工作,帮助外行读者提升科学阅读,以及通过扩展科学课程、拓宽理解的建构体和完善相关的物质和环境条件等手段帮助外行读者(学生)提高科学素质。田茂修(2011)总结出利用概念构图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阅读的教学方法和步骤;潘慧玉(2013)验证了“自我提问”方法提高学生科学阅读的效果。徐杰、田茂修和潘慧玉等人提出的科学阅读的方法主要是从教师的视角出发,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科学阅读的效果,落脚点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Britt等人提出的文档模式和直击目标模式则是帮助读者,尤其是外行读者掌握行之有效的科学阅读方法,着眼点和落脚点都在读者自身。以上内容间接反映出在科学阅读方法的研究上,中外学者的研究路径的差异:前者将科学阅读的突破口放在学校科学教育上,后者则放在读者自身上。

读者对科学内容去伪存真的过程中,从复杂内容的甄别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的过程,不仅使科学阅读更加有效果,实质上也完全符合发现问题、界定问题、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普遍的科学探究逻辑。因此,科学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科学能力进行的“模拟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